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翔玲,女,1964年出生,漢族。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香港制藥集團副董事長,陜西省政協第八、第九屆常委會,香港陜西海外聯誼會會長。為凝聚民族情感,加強海內外同胞的交流,促進內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編者語:今天的學生家長都十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忽視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為孩子成長的設定除了學習成績之外,還應利用家長的學識、社會閱歷和親情感染彌補學校課堂教育的不足。2004年10月12日下午,在景山學校家長會上,鄭翔玲女士的報告引起了與會家長的共同關注。
培養孩子有計劃有目標的良好習慣
我有兩個兒女,我對兩個孩子的課外活動安排得比較滿,有繪畫、象棋、鋼琴、足球等方面的學習和訓練,孩子們就向爸爸投訴媽媽,說他們每天過得很不開心,玩的時間很少,他們的爸爸勸我,說不應該給孩子們的課外活動排得那樣滿,我認為孩子即使玩也要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我召開了家庭會議,告訴孩子們,你們長大后也會成為爸爸媽媽,會有自己的家庭,一定希望家庭生活得比現在更好,受到更多的贊揚,能為社會、家長和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你們可以選擇現在辛苦一點,將來卻能過你們自己想過的生活;或者選擇現在舒服一點,將來不學無術則不能實現你們的理想。兩個孩子聽到這里說:“媽媽,我們要現在辛苦,不要舒服,我們要學好媽媽幫我們安排的所有課程,”這以后,孩子們再沒抱怨過,他們都努力地學習著各種知識、技能。
一次,我在外地出差,兒子打來電話,說他今天要晚睡一個小時,因為明天有跳繩比賽,老師要求每分鐘要跳100次,他放學后一直在練習,現在已經每分鐘能跳80多次了,估計再練一個小時,就能跳到100次。我馬上說:“兒子這樣做不行!”他問我為什么,說如果明天每分鐘跳不到100次,會被扣分的,我說扣分是對的,因為這就是平時你沒有堅持練跳繩的結果,就算今天再讓你練跳一小時達到100次,也是臨陣磨槍,自欺欺人,欺騙了大家,欺騙了自己,還破壞了你正常的作息時間,你應該從這次比賽中吸取教訓,今后要認真按時完成老師交代的每一項任務,時刻做好最充分的考試準備。孩子聽完后,非常高興的說:“謝謝媽媽,我明白了,我馬上睡覺,以后我每晚都抽半個小時跳繩,今后再也不讓老師有機會扣我跳繩的分了。”我聽了非常滿意,也放心了。只有切實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看如何可以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想法,沒有孩子的認同,再好的說教都沒有意義。
但是,許多家長的實際情況是,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反應慢一點或者是接受能力差一點,做父母的就會著急,就會指責或打罵,甚至拿別人家孩子的長處比自己孩子的短處。我主張應該給孩子百分之百的鼓勵和贊揚,為他豎起一個大拇指甚至兩個大拇指,同時堅定地告訴孩子“你肯定行,將來一定‘很棒’”。這樣做會使孩子正視差距和不足,做好今天的事情,而且會更不放棄做好明天的事情。天長日久,孩子就會養成有自信、有目標的好習慣,這種好習慣的養成,比父母留給孩子金銀山都重要。
實踐使我體會到,對于我們希望孩子做好的事情,首先要教他怎樣做,然后每天要記得檢查他們做了沒有,做好了沒有,長期堅持下去,他就一定能做成你們希望的那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時,要耐心地,有原則性地告訴孩子如何做好每件事,做好每件事的好處和做不好的后果,這樣孩子就會養成很多好習慣。
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孝心,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我第二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女兒已經三歲了,三歲的孩子已經很聰明了,但她那時只懂得一人獨享所有的愛,當弟弟出生后,她每一次看到弟弟時,情緒就很不穩定,用憂郁的眼神看著我:“媽媽你還會像以前那樣愛我嗎?”我馬上把她抱在懷里,告訴她:“媽媽還會像原來那樣愛你,現在你又多了一個小弟弟來愛你。媽媽現在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在弟弟身上,是因為弟弟剛出生,他的生命還很脆弱,我們一定要好好呵護他,你也是像弟弟這樣一點點長大的,等他長到像你這么大的時候,我們就不用這樣照顧他了。他是你的弟弟,也是你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你以后無論發生什么事情,弟弟都會和你在一起。”女兒開心地笑了,說:“媽媽我愛小弟弟,我能摸摸他嗎?”我的女兒就這樣學會了愛弟弟,慢慢地由愛弟弟學會了愛家人、愛朋友,我相信懂得愛大家的人一生都是幸福的。
