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北京,總是讓人感到慵懶,北大校園未名湖畔的垂柳下,卻坐著苦讀的年輕人,周灝就是他們中的一個。去年夏天,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北大醫學部心理系畢業,被保送升至研究生院,他從未想過,13年前因遭遇與性困惑而患上強迫癥的自己,竟然選擇了心理研究這個神圣的專業。
魔咒,一個厄運的開始
那是個多么不堪回首的炎熱夏季啊。
暑假的一天中午,剛吃完午飯,寄住在周灝家正在看武打片的表哥突然對周灝說:“我教你幾招功夫防身,這樣你以后就不怕別的小孩欺負你了。”當時正在上小學的周灝一聽說學功夫,高興得直拍巴掌。沒想到表哥又說:“一入師門,可不能輕易退出。”小周灝一想,這不就和功夫片里的情節一樣啊?便滿口應允了表哥的提議。
在行過“拜師禮”后,令小周灝感到詫異的事情發生了:表哥讓周灝脫掉所有的衣服。周灝雖然對這么做感到不可理解,但是出于對表哥的信任,他還是按照表哥的要求做了。后面發生的事情更加不可思議了,表哥一會兒讓小周灝做出種種難堪的動作,一會兒又用鉛筆在小周灝的身上捅來捅去;一會兒又用紅布蒙住了周灝的眼睛……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幾天,周灝感到十分難堪。于是在他的強烈要求下,這樣的練功就不了了之了。
1992年的夏天,周灝升入了本校的初中。周灝所在的學校是北京有名的重點中學,這里的學生都是各校的尖子生。由于周灝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所以他的學習成績仍然在班里名列前茅,并且被老師指定為班長。
一天,周灝在收拾屋子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表哥落在床底下的一本書,書的包裝很粗糙,而且落滿了灰塵,好像被丟棄在床下很久的樣子。書的封面上畫著一個半裸的美女,做著十分下流的動作。當時周灝正處在青春懵懂的時期,這樣的封面顯然引起了他的好奇,周灝想看看書里面究竟寫了些什么。但是,周灝看了幾行就再也看不下去了。書中的情節淫穢、下流,不堪入目,而且描寫的凈是男生怎么欺負女生的情節,這讓他感覺既可怕又好奇。
在以后的幾天里,這本書里的情節竟像一個魔咒,圍繞著周灝不肯離去。上課的時候,周灝的腦子里滿是書中的情節,根本就聽不見老師在講些什么;甚至有幾次,周灝竟然把坐在自己前排的女孩,想象成書中的女主人公,而自己變成了書里的流氓。每次那么想的時候,他就會產生出一種莫名其妙的快感。周灝痛苦極了,覺得自己已經墮落成了一個壞人,他不敢把這種想法告訴老師和父母,生怕這樣一來,老師和父母就會把自己當一個“少年犯”。從那以后的好幾個夜晚,周灝都是從噩夢中驚醒的,他夢到自己在無助地大聲呼救,周圍卻沒有一點聲音。每次從夢中驚醒,周灝都渾身濕漉漉的,嚇出一身冷汗。
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里,周灝的生活變得一團糟。上課時間走神發呆,回答問題好像夢囈,學習成績也直線下滑,有的時候竟然連作業也忘記做。老師們感到十分驚訝,他們不敢相信這么一名優秀的學生,居然會“淪落”到這種地步。于是他們開始想盡各種辦法來“拯救”周灝:談心、找家長、開小灶。而周灝的父母更是憂心忡忡。父親面紅耳赤,厲聲斥責;母親則苦口婆心,諄諄教導。在老師和家長的強大壓力下,周灝更加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只好一次次地壓抑自己的沖動;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習壓力的增加,周灝逐漸淡忘了書中的細節,于是他的生活也漸漸地恢復正常。看到周灝的成績一點點回升,老師和父母終于又滿意地笑了,周灝的生活好像又變得風平浪靜。
然而,平靜的外表下總掩蓋著潛流暗出的危機,周灝怎么也想不到一個改變自己一生的厄運正在悄悄降臨。
壓抑,洗不掉的性困惑
在“黃書”風波平息后的一個月,學校又一次進入期末復習階段。由于之前周灝落下了很多功課,所以他不得不每天點燈熬油地補習,力爭把時間搶回來。于是白天上課,做卷子;晚上做作業、補習,周灝感覺自己就好像被繃緊的弦,隨時都有斷掉的危險。
這個星期六,回到家的周灝準備好好地調整一下狀態,休息半小時,看看電視。剛打開電視機,周灝就聽見熟悉的功夫片樂曲。和著熟悉的旋律,聽著熟悉的歌詞,周灝突然想到那個暑假,那次“練功”的情景,他不禁皺了皺眉頭;這讓他想到了一個多月前看到那本書里的許多情節……周灝心頭一驚:難道表哥是在讓自己模仿書中的動作和情節么?
