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魯克島是一個四周由珊瑚礁環繞著的火山島,位于太平洋西部的加羅林群島中央,呈三角形,每邊長64公里,中間是一個直徑30~40海里的礁湖。在礁湖的中心,聳立著12座火山島,盡管高度只有300~500米,但懸崖峭壁、崢嶸挺拔,令人感到氣勢不凡。這是一個理想的天然停泊場,可以容納眾多的大型艦只停泊,有6條航道可供艦只進出。
日本人苦心經營特魯克島 尼米茲目標瞄準聯合艦隊
特魯克島是加羅林群島的核心,位于中太平洋要沖,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戰以后,加羅林群島成為日本委任統治地,日本人開始充分挖掘特魯克的軍事潛力。他們在礁湖的深水處建立了潛艇基地,湖面上則變成艦隊的停泊點,島上修造了大型機場,山頭上構筑了防空炮火陣地,岸邊則布滿了大口徑岸炮。經過長期的經營,特魯克成了一個壁壘森嚴的海空基地。這里的潛艇、戰艦、飛機可以隨時出動,他們在礁湖的深水中建立了潛艇基地,并不斷地把這些海底魔爪伸向各個海戰戰場,伸向盟軍海上交通線。湖面上經常云集著上百艘殺氣騰騰的艦只,一有風聲,立即出動。島上建有大型機場,幾百架飛機構成強大的空中攻擊力量。而這里完善的防御體系又可以隨時對來犯之敵進行阻擊攔截,拒之門外。
1942年7月,在中途島海戰中遭到慘敗的山本五十六大將把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部遷到了特魯克。此后,這里成為日本海軍的大本營。作為日本所謂“絕對國防圈”鏈條上的重要一環,特魯克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就如同珍珠港對于美國一樣。日本人據守特魯克,東可以出擊吉爾伯特和馬紹爾群島,南可以威脅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西可以防護帛琉至菲律賓群島一線,北則成為小笠原群島、馬里亞納群島乃至日本本土的屏障。因此,人們把特魯克稱之為太平洋上“直布羅陀”,顯然一點都不算夸張。
隨著特魯克真實面目的不斷暴露,美國人也開始把它作為中太平洋反攻的一個重要戰略目標。但是,美國人并不打算在這里登陸,那樣的話,美軍必將首先作好付出巨大傷亡代價的準備。美國人的計劃是,采用空中進襲戰術,使特魯克喪失其軍事作用。
1944年2月,美軍在馬紹爾群島大舉進攻,空襲特魯克的行動便提上了日程。特魯克距埃尼威托克島只有669海里,如果日本人從這里出動,對美軍進行的作戰行動必將構成巨大的威脅。因此,尼米茲決定馬上動手,在攻占馬紹爾群島之前,把特魯克一舉炸平。
這時,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古賀峰一大將也正在為特魯克的前途憂心忡忡。太平洋戰局的形勢急轉直下,壞消息接踵而至。在南方,日本人已經被趕出了所羅門群島,美軍部隊在麥克阿瑟將軍的指揮下,勢如破竹,正沿著新幾內亞一線長驅直入;在東南方,日本人在吉爾伯特島的防線已經徹底崩潰;在東北方,夸賈林島已經被美國人攻占。眼下,馬紹爾群島正面臨災難,而特魯克顯然朝不保夕。古賀大將自從在臘包爾慘遭打擊以后,斗志全消,束手無策。他沒有心思采取積極對策挽救危局,其實他并不是聯合艦隊司令官的恰當人選,由他來主宰聯合艦隊的命運,掌握太平洋戰局的形勢,勉為其難。
1944年2月4日黃昏,美軍2架B-24“解放者”式重型轟炸機對特魯克進行了偵察。美國飛機在特魯克上空停留了大約29分鐘,借著浮云的掩護,把基地里的情況弄得一清二楚。美國人發現,特魯克港內停泊著上百艘艦船,幾乎全日本的聯合艦隊的主力都集中在這里,這股力量是美軍向日本本土推進的最大阻力。空中偵察的結果使尼米茲堅定了對特魯克進行空襲的決心。
