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高校以學生公寓建設為突破口的全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辦學模式與辦學觀念的深刻轉變,對我國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對高校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戰。尤其是各高校學分制管理改革的實施,使學生公寓成為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場所,更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高校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必須向學生公寓轉移。各高校根據實際,加強了對學生公寓的管理,開展了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進學區等工作模式和方法的積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下面就如何加強大學生公寓社會化管理與做好學生工作等有關問題進行了研究與探索,僅供參考。
一、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進公寓已成為改革的必然
隨著高校素質教育的實施和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思想政治工作進學生公寓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主動適應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需要,具有前瞻性。隨著公寓管理部門由校內的行政部門管理型轉變為以學校為主導的社會經營型,即學校吸引和利用外部資金在學校自己的地皮上興建學生公寓,公寓建成后,投資商收取一定年限的住宿費,年限期滿后,公寓產權歸學校。公寓的使用權和管理權自始至終歸學校所有,公寓的物業管理由學校的后勤實體和社會物業管理公司共同承擔,對公寓中學生的教育管理由學生工作部門負責。學生公寓的管理由行政關系轉變為學校與經營方的契約關系;由于學生住進社會化的公寓,甚至有一定空間自主選擇公寓、規劃公寓生活,逐步發展到通過契約規定公寓經營者與學生的權利和義務,學生的消費者意識明顯增強。尤其是近幾年學生數量的大幅增加,教學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對公寓的需求也更加多樣化。一些家庭條件好的獨生子女大學生和考研學生的增多,對設施完備、管理和服務到位的高標準消費需求的學生也隨之增多。不斷改善的學生公寓設施和條件,使學生的管理模式、居住模式必將出現打破院系、年級、班級建制的趨勢,尤其高校學分制的實行,使得同一課堂的學生是以課程為單位隨機組成,傳統意義上的班級概念在淡化,學生互相溝通和交流的難度加大。學生的主要交流場所也由教室轉向公寓和宿舍,公寓和宿舍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這些新的情況要求高校要進一步樹立市場意識,根據市場規律協調好學校、物業管理部門、學生三方的關系,改進工作方法,做好公寓管理工作。同時,要根據教育規律推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公寓,做好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目前影響學生
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的因素
1.管理體制不夠合理,工作機制不夠順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有難度。目前在學生公寓的管理中,基本實行了物業管理和學生管理分開的辦法。一般情況下學生公寓的物業管理由后勤物業公司或社會企業承擔,對學生的政治思想和日常行為管理,主要由學校負責。而我校部分學生公寓管理是處在由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的公寓管理體制中,只體現了社會物業管理和學生管理主體分開,未能體現學校對公寓管理的主導地位,即學校難以把握公寓資源的調控,對社會物業管理部門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有難度。同時,沒有明確校內各部門和社會物業部門的責、權、利,出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門責任過大、權力不足的情況。從而在學生的行為管理和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學校則依賴于社會物業管理部門提供物質條件和支持,使有些工作和問題難以落實和解決。加之社會物業管理部門往往只考慮經濟效益,并遵循自身業已形成的管理理念,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目前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需要學校與社會物業部門進一步加以協調,加大投入力度,滿足學生公寓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2.學生工作隊伍建設的力度不夠,影響了教育和管理工作效果。我校學生工作的重心隨著學區化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學生的第一、第二課堂為主,主要依托以院(系)、班級為基礎的管理體制開展工作。逐步建立了學生公寓內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建立了有效的學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工作隊伍。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不斷得到發揮。但由于管理體制、工作內容、工作方式的巨大變化,工作的責任不是輕了而是重了,工作量不是少了而是增多了。學校必須增加對學生工作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投入,來減少學生工作隊伍的負擔。而近年來學生規模在不斷擴大,學校對學生工作的投入不足,學生公寓內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靠學生工作人員增加精力的投入來提高工作實效,使學生工作人員長期在超負荷、疲勞狀態下工作,導致學生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不斷下降。同時,學校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輔導員的待遇、地位問題,沒有為輔導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達不到待遇留人的要求。而且一些輔導員不能正確地認識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沒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終生可以從事的職業,缺乏創新、進取的精神。這些都影響了公寓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
3.公寓管理人員缺乏育人意識,影響公寓育人作用的發揮。由于學生首先是受教育者,其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不具有很強的自我約束力,學習與發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還不夠,有時還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或行為問題。而大學生公寓不僅僅是一個休息和生活的場所,也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場所。因此,學校后勤物業服務與其他服務不同,物業公司不僅要提供后勤保障服務,而且還要提供育人服務,即為學生教育提供必要條件,要在管理中努力實現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工作目標。
4.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力度不夠,影響公寓的育人工作。建設良好的公寓文化是公寓實現育人作用的基礎。目前學校學生公寓的文化建設力度不夠,沒有足夠的文化活動場地和設施,學生難以組織文體娛樂活動。同時,學生公寓出現了周邊環境商業網點良莠不齊、社會閑雜人員和不法商人時而向學生公寓滲透的情況。過多的商業活動,特別是其中摻雜一些不良甚至是違法的活動,包圍甚至直接進入學生公寓,不但不利于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更帶來許多安全隱患。學生在公寓中經商、終日在校園周邊泡網吧、碟吧,甚至存在參與社會不良經商活動等情況發生。
三、對學生
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的幾點建議
1.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要向學生公寓轉移。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在公寓文化建設上應加強領導,與社會物業管理部門密切協作,共同為公寓文化建設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應把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好做法、好形式和內容有針對性地向公寓轉移。公寓管理部門應積極提供學生文化活動場所,大力扶持和開展適合公寓特點的文化活動,并作為提高公寓管理水平的重點來抓。
2.學生的黨團組織和工作要向學生公寓推進。在公寓中,應形成共青團工作委員會、樓棟成立團總支、樓層建立團支部的團組織建設模式。進入到公寓中的學生黨團組織要以公寓為陣地,利用公寓的文化、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團員青年的作用,開展公寓服務工作,美化公寓環境,豐富公寓文化生活,推動團的工作全面進公寓。在黨組織進公寓方面,應把黨支部建在樓棟上,成立若干公寓學生黨小組,實現黨員的樓層化管理,應發揮黨支部和黨員在公寓中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如教育黨員認清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新問題,并積極參與到公寓管理中去,從而發揮黨員的示范作用。
3.建立學生自我管理的公寓管理組織。應把學生公寓建設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場所,應在學生宿舍現有寢室長的基礎上,建立由樓長、樓層長、寢室長等成員組成的具有代表性更為廣泛的學生公寓管理委員會,代表學生權益,參與到公寓管理的決策、管理和服務中去,并及時向學校和公寓管理部門反映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與建議,協助輔導員和公寓管理員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為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等實際問題。
4.提高輔導員的地位和待遇,進一步加大輔導員進學生公寓的工作力度。為做好學生公寓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學校首先要真正解決輔導員的地位和待遇問題。只有解決好這一問題,才能有一批素質好、業務精、敬業精神強的輔導員樂意進學生公寓工作,逐步建設一支專業化、相對穩定的高素質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同時要制定《公寓輔導員工作職責》,建立輔導員進公寓的責任制和激勵機制;要求輔導員經常深入到學生中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負責指導公寓里的學生黨團組織并組織和開展具有創造性、指導性的思想教育活動;要求輔導員做到準確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主動找學生談心,及時發現、解決學生中的矛盾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