周灝的家庭是一個極正統的家庭,父母認為,男孩到了年齡,自然就會明白一切。但是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輿論的導向在周灝的腦子里,卻逐漸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念:凡與性有關的,都是錯誤的。同時,周灝怎么也不會想到,表哥會這樣利用自己的信任,拿自己“試驗”。周灝是一個很要強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力求完美。他不愿意看到失敗,更討厭被人愚弄。但是這次,周灝竟然被自己一直視為“英雄”的表哥所欺騙,這如何能使他接受呢?
深淵,突然出現的怪病
周灝病了,一連好幾天高燒不退。醫生感到很奇怪,因為周灝的病查不出病因,所以只好開出幾付退燒藥,慢慢地調理。周灝的父母也感到很蹊蹺,因為周灝一向身體健康,而且酷愛體育——他怎么會無緣無故地病了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周灝總算是退了燒。然而這場病耽誤了周灝的期末復習,他的期末考試成績一落千丈,他開始覺得和表哥在一起是一件很令人惡心的事情:到后來居然討厭他的每一樣東西,討厭和他站在一起,一塊兒吃飯……
當時周灝家的住房條件不是很好。一家3口,還有寄住在家里的表哥,擠在一套不到70平米的兩居室里。每天周灝都不得不面對表哥,每次見到表哥,周灝的厭煩情緒就會不斷增加,周灝越是壓抑自己的情緒,就越是難以控制。后來居然發展到,一碰到表哥的東西,他就會立刻跑到洗手間去洗手,仿佛要洗掉那些不堪的回憶。周灝深知洗手其實并不能除去回憶,也無法洗掉自己對表哥的厭惡。周灝無法控制自己,惟有在洗手的時候,周灝才能真正放下回憶與追責。
然而,這種洗手的方式就像是飲鴆止渴,非但不能減輕周灝對以前那些事情的關注,反而變本加厲,越演越烈。周灝的想法也開始從厭惡表哥,變為對自己的自責:為什么當初那么笨,居然輕信了表哥的話呢?于是,周灝從最初只是在碰到表哥東西的時候洗手,到后來無論碰到什么,只要周灝認為不干凈的東西,都要去洗手——如果不這樣,周灝就覺得自己會被慢慢地吞噬掉。
周灝開始一遍遍地洗手。有時候一道算術題寫不到一半,竟然洗了20幾次的手;即使是洗手,周灝也要求得很嚴格,路線以及方式必須分毫不差,否則就要推倒重來。所以洗一次手也要10多次反復。這種洗手的儀式,有時候一晚上居然要重復幾百次……
后來,事情還在向著更糟糕的地步發展。周灝的儀式性動作,不僅體現在洗手上,就連走路也會被一種“完美主義”所左右 。比如,有時候在人行道上走路,周灝會盡量選擇不踩到磚縫,而是踏著整塊磚走直線——如果哪一步不小心走到了磚縫上,就要退回去重來。很快,周灝的生活就完全湮沒在這些莫名其妙的“習慣”中:上課走神,作業忘交,有時為了洗手居然還出現了曠課。而這些“習慣”就像股強大的勢力控制著周灝生活的每個細節,甚至包括每一步或者每一次洗手。它弄得周灝誠惶誠恐,心力交瘁,更不要說專心學習了。
于是,周灝的學習成績直線下滑。在一次月考中,他的總成績居然排在了班里倒數幾位,數學成績更是倒數第一。兼任數學老師的班主任姓趙,趙老師對學習的要求十分嚴格—因為時值中考在即,每個畢業班都在暗暗較勁,而學校也在考察班主任的能力。本來趙老師把周灝看作班里的尖子重點培養,愛護有加。但是忽然之間,周灝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令趙老師大惑不解。在一次次說服、教育,找家長談話未果后,趙老師決定從大局出發,動議學校勒令周灝退學。周灝的父母聽說這個消息后,猶如晴天霹靂。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一向被他們視為驕傲的周灝,居然已經到了被勒令退學的地步。
涅槃,在親情中重生
