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在4月20日——5月21日一個月內,先后三次到北京市慈善協會調研首都慈善事業的發展情況,并與社會各界人士深入座談,暢談慈善事業發展大計。作為慈善工作者,我們在深受感動、倍受鼓舞的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劉淇書記的調研,使我們在發展慈善事業重要性認識高度上得到了提升,并進一步明確了慈善工作的內容和發展方向,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一)進一步提高了對發展慈善事業重要性的認識。
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兩大治國方略,都強調了在社會快速變化中如何解決利益格局的調整以及諸如失業、貧富差距擴大、社會保障滯后等社會問題。正如劉淇書記指出的“慈善事業是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要大力發展的事業,要通過大力發展慈善事業,促進全社會之間的互相幫助、誠信守法、平等友愛、融洽相處。要努力形成‘先富幫未富’、‘先富帶未富’的有效機制。”目前,我國在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之后,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在社會出現新的社會利益分化的情況下,更需要新的社會整合方式和新的社會團結來凝聚人心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慈善事業作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形式有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平等的作用。因此,發展慈善事業,使之成為社會生活保障機制的一部分,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
結合北京的情況,慈善事業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利于促進城鄉之間的和諧發展。目前北京市城鄉之間發展差距還比較大,城區、近郊區、遠郊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山區發展還較緩慢。發展慈善事業可以改善貧困地區的基本生活設施和為特困人群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第二,有利于緩解不同社會階層的不平衡心理。階層差距是社會沖突的壓力閥,階層差距無限擴大必然導致社會不安定。從效果上看,慈善事業是移富濟貧的事業。它主要通過志愿捐贈的方式來實現較富有的階層幫助較貧困的階層,實現階層之間的良性互動。第三,慈善事業有利于發揮第三部門的作用。劉淇書記在調研中指出:“要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和社會工作,打牢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培育社會中介組織,加強政府與社會力量的互動和互補?!彪m然政府在社會保障和社會救濟方而始終發揮著主導作用,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在發展慈善事業方面,第三部門有其獨特的優勢。
同時,也認識到慈善事業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事業。在調研中,劉淇書記指出,“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其中很重要的也是比較薄弱的方面是社會管理和社會工作,要把加強社會管理和社會工作作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倍壬剖聵I是社會管理和社會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支持和推動慈善事業發展也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應有之義。
(二)增強了做好慈善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中央十六屆四中全會、市委九屆八次會議和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都講到了慈善事業,對慈善事業的高度重視已使我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而這次劉淇書記的三次調研,使我們更受鼓舞。一個月內三次調研慈善工作,這是歷史上的突破,說明劉淇書記已將慈善事業納入到首都發展的全局來考慮,說明慈善工作已提到市委工作議程上來,同時也表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慈善工作支持的決心。
在此次調研中,劉淇書記親自上網查慈善資料,找專家學者、捐助者、受助者座談,從理論上和實踐上來考慮如何加快發展慈善事業。除調研外,劉淇書記對慈善工作還有兩次重要批示:一次是4月26日《人民日報情況匯編》“民政部長李學舉談發展我國慈善事業”,劉淇同志批示:“請燕麗、趙義同志閱研”;第二次批示是4月30日《北京信息》第152期“社會各界積極關注慈善事業”一文,劉淇同志批示:“請民政局、慈善協會盡快拿出加快慈善事業發展的意見”由市政府討論通過,并批給了岐山、鴻祥同志;劉淇書記在調研講話中指出“慈善事業任重而道遠”;這一切說明了劉淇書記對慈善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加快發展慈善事業的決心。劉淇書記提出“慈善事業是光榮的事業,是重要的事業,是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的事業”。劉淇書記的調研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領導對慈善事業的高度重視為慈善工作提供了發展機遇和空間,同時也使我們慈善工作者深感責任重大。
(三)指明了慈善工作的方向和內容
在調研中,劉淇書記對慈善工作提出了一些指導性的意見,總的來說是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首善之區”這樣一個指導思想,具體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要加強宣傳,培育全社會的慈善意識,形成參與慈善事業光榮的良好社會氛圍。劉淇書記在調研過程中指出“社會的捐贈力度不夠,說明社會慈善意識不夠,包括我們的干部”,同時指出“我最關心的是全社會的參與和救助效果”。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形式的宣傳手段,努力提高全社會的慈善意識。
2、在組織機構方面,要抓緊構建覆蓋到街道的完善的慈善體系。最近各區縣紛紛籌備成立慈善協會或進行換屆改選,昌平、朝陽已于6月24日召開了成立大會。西城區慈善協會準備于7月8日舉行換屆大會。另外,平谷、海淀、房山、順義、通州、延慶都準備成立慈善協會。我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發展勢頭,區縣級慈善協會因其具有直接面向基層、運行成本低、反應靈活迅速的顯著優勢,區縣行動起來,能夠高效率的整合慈善資源,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的慈善理念,發揮1+1大于2的倍數效應。
3、要以改革的精神創新慈善工作的體制和機制。慈善組織要以新的機制出現,慈善協會是民間組織,因而不能以政府的模式來考慮慈善組織的問題。但目前從全國范圍來看,慈善組織還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行政色彩過于濃厚,或者說對政府的依賴比較重,這在慈善組織的發展過程中要逐步改變。當然,慈善組織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但慈善機構本身不可行政化,要確實做到民間運作。我們慈善事業要跟政府工作相銜接,同時政府也要給予支持,也就是說“政府推動,慈善機構作為;政府搭臺,慈善機構唱戲?!标P于這個問題,慈善組織今后如何創新體制,如何去做,我們要作為指導性的問題認真地進行研究。
4、要努力擴大籌資范圍,建立經常性的籌資途徑。慈善組織在募集善款時,既要重視大企業和富人,同時也要注意發動全社會小額募捐。在發達國家,年收入10萬以下人的捐款占捐款總額的59%,而真正富人的捐款還不到一半。所以我們還是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捐款。這次劉淇書記提議的“共產黨員獻愛心”捐獻活動是一個重要舉措,我們要建立經常性的籌資渠道,擴大籌資范圍,今后類似的活動每年都要搞。
5、根據協會財力集中力量辦實事。劉淇書記指出,慈善協會可根據有限的善款集中力量做一些項目,以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6、盡快提出加快慈善事業發展的意見來推動首都慈善事業發展。目前,慈善事業沒有專門的法律,因此慈善組織的職能、地位、組織形式、財務制度、活動方式、以及范圍等等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北京市政府準備出臺一個行政性的文件,以指導慈善事業的發展。目前《加快首都慈善事業發展的意見》正在緊鑼密鼓地運作。
劉淇書記的調研帶來了首都慈善工作的新氣象,表明了政府支持慈善事業發展的決心,同時也提供了首都慈善事業發展的空間和機遇。為此,我們必須適應當前形勢要求,從構建和諧社會首善之區的高度認識慈善事業,擴展新的思路,開創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