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宏瑤1951年生于鎮江,未上過專業院校,但從小喜歡亂涂亂畫。返城后,干了四年電鍵工人,教了十五年的書,目前服務于江蘇電建三公司。追隨李世南老師廿年,筆耕不止。書畫作品參加過多次展覽,獲得過幾次獎項。自認為都屬于民間活動,沒有建樹,談不上成就。惟愿癡迷于畫道,終生無悔。
現為世界和平女神香港基金會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北京炎黃翰墨書畫藝術交流中心副主席、日本友橋水墨畫畫會副會長。
王宏瑤是兼擅寫意和寫實人物的的畫家。
他的寫意人物畫,主要繼承了大寫意人物畫家李世南的筆墨情趣,以南宋梁楷的沒骨人物畫為宗,又繼承了黃賓虹大寫意山水畫的水墨筆意,將狂放的激情透過淋漓酣暢、恣意無形的筆墨表現出來。如《懷素書道圖》,是描寫唐代草書大師懷素的大寫意人物畫,畫面以飽蘸濃墨之筆,由濕而枯地迅捷揮灑,以墨線韻律恰到好處地勾勒出懷素身披的粗布破舊袈裟,再以赭石略滲淡墨,用沒骨畫法準確傳達出懷素寫字時的寂靜專著神情,又用淡墨勾染出散落在地的芭蕉葉等雜物。洋洋灑灑的草書題款,于畫面左側,既豐富了畫面水墨層次,又拓展了藝術想像空間。


如果說大寫意人物畫是以極粗放簡約的筆墨和詩一般的含蓄表現畫意,那么寫實人物畫則是以水墨筆法表現具體對象來刻畫人物,在力求形似的前提下追求神似。如《越無人識越安閑》,是描寫當代中國畫壇巨擘齊白石的寫實人物畫。作者在對白石老人的臉部表情的刻畫上,運用沒骨畫的方法表現了西畫中的明暗素描關系,并通過焦點透視細膩地將老人面部豐富的肌肉刻畫得惟妙惟肖。畫面中,老人深邃的目光、松弛的肌肉、飄逸的長須,烘托出老人慈祥和藹的神態、大徹大悟的睿智、超凡脫俗的仙骨。然而在對老人的長袍的塑造上,卻并非如油畫般地精雕細琢,而是用枯筆線條簡練地勾勒,長袍的皺褶自然而生動。這種嫻熟地將中西畫法揉和的風格,與宏瑤十幾年來油畫創作的不斷積淀和對國畫水墨線條深刻理解密不可分。這種以西潤中、以中化西,由化而吸、由吸而變的藝術升華,反映了作者走過的一條極其艱辛坎坷的跋涉之路。
清代石濤說過“法從我立,畫者,從于心者也。筆墨當隨時代”。宏瑤的畫,敢于大膽地舍棄傳統畫中固有的某些缺陷,而對精華有所吸收,并賦予新的內涵。不論是寫意還是寫實,他都注重人物內心世界的情感、精神、意念的挖掘,以便力圖展現在人類心靈情感中潛藏的永恒生命活力。正如其師李世南先生所說的“你追求的境界越高,就越覺得高處不勝寒,越覺得孤獨,這是真正藝術家的宿命?!睆暮戡幍膶懸饣驅憣嵢宋锂嬛?,都不難看出他對藝術高深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有限藝術無涯,好在宏瑤是一個甘于寂寞而不甘于平庸、不求名利但求藝術崇高境界的的畫家。愿宏瑤人物畫的藝術境界越求越高,藝術之路越走越寬,藝術生命永葆青春。(無錫龍行閣畫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