周灝的父母終于承認周灝出現了心理障礙。于是父母帶著周灝到北醫六院掛專家門診,最后被確診為強迫癥。好端端的一個孩子怎么會患強迫癥呢?做父母的一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周灝更是無法適應從一個三好學生到被勒令退學的轉變:他怎么也不能想象曾那么器重自己的趙老師,會在中考之前拋棄了自己。初嘗人情冷暖的他一時產生了消極的想法,加上得了這么一種“怪病”,更使周灝變得破罐破摔起來。
在父母的苦苦哀求下,學校終于勉強同意把退學的決定變為休學一年。在這一年的休學期間,父母沒少為周灝的病操心。他們跑遍京城大小的醫院,可就是找不到根治這種病的辦法。醫生曾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治療心理障礙的關鍵是要找到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其實,周灝完全了解自己為什么會得這種病,但是他覺得舅舅平時對自己那么好,如果說出實情會讓父母更加傷心。于是,他死死咬住,就是不說自己患上強迫癥的原因。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醫生只好給周灝開了一些藥,力圖控制病情。可是治療強迫癥沒有特效藥,現有的藥物只能輔助治療,而且副作用大,只要一吃藥就會暈暈乎乎,昏昏欲睡。就這樣一年過去了,周灝的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重。
第二年,周灝又回到了學校。憑借自己以前扎實的根底和天資聰明,才勉強以試讀生的身份,考上了本校的高中。可是,這次的光景就大不如前了。作為試讀生,周灝被分配到了差班;上學后,隨著壓力的增加,周灝的病又開始嚴重起來。有時同學們用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周灝要做一晚上。每做一道題就像是打仗:洗手,寫作業;再洗手,再做。時間一長,作業本就像是被水浸泡過一樣,干了以后變得皺皺巴巴的。
其實,最讓周灝頭疼的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為了掩飾疾病所花費的精力。周灝曾經看過一部情景喜劇,劇中把患有心理障礙的患者描繪成了變態的瘋子。周灝不明白為什么殘疾人有人同情,艾滋病患者有人關注——單單心理疾病患者會成為人們嘲笑的對象。他很害怕老師和同學們一旦知道他的病情,會歧視他,甚至再次令他休學。
于是,他盡量偽裝自己。但是裝沒病要比裝病更加難受。每次課間周灝想要洗手卻又去不了的時候,他都會感覺坐立不安,像是有千百只小螞蟻在噬咬自己;而老師在拿著周灝皺巴巴的作業本時疑惑的目光,也壓得周灝無處藏身。周灝聽醫生說左手腕上戴個猴皮筋,產生強迫觀念時就彈一下可以轉移注意力,于是他就經常帶一扎猴皮筋上學。初時還算有效,可日子一長,有時候一天繃斷幾扎猴皮筋也不管用。
高二的時候,由于舅舅戶口遷來北京,表哥搬走了。這對周灝的病情略有緩解。可是好景不常,上高三以后,面臨高考的壓力,每個考生如泰山壓頂,在如此重壓下,周灝又一次崩潰了。極少的睡眠時間,大量的作業,頻繁的考試,周灝的病情也隨之加重。為了保持清醒以利學習,周灝停止服用了輔助治療的藥物,這就更加劇了病情的反復,有時候為了洗手,周灝竟然好幾節曠課……
周灝又休學了。命運的大門在這時好像被狠狠地關上了,周灝絕望了。與其這樣一輩子成為一個廢人,時刻擔心會被別人當作瘋子,不如一死來得痛快!于是他偷偷買好了一瓶冬眠靈,對著白開水全部吞了下去……
周灝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醫院里了。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周灝竟然發現父親哭了。其實父親生性堅強,不茍言笑,從來不會為一點挫折和失敗流淚,父親是承受了一種怎樣的悲痛才會流淚呀!周灝又仔細端詳了一下站在旁邊的母親,母親是最疼愛周灝的人,而這些年為了周灝,母親操碎了心,東奔西走,夜不能寐。面容憔悴,鬢角又多添了幾根白發,蒼老了許多……周灝突然覺得自己真是不孝:為求解脫竟然想一死了之,身后留下父母卻要承受老年喪子之痛,這是多么的自私!