英特混艦隊布下“天羅地網” 日海軍“驚弓之鳥”倉促逃竄
根據預定的計劃,米切爾的第1、第2和第3特混大隊組成的第58特混艦隊于2月12日從馬朱羅出航。為了避開日機的偵察,首先向西北航進,從埃尼威托克的北面繞到西面,爾后轉向特魯克前進。這3個大隊除巡洋艦、驅逐艦外,共有9艘航空母艦和6艘戰列艦,由斯普魯恩斯親自率領。其目的不僅在于壓制日軍航空兵,還想迫使聯合艦隊出來迎戰。這3個特混大隊進行海上加油后,于2月17日凌晨駛抵特魯克群島東北偏東90海里處分成兩群行動。直到這時仍然未被日機發現,便由米切爾組織9艘航空母艦準備發起空襲,而斯普魯恩斯親率“衣阿華”號和“新澤西”號2艘4.5萬噸的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繼續前進,進至特魯克附近逆時針繞行,以期消滅企圖從該地向外逃竄的日艦。為了防止日本艦船從米切爾的艦載機和斯普魯恩斯的艦炮之下逃脫,尼米茲還派10艘潛艇在特魯克的周圍海域游弋。
其實,日本聯合艦隊在特魯克被圍之前已經逃之天天。特魯克于2月4日受到美機偵察,在聯合艦隊內部引起普遍不安,感到停泊在礁湖內的艦艇已無安全保障,隨時可能遭到空襲。古賀司令官認為,夸賈林環礁失守已使特魯克完全暴露在美軍進攻之下,便于2月7日下達聯合艦隊向帛琉轉移的命令。這位司令官率旗艦“武藏”號戰列艦以及“大淀”號巡洋艦和幾艘驅逐艦于2月10日離開特魯克向帛琉島駛去。聯合艦隊的其它部隊亦于2月10日從特魯克出港,直接駛向帛琉。此后,特魯克地區的最高指揮官則由第4艦隊司令官小林仁海軍中將擔任。歸他指揮的兵力除海軍第4艦隊和陸軍第52師團外,還有西南艦隊所屬的航空兵力和正在進行訓練的東南艦隊航空兵力。聯合艦隊雖已離去,但留在該地的貨船以及巡洋艦、驅逐艦、獵潛艇等還有50余艘,各種飛機近300架。這時,負責防衛工作的小林中將已經毫無斗志,當美軍大兵壓境之際,島上的部分飛行員被批準放假外出,剩下的部隊也沒有積極準備防御,似乎美軍即將進行的攻擊根本不存在。
同以往一樣,美軍對空襲特魯克行動進行了嚴格的保密。在特混艦隊啟航之前,除米切爾本人和他的參謀人員之外,誰都不知道此次出動的真正目的。艦隊已經航行了28小時,艦員們才被通知,第58特混艦隊將對特魯克實施空襲。2月16日晨6時35分,特混艦隊到達距特魯克90海里的預定地點。9艘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立即忙碌起來。十幾分鐘以后,第一攻擊波的70架F6“惡婦”式戰斗機以及幾十架魚雷機和俯沖轟炸機已經全部升空,向特魯克猛撲過去。
“惡婦”機氣勢洶洶痛下殺手 日軍“直布羅陀”滿目瘡痍
嚴格的保密措施使這次空襲具有了一定的突然性。疏于戒備的日本人絲毫沒有想到美國人會來得這么快。7時14分,當美軍機群已經兵臨特魯克城下,日軍才用廣播電臺發出空襲警報。30多架日本“零”式戰斗機緊急起飛,前來進行阻止。這時,擔任護衛的70架“惡婦”式戰斗機已經穿越礁湖,與日機相遇后,激烈的空戰隨即開始。經過良好訓練的美國飛行員駕駛著性能極佳的“惡婦”式戰斗機,很快就占了優勢。“零”式飛機在美國“惡婦”的打擊下,潰不成軍。在1個小時的空戰中,美軍先后將127架起飛的日本飛機擊落,又把停在地面上的60架飛機擊毀。經過這次打擊,日本留在特魯克的300架飛機損失了三分之二。
當日本飛機在天空凌空爆炸,或者栽進大海的時候,留在港內的數十艘艦船也正在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呼嘯而下的美國炸彈將特魯克島上的防御設施炸得支離破碎,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地面上飛沙走石,大火沖天,彈片橫飛,硝煙彌漫。礁湖之中,狼狽不堪的艦船在炸彈激起的水柱中四散奔逃。在港口和海上,到處都是濃煙滾滾的艦船在下沉或是在躲避炸彈和魚雷的攻擊。
