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30日至8月6日,香港杰出青年義工交流團在大連市慈善總會義工分會的義工陪伴下,對大連進行了為期8天的交流訪問活動。該團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福利署推廣義工服務督導委員會選出的2004—2005香港杰出青年義工10名,來訪人員還包括“學生及青年義務工作小組”召集人羅殷巧兒太平紳士,香港社會福利署的林紹裘和張淑貞,以及香港杰青義工協會代表曾嘉敏。
社會福利署每年都組織杰青義工赴世界各國與地區進行交流活動,赴大陸交流這是第二次。此次活動旨在表揚青年義工對社會的承擔和貢獻;拓寬他們的視野,了解大連市義務工作的發展;推廣義務工作精神,分享和交流在義務工作服務方面的心得。本年度評審委員會從230個提名中,共選出10位杰青義工,他們是司徒偉芯、謝炳堅、梁靜雯、伍嘉慧、源皓晴、吳嘉浩、鄭曉玲、張穎、鄺明蕙、梁建文,其中年齡最大的25歲,最小的只有18歲,但他們從事義務工作短則五六年,長的已有15年之久了。“參與,因為我們愿意付出;付出,因為我們在此成長!”是他們的共同心聲。
為了能更好地與香港杰出青年義工進行廣泛的交流,市慈善總會義工分會進行了精心的策劃,并在中聯辦和僑辦的協助下,根據香港義工的希望為他們安排了充實而有意義的行程。杰青義工拜會了大連市慈善總會領導并進行交流座談,了解慈善總會義務工作的整體情況。連、港兩地義工以結對子的形式一起活動,舉行香港杰出青年義工事跡報告會,加強直接溝通及交流的機會。兩地義工通過參觀大連現代博物館和旅順日俄監獄,向香港的義工朋友介紹大連的文化及風土人情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加強他們對祖國的歸屬感。參與服務是交流團的主要訪問目的之一,他們前往葵英街道、中華路街道義工站觀摩,了解義工站的工作情況,分別參與了為貧困兒童輔導英語服務和社區“三無老人好兒女”項目;到市福利院了解“愛心爸爸”項目,參加腦癱患兒康復護理工作;和聾盲智障兒童及小義工團的孩子們一起,去金石灘海濱組織沙灘趣味賽;以及“愛心托起希望”夏令營活動的開營儀式,了解“愛心助學”項目。
通過這些活動,實現了香港義工希望與內地青年義工一起攜手合作,進行兩地義工聯合服務的心愿。首先,參與大連義務工作服務,使香港義工通過實際合作,認識了內地義工的服務方式,加強了與當地義工交流,實踐了義工服務的精神,體現出社區共融的信念;其次,香港義工的參觀訪問,更有利于他們理解大連青年義工在服務中所擔當的角色,認識內地服務機構的運作模式及義工服務的文化,了解大連義務工作的類型及特點;最重要的是,讓兩地的青年義工交流義務工作的知識及對義務工作的看法,探討相互關心的問題,特別是分享在兩地做義工的經驗,了解各自義工服務的發展及青年義工的服務特色。
有交流就會有提高,同時,這種交流又是作為一種嘉獎的方式,就更會激發青年義工的服務熱情,對提高義工的士氣大有益處。政府機構或許只是嘉許數個義工,卻往往代表著整個社會對義工工作的認同,即使沒有獲得嘉許的義工,也從同伴的嘉獎中感受到義工的存在價值。獲得嘉獎即肩負使命,這將大大有利于加強義務工作對外界的推廣,這便是義務工作健康的增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