看到周灝醒來,父母趕緊圍到床邊,母親流著淚說:“小灝,爸媽這些年太忙,沒有好好照顧你呀,你能原諒爸媽嗎?”周灝鼻子一酸,抱住母親,再也忍不住地大哭了起來:“媽,對不起,是兒子不孝,是兒子不孝呀……”
死固然是容易的,然而,頑強地活著卻很艱難。就算是為了父母,也要戰勝惡疾!周灝在日記里這樣寫道:“如果上帝不給我機會,我就要用頑強和勇敢擊敗他!”從此,周灝向疾病宣戰了。一開始停止洗手時,周灝不但感到十分難受,而且還有明顯的身體反應,有時候竟然會發高燒。但是,周灝請父母監督,愣是10分鐘、20分鐘、一小時、兩小時地堅持了下來。回到學校后,病情又開始反復。周灝就咬著牙硬頂著,有時不知不覺中竟咬破了嘴唇。為了保證學習時間,周灝再一次停止用藥。那段時間,周灝是一秒一秒熬過來的。平時一有反應,周灝就掐自己的大腿,經常掐得青一塊紫一塊的;深夜學習的時候,實在控制不住,周灝就用小刀劃自己一下,刺骨的疼痛好像在時刻提醒著自己:我能行……同時,在和疾病較量中,周灝又學會了用寬容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事物。他試著理解表哥處于青春期的怪異的舉動;原諒了趙老師剛參加工作而表現出的功利思想。
終于,在2000年7月他順利考上北京大學醫學部心理系。擺脫心理陰影的周灝似乎爆發出巨大的能量,4年后,周灝又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為研究生。再有幾年,周灝就該畢業了,面對即將走入社會的現實,他不禁想到了自己那彷徨的少年時代,周灝暗暗發誓:他要盡力去幫助那些曾和他一樣需要幫助的年輕人。
小貼士:
什么叫強迫癥
強迫癥是一種以強迫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癥。強迫癥的特點是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有意識的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兩者的沖突,導致病人緊張不安,十分痛苦。病人知道強迫癥狀是異常的,不必要的,但無法擺脫。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了強迫癥狀。目前,強迫癥已經被列入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 4大精神障礙之一,成為21世紀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點。
強迫癥的性格特征為:凡事追求十全十美,辦事仔細認真,一絲不茍;固執刻板,循規蹈矩;遵守過高的道德標準,缺乏通融。其臨床癥狀表現為:反復去做某一件事,明知道沒有意義卻無法停止,是為強迫性行為,另外還包括強迫思維,強迫性意識等等。
如何治療和預防:強迫性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必須及早識別和糾治。強迫癥患者與其父母家庭教養方式過分嚴格、刻板及追求完美的生活模式有著重大關系。我們要求孩子從小養成認真細致的生活習慣,這是正確的,但是不能過分和極端。強迫癥治療有一定難度,患者必須充分認識到糾治本病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治療主要分為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為輔,患者自身的行為控制為主。對于患者來說,戰勝疾病的決心很關鍵。另外,來自社會的正確認識和關懷也很重要。
點評:
不要太快地走向寬恕
■文/作家、心理學家畢淑敏
這是一個讓人心悸的故事,雖然它絕不像我們想象得那樣少見。每一次聽到讀到的時候,我的心都會被哀傷和憤怒填滿。
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對于自己的身體的認識和保護,常常知道的太少太晚了。這當然不怪孩子們,而要怪大人,怪有關心理健康的宣講還不能蔚然成風。我們的父母,會囑托孩子們很多事情,卻不知道怎樣同他們講愛護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身體,保護自己的身體。這真是父母的失職,父母有責任要讓孩子們知道,每一個人的都是不容侵犯的,這是一條鐵的規則。
我不主張太快地走向寬恕,文中表哥的行為,并不僅僅用青春期的舉動就可以讓人釋然的。周灝受到了傷害,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但那被壓抑的創痛和能量,還在他的體內沖撞,將它們完全地釋放出來,才能將魔鬼徹底擒拿。
文中的周灝非常善良,在求醫的過程中,醫生說心病還要心藥醫,周灝知道自己的心理障礙根源是什么,但是他怕家人知道了表哥的行徑,舅舅會難過,父母會傷心,就死死咬住嘴唇,什么也不說。這真是一個讓人心急如焚的誤區。得了心理疾患,并不是丟人的事情,生理上會感冒,心理上也會感冒。生理上會得肺炎,心理上也會得肺炎,不要諱疾忌醫,不要漠視自己的健康,才是珍惜生命的表現。
知道周灝最終戰勝了強迫癥,走向了康復,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預祝他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