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的特點要求輔導員
應以“權威”和“愛心”治班
1.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
幾年來的高職高專教育實踐表明,高職高專生與普通本科生有很大差異。第一,高職高專的招生對象主要是高考分數相對不高的高中畢業生和部分“三校生”(中專生、職高生、技校生)。他們文化基礎較差,管理的難度大,任務重。第二,由于社會轉型、制度轉軌、觀念轉變的影響,高職高專學生思想活躍,求新意識強,但鑒別能力差,思想波動大;第三,面對困難困惑重重,浮躁不安;第四,價值取向多元,追求現實,功利性增強;第五,追求獨立人格,張揚個性,但集體觀念差;第六,人際交往主動,同學關系親情化,期待師生平等互動;第七,貧困生群體增大,且貧富懸殊拉大[1];第八,過于沉迷網絡,許多高職高專生沉迷網絡,甚至廢寢忘食,并因此荒廢學業。
2.輔導員靠“權力”還是靠“權威”和“愛心”治班
有什么樣的工作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工作態度和選擇什么樣的工作方法。輔導員管理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輔導員以什么來治班。輔導員應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靠“權威”和“愛心”治班,既作學生的良師,又作學生的益友。
第一,樹立“以人為本”理念?!耙匀藶楸尽本褪且筝o導員將自己的管理工作看作是教育、管理、服務的過程,從根本上說是育人的過程,應該充分照顧學生的利益。輔導員的工作首先要關心學生的成長,最大限度地維護學生的根本利益,贏得學生理解、信任和支持。在管理的過程中,輔導員不應該只用權力來壓制學生,而應靠“權威”和“愛心”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第二,樹立“師生平等”觀念。隨著知識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化發展,學生獲取各種知識和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學生的想像力和判斷力日益增強,也越來越注重張揚個性。因此,在學生心中有著越來越強烈的“平等意識”,要求輔導員和老師給予足夠的自主權。
二、輔導員管理工作的若干方略
1.以拳拳愛心關懷學生,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職高專生普遍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他們總自認為自己是高考的失敗者,學習、生活壓力較大,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概括地說,有三個方面。一是社會轉型期,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觀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巨大變化,使身處其中的學生在心理上受到沖擊。那些不能進行很好的心理調適的學生就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二是家庭環境和教育模式的雙重影響。長期以來,在高考的指揮棒下,學校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大多采用應試教育的方法,只重視智力教育,而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忽略了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失當,如簡單粗暴、過分溺愛、放任不管等,這些都容易使子女形成不健康的性格品質。三是校園環境的影響。大學的環境較中學階段復雜,人際關系以及經濟困難、學習壓力等,都可能對學生的心理造成沖擊,如果沒有及時疏導,就可能導致心理問題。[2]因此,作為高職高專生的輔導員,應該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施行“愛心”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愛心”教育不僅要求輔導員去關心、幫助每位學生的生活學習,更重要的是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此,應分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于一年級的新生,主要進行環境適應和人生觀、學習觀教育,人際關系和諧教育。新生初進大學校園,他們無論從生活環境、學習方式、人際關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變化應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適應的過程中,及時和適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幫助他們盡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重塑自我形象所必需的;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身體發育成熟等各方面的影響,一些學生開始戀愛,實踐證明采用禁止戀愛等強制手段不如用導的方法有效。此時應及時進行健康戀愛觀教育,教育他們處理好戀愛與學習的關系,教育他們正確對待失戀等;對于畢業生主要應進行擇業求職的心理教育。受畢業分配制度和就業形勢影響,高職高專生就業時一方面想積極參與競爭,接受挑戰,展示自己的才華;另一方面對自己缺乏正確認識,缺乏信心,思想焦慮,抑郁苦悶,憂心忡忡,打不起精神。[3]輔導員應教育學生找工作不要定位太高,幫助他們調整心態,鼓勵他們樹立信心,不怕挫折。