16日下午,美國艦載機再次出動。這時,特魯克島上的日本飛機可以起飛進行攔截的已經寥寥無幾。匆忙組織起來的幾架日機升空激戰,剛剛打了幾個回合,就被全部擊落。沒有了空中截擊,美國飛機大顯身手。它們掠地而過,躲開防空炮火,任意選擇目標進行攻擊,如人無人之境,使基地內的艦只和設施再次遭到洗劫。
17日凌晨2時,美軍使用裝有雷達的TBT“復仇者”式魚雷艦,對特魯克進行了夜間突擊。當“復仇者”式飛臨礁湖上空時,高度驟降至60米。剎那間,日本港口的防空火炮開始射擊。不過,日本人顯然沒有料到美機會飛得這樣低。當他們盲目地向天空亂打一氣之后,辨認出魚雷機排氣管在低空中的閃光,急忙改變射擊角度時,美國人已經攻擊完畢,飛離戰場。這次夜間轟炸取得了比白天更大的戰果,重新聚集在港內的殘余日艦遭到大批魚雷的襲擊,所剩無幾。
幸存的日軍“香取”號巡洋艦和“舞風”、“野分”號等驅逐艦護送“赤城丸”、“淺香丸”等運輸船,于17日晨剛從礁湖的北水道出海就被美機發現,并受到轟炸,后于14時許又遭到斯普魯恩斯親率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的炮擊,“赤城丸”、“香取”號、“舞風”號相繼沉沒,余者北竄。“那珂”號巡洋艦曾于16日從特魯克出海北駛,前去援救被美潛艇擊傷的“阿賀野”號巡洋艦,后知該艦已沉便掉頭南返,17日晨剛一進入北水道就接到美機來襲的通告,隨即反轉,力圖駛到開闊水域以規避美機的襲擊。9時許,“那珂”號受到約20架美機的水平轟炸,11時受到10余架美機的俯沖轟炸,14時受到近20架美機的攻擊,16時許又遭多架美機的俯沖攻擊,終被擊沉。17日上午,美國機群又一次降臨。這時的特魯克已經烏煙瘴氣,面目全非。機場和防空火炮已被嚴重破壞,對美軍的攻擊毫無反抗能力。美國艦隊甚至開到離特魯克很近的地方用艦炮轟擊島上目標。這場突擊過后,島上的日本飛機幾乎全部被毀。
18日凌晨3時許,米切爾派出12架裝備雷達的魚雷機,對礁湖內的艦船實施夜間攻擊。18日上午,美機又出動3次,主要是轟炸機場、飛機庫、儲油罐、彈藥庫等地面設施。擱淺在特魯克附近的驅逐艦“太刀風”號于17日已經受到兩次轟炸,18日上午又遭兩次攻擊,終被炸毀。至18日中午結束攻擊時,美機共出動1250架次,對海上艦船投擲400噸炸彈和魚雷,對機場等地面設施投下94噸炸彈。綜合美軍這幾天的戰果,共擊沉軍艦10艘,其中包括巡洋艦2艘、驅逐艦4艘,計1.78萬噸;擊沉各種輸送船只31艘,計19.35萬噸;擊傷艦艇9艘;殲滅日機約270架,還炸毀若干軍需倉庫、儲油罐、航空修配廠廠房等地面設施。據日本官方的另一史料記載,若把航空修配廠和第101航空隊所保管的飛機計算在內,這幾天的空襲共損失飛機3m架以上。美軍損失飛機25架,一艘輕型航空母艦被日機于夜間投射的魚雷擊成重傷。戰斗結束后,斯普魯恩斯親率的戰列艦、巡洋艦等由西而南、由南而東地繞特魯克航行一周后進行了搜索,然后才開始后撤。
此后,美軍對特魯克的空襲一直持續到4月份。3月16日、3月29日到4月1日,美軍多次對特魯克進行大規模的襲擊。到了5月份,米爾切的第58特混艦隊在支援荷屬新幾內亞登陸作戰返回時,在途中又將800多噸炸彈傾瀉到特魯克。經過這次掃蕩,島上的機場、炮兵陣地、倉庫、營房以及其它設施幾乎全被摧毀,新配置的200余架飛機也一并被消滅。
美軍對特魯克的空襲使這個日軍的太平洋堡壘完全喪失了作用,成了一個滿目瘡痍的孤島。正如日本人后來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所寫的那樣:“這個聯結南北的要沖,因為是聯合艦隊的泊地而成為太平洋爭奪的焦點的特魯克,已面目全非,化為一片廢墟,有如當年被我方蹂躪了的珍珠港,損失慘重。低落的士氣使日本海軍出盡了洋相,簡直令人痛心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