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和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只不過創業教育更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包括學生畢業后辦企業的能力和為他人創造就業崗位的能力。對于中等職業學校來說,創業教育應該是貫穿于職業教育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要靠全部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各種教育活動來完成。因此,教學計劃、教學方法以及課程設置是實行創業教育的中心環節。首先是教學計劃的改革,根據學生畢業后的創業需要設置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驗課程和實踐課程等等。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則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就業能力;不僅培養學生畢業后自謀職業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為他人創造就業機會的能力。
一、 用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方法,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指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造意識、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人才,其中創新意識主要解決的是“為什么要創新”的問題;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則是解決“如何創新”的問題。所以創造性思維是創新能力的基礎與核心。為了能真正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創業者,筆者在化學課的教學過程中,用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緩沖溶液”的學習中,筆者先通過設問系列問題,如“正常人血液的pH值是多少?什么是酸、堿中毒?為什么正常人不會出現酸堿中毒?”,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創新意識;再啟發、誘導學生將有關離解平衡和同離子效應等化學理論間的內在聯系有機結合起來,最后推出緩沖作用的原理和意義,培養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實踐證明:采用創造性思維進行教學,學生可以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為實現素質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根本目標奠定基礎。
二、 多做探索性實驗,
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
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前提,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則是實現創業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筆者在化學課的教學中,針對化學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注重實驗教學,改革實驗教學,由驗證性實驗更多地轉向探索性實驗。例如:在學生掌握了配位滴定法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先通過實驗讓學生學會測定CaCl2注射液中的Ca2+含量的方法,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任務。再提出如何測定混合液中Ca2+、Mg2+、Fe3+的含量?這對學生來說是一項實驗設計,教材中沒有現成的實驗步驟,需要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創造性地思考,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確定實驗步驟,提出實驗所需儀器、藥品等。同學們的實驗設計方案有多種,在設計過程中涉及了配位滴定的原理、條件、離子的掩蔽作用,金屬指示劑的選擇、使用及在使用中出現的問題等等。學生必須全面地考慮上述問題,討論、推敲實驗方案,才能提出可行性的實驗設計。學生的實驗設計本身就檢驗了“配位滴定法”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效果,然后開放實驗室,讓學生獨立完成自己設計的實驗。學生在實驗中允許出現錯誤,也允許修改或重新設計實驗方案,教師則在實驗后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結果的討論,總結實驗。實踐證明:多做探索性實驗的結果使學生有了發展自我的空間,探索問題的自信心大大增強,既掌握了一定的化學實驗技術、知識和方法,又具有了較強的獨立實驗能力以及主動認識、觀察、發現、思索問題的能力。這就潛移默化地增強了學生的創業精神。
采用開放式教學,也是實施創業教育的一種方法。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到醫院、藥廠和藥物科研部門參觀、見習,使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在社會大課堂里,讓學生通過觀察生產、科研的真實操作,使教學更接近實際,既增強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業精神。
三、 加強科技教育,
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思維能力,是向學生進行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注意挖掘、尋找培養創業能力和所學知識的連接點,使學生的科技意識、科學思維能力與創業能力密切結合。同時,除注重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基礎知識和實驗教學外,特別注意收集相關的科技資料充實教學內容,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并通過設置問題情境,突出教學重點,化解學習難點,達到既傳授知識的目的,又培養學生的濃厚科技意識。教師運用化學思維的特點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也是向學生進行創業教育的重要方法。啟發學生運用化學思維認識和思考物質的宏觀和微觀、結構與性質、現象與本質、變化與條件、共性與特性、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聯系,使學生在獲得化學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獲得化學思維,從而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迅速運用化學思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實踐證明:只有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思維能力,才能使學生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出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