2.建立師生對話機制,心理健康教育要有的放矢
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順應學生的個性發展規律,建立起師生對話的機制,完善談心制度。輔導員與學生談心時應有目標,分對象,切忌漫無目標,漫無目標會導致毫無效果。輔導員談心的重點應是班委、團支委、特困生、成績較好和較差的學生。通過同班委、團支委談心,及時了解班級的情況。同時,通過談心可以指導他們的工作,培養他們的能力;通過同特困生談心可以了解其家庭情況及其思想狀況,給予及時幫助的同時要讓他們明白經濟特困,并不意味著精神、人格上的特困,不可自暴自棄,應樹立信心,通過自身刻苦學習,夯實基礎,為將來就業做好準備,同時爭取獲得獎學金,減輕家庭的負擔,證實自己的能力;通過同優生的談話可以使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通過同表現不良的學生談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利,引導他們步入正途,學會一技之長,成為一名合格的高職生。
3.讓班級干部成為中流砥柱,創造平等、競爭、奮發向上的好班風
輔導員縱然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親自去管理班集體的每一件事,而且輔導員對班集體的事務不能管得太多,否則既管不好,也管不了,所以要由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學生自己管理自己主要依靠班干部,要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班干部的選用要做到民主化、科學化,這對于形成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班委會非常重要。班干部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才能讓班級干部成為班級工作的中流砥柱。在這里,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就是抓四個主要環節:決策——為班級發展制定目標,為學生的成長指點方向;指導——召開班干部會在工作方法上進行指導;協調——主要協調好干部之間、學生之間、任課老師之間、班與班之間等各種關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建設班級;檢查督促——通過督促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良好的班風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是深刻而久遠的,具有簡單說教所不能取代的神奇力量。要形成良好的班風,班級干部是班級群體的骨干、帶頭人,他們對班級體的發展具有指向和先導的作用。為了能讓班級干部帶好班級,輔導員應該放手的讓班級干部參與班級的各項工作,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鍛煉能力,增強為集體服務的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由于班級干部來自于學生的群體,和學生屬于同一層次,所以比輔導員更容易接近學生,更易相互溝通。而且他們和普通學生生活在一起,朝夕相處,這就最容易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鍛煉了班級干部的解決問題能力。另外要給班級干部以自信和機會,讓他們都養成參與的意識,并適當地給予指導和幫助。一批優秀的班級干部可以帶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可以使班級形成一種良好的積極向上的風氣。同時在各項管理過程中必須建立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使學生能夠公平、公正地展開競爭。
4.做好兩類學生的工作
(1)處理好低分生的問題。因入學對象的不同和各地生源的區別,招生中出現了低分生現象,對于這些學生,應對他們進行重點培養、重點補課、重點輔導。不僅給他們補習以前在中學沒能學到和沒能學好的知識,也給他們補習做人的道理,補習道德法規、紀律等課程。同時發揮班主任的橋梁作用,有意識地引導班級的大部分同學去幫助那些低分生,使他們從心底里感到學校和同學們沒有放棄他們,沒有歧視他們,讓他們感到學有勁頭,干有奔頭。建立一個既生動活潑,又團結緊張的班集體。
(2)培養好班級的“尖子生”。所謂尖子生就是指在一個班或一個年級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各方面冒尖的學生,也就是品學兼優的學生。這些學生有著良好的自我素質結構,加之在群體中的自我拼搏和學校的培養引導,使他們成為了尖子生。對于這樣的人才我們既要做到重點培養,更要要求他們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成為班集體的標兵,激勵全體學生奮發向上。[4]
參考文獻:
[1]梁迪,李毅昂.高校政治輔導員的工作方略[J].高教論壇,2004,(5).32
[2]邱顯清,李龍.高校輔導員應當積極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4,(10).64
[3]李印.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4,(4).63
[4]繆駿驊.高職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容、方法與重點[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3,(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