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以來,各高校針對學生公寓的經費核算辦法基本上均改“撥費服務”為“有償服務”。特別是對一些內陸高校來說,一般都是按照住宿學生人數支付有償服務費,造成學生公寓的經費并不寬裕。同時,高校后勤內部為了積累發展資金,大多采取了各種經濟承包形式。這種承包形式雖然也調動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但又因與工作績效掛鉤的緊密性比較差,容易出現顧此失彼,有時甚至流于形式,未能發揮很好的作用。我院通過近幾年來學生公寓管理的探索與實踐,摸索出一套“雙目標責任制”的管理辦法,即把經濟責任目標與工作責任目標相結合的管理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其簡單闡述如下:
一、實施雙目標責任制的指導思想
1.把經濟責任目標和工作責任目標相結合,既注重經濟效益,又注重社會效益,使兩者得以兼顧。一是根據住宿學生人數把相應的經費劃撥到各公寓樓,建立經濟責任制;二是把公寓樓的各項工作細化,建立工作責任目標。通過經濟目標和工作目標的有機結合,使二者不致互相偏廢。如果只重視經濟目標,可能會使學生的權益得不到保障,難以發揮社會效益;如果只重視社會效益,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經濟上可能得不償失。
2.責、權、利的統一和結合。責任和權利是對等的,如果只有責任而沒有權利,責任不會得到落實;如果只有權利而沒有責任,工作不會得到落實。要想使責、權、利得到統一和結合,一方面要賦予公寓管理人員一定的經濟和人事權利,在經費許可范圍內擁有自主支配權以及臨時用工人員的調配權,由公寓管理部門給予審查和監督;另一方面要給公寓管理人員壓擔子、加責任,定工作目標、工作要求和工作任務,使其承擔起相應的教育、管理和服務責任。
3.貫徹只重視“結果”的考核思想。一是根據工作目標和經濟目標建立相應的服務、管理、教育工作考核及考評體系,把工作目標細化,明確獎懲和激勵機制;二是盡可能發揮公寓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人盡其能,人盡其才,廣開思路;三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和“學生是否滿意”。
二、實行“雙目標責任制”的原則
1.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高校后勤社會化后的學生公寓管理不僅具有企業屬性,同時又具有教育屬性,即姓“企”又姓“教”。作為公寓管理部門不能只單純考慮經濟效益,片面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忽視社會效益,損害學生的合法權益。同時,在贏得社會效益的前提下,應略有節余,為后勤企業的發展積累一定的資金,便于企業今后的做大做強。但學生公寓管理的最終目標應是社會效益高于經濟效益,以贏得廣大學生的認可為目的,否則企業將會退出市場,無立身之地。
2.堅持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統一的原則。“雙目標責任制”的制定依據是經濟目標根據歷年統計的經濟原始數據和工作目標立足當前的工作要求、工作標準和重點工作任務,統籌考慮,簽定公寓樓管理服務合同,明確甲(公寓科)、乙(公寓樓管理員)雙方的責任和權利。管理服務合同做到經濟目標有依據,責任目標有清單,兩項考核有標準。“雙目標責任制”的實施既要保證目標的制定有一定的先進性,能夠隨工作任務的調整而調整,又要使目標的落實具有可操作性。隨著工作條件和要求的變化,還需要不斷的進行修改和完善。
3.堅持單位考核和學生評價相結合原則。貫徹“雙目標責任制”的目的是既保證管理老師的責、權、利,又維護學生的權益,保證工作任務的完成。對于公寓管理人員的工作考核,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是單位日常考核職工的工作數量、工作質量和工作績效,監督檢查公寓管理人員的意識是否到位,服務是否到位,工作是否到位;二是通過學生的評價反映,考核職工是否樹立主動、周到、熱情的服務思想,是否把“以學生為本”和“學生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否得到了服務對象的認可。經由管理部門和服務對象雙方的考核總評,就可以全面、正確評價管理人員的工作業績。
4.堅持民主和集中相統一的原則。“雙目標責任制”的實施,既要認真聽取公寓管理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考慮他們的承受度和認可度,又要對所必須履行的職責和工作責任目標予以明確,而不能有任何商量余地。經過管理方和目標承擔方討論協商認可的、責、權、利相對等的責任書,在執行過程中雙方都愿意接受,并確實能起到激勵的作用。
三、我院“雙目標責任制”的幾點實踐
1.確定責任主題。對于責任制的推行來說,首先是確定承擔主體,只有主體確定了,責任制才能予以實施。責任制主體的確定,既要考慮學生公寓的特點,又要考慮人的因素。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和學生公寓樓的特點,我們認為以樓為單位作為責任主體比較合適。因為每棟公寓樓均為一個獨立體,樓長全面負責公寓樓的管理和服務,工作任務與其他樓基本沒有牽扯。對樓長(或管理員)來說,管理服務的質量水平也能夠體現出來,考核也比較方便,同時也便于開展樓宇之間的競爭,因此確定每個公寓樓的管理人員為一個獨立責任主體是比較可行的。
2.明確經濟目標。經濟指標的核定以每棟公寓樓為單位,以住宿學生為基礎,綜合歷年來的經費開支,把該樓的水電指標、維修經費、人員工資,衛生經費、活動經費等費用實行總額包干,責任主體對包干經費享有獨立自行支配的權利,使公寓管理人員擁有自主權。年終結算,超支不補,用工資抵扣;節余獎勵,增大幅度,同時對工作突出和落后的責任主體實行重獎重罰。
3.細化工作目標。在明確經濟目標的基礎上,把公寓樓的維修、衛生、安全、服務、教育、管理等工作任務細化分解,逐條編列,明確目標,加強責任。如維修的服務承諾制度,要求實現“小不過天,大不過夜”;衛生指標要求達到學生滿意率95%以上;公物完好率達到95%以上;每天走訪多少個宿舍,與多少個學生交流思想;服務實行零投訴等。對于安全實行一票否決和責任追究制等等。從而保證每個公寓管理人員能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辦,“用心”工作,而不僅僅是操心。
4.建立考核體系。針對“雙目標責任制”的日常管理,必須建立健全考核體系,我們采取多種考核相結合的辦法,一是硬指標和軟指標相結合;二是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三是全面檢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四是民主生活會和走訪學生相結合;五是日常考核和總評考核相結合;六是學生反饋和網上調查相結合等。把考核工作落到實處,把學生放在心上,不搞形式不走過場。使考核工作盡可能做到全面、細致、詳實,給管理人員一個真實的評價。
總之,實行“雙目標責任制”以來,公寓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調動,公寓管理人員樹立了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增強了責任意識,確立了“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真正做到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學生公寓成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