所有家長在有好東西吃的時候,總是拿給孩子,自己看著孩子吃,很快樂,這是人類的天性。但我們還要教會孩子什么是孝順,你不教孩子就不懂,以后孩子真不孝順的時候你就會淚流滿面地責怪孩子不孝,我覺得一定要讓孩子養成把好東西分給大家的習慣。在有好東西吃時先分給父母長輩吃,再是自己,時間久了,他們就會養成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良好習慣。潛移默化中孩子們也就學會了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
現在我們大多數家里都是一個孩子,我們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但要告訴他給你吃好的,是為了你健康成長;給你住好的,是為了讓你有個好的環境,好好學習;給你穿名牌,是給你樹立一種長大后的生活目標,培養你的色彩搭配意識,另外就是讓人看到你是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增加別人對你信任感。
今年六一節的時候,兩個孩子要同臺演出《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但是沒有演出服裝,當我把服裝拿回來的時候,孩子們非常喜歡,說想留下幾件。我和爸爸說,這套演出服裝演完后要送給學校,孩子們很舍不得,我們就繼續給兩個孩子講,爸爸媽媽只是生了你們,但沒時間教你們學知識,長本領,是學校給了你們知識,培育你們成長,如果你們將來成名了,不要忘了學校,要為學校做更多的好事。北大、清華、哈佛、牛津大學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學生,但是學生們都不忘報答母校,畢業后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當我們講到這里,孩子們已經按捺不住自己的興奮了說:“等我們演出結束,就把衣服獻給學校。”
此外,我也十分注意培養孩子們的經濟意識。我的孩子在賽特買《龍珠》時,那里五層和地下一層都有賣音像制品的,五層的《龍珠》比一層的要貴20元,孩子上下跑了幾趟,比較了價格后,買了一層的,事后還告訴別人這里的價格差別,建議他們去一層買,這就培養出孩子這樣的價值觀,不要浪費一分錢,用最小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
著力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家長的必修課
健康的體魄,豁達的心胸,良好的品行,穩定的心理狀態,都是孩子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切優越始自于身體的優越”,健康是一切事業的基礎,擁有健康的身體就多了一份競爭的資本。但我們在注重孩子體格健康的同時,更應注重孩子人格和心理的健康。要教會孩子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懂得贊美別人,時常懷有感恩之心,一個心胸不開闊的人,很少能在事業上取得大的成就,如果孩子有開闊的心胸、廣泛的興趣,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更多地從積極方面看問題,及早從消極狀態中走出來。積極穩定的心理狀態更能夠激發孩子的潛能。
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離不開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我曾經見到,有的孩子到了別人家里,直接奔著自己喜歡的書沖過去,拿起書隨便翻閱,對此,我們應告訴孩子,別人的書放在那里,沒有經過主人的允許,是不能隨便翻閱的。有這樣一件事情,一些畢業生到一家公司去應聘,經過幾輪角逐,8人進入了最后的面試階段,到了總經理辦公室,總經理對他們說,你們先坐,我有點急事,10分鐘后回來,隔著辦公室的玻璃門可以從外面看到里面的所有活動,總經理走后,這些學生都站了起來,翻材料、翻書、翻筆記本的都有。10分鐘后總經理回來了,告訴他們,你們都沒有被錄用,這些學生因為他們不懂得尊重別人的隱私,才錯過了一次很好的機會。行為健康的教育,可以讓孩子懂得與人交往中的文明禮貌,學會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以及隱私。而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體驗到的應該是幸福和快樂。送給大家一句我本人很欣賞的教子名言:讓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才是英雄漢。
鄭翔玲女士育子32字:認真第一,聰明第二,決心第一,成敗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勝利第一,理由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