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熏青豆的季節,記憶深處的甘淳、清香漫溢開來,頰齒間頓覺濡滿柔韌的香甜。熏青豆,朱家角人稱炙毛豆,是水鄉朱家角金秋季節里特有的小吃。我覺得特有,—是在朱家角眾多琳瑯滿目、品種各異的小吃中,它是最具有特色的。干爽、小巧、晶瑩、碧綠、翡翠般,咀嚼起來柔中有剛,軟中有韌,清香溢口,余味無窮,百吃不厭。真是吃了還想吃。二是只有金秋時節,特別是中秋以后,一種名叫“牛踏扁”的扁青鮮毛豆莢上市時,剝出它的嫩肉來,經特殊加工之后才制成的一種小吃。別的季節沒有,別的品種的毛豆子也熏制不出如此正宗的熏青豆。三是我這個并非朱家角土生上長的朱家角人,對水鄉朱家角三十六年不能割舍的情緣和感悟。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一個秋天,應朋友之邀第一次來到水鄉朱家角。一到朱家角即被碧波蕩漾、稻海逐浪,三里長街,古色古香的環境和人文景觀所吸引,猶以放生橋的跨度、高度、五孔拱形的結構和氣度在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的老家在浦東,也不能說不是稻米水產之鄉,也不能說我不愛自己的老家。然而朱家角水鄉的恢宏、大度、厚實確實是老家不能比擬的。潛意識里喜歡上朱家角這么一個地方,不知是冥冥中的安排還是溟瀠中的清醒,反正覺得那是那個年代難以尋找到的桃花源。
踏進朋友家的客廳,畫梁雕棟,庭院深深,古樸幽靜。—株足有上百年樹齡的丹桂挺拔、粗壯,枝繁葉茂,以庭院里厚實的土地為根基,向院墻外展放球形樹冠的同時,展放著翠綠和芬芳。
剛坐定,朋友清健的老祖母隨即送來一杯清茶,一碟咸菜莧,一碟熏青豆。我除了受寵若驚般忙不迭地感謝外,剩下的只有驚異。第一次領略了水鄉朱家角淳厚的待客之道。如果現在你上朱家角去作客,招待你的,除了茶水依舊,熱情依舊,外加各式精美的糕點、水果、巧克力之外,唯獨會少了咸菜莧、熏青豆,少了古樸和淳厚。我拿起一粒熏青豆把玩著,碧綠、晶瑩、小巧、玲瓏,皺起來的皮似鬼斧神工般的微型雕刻、凝固的抽象畫,真不知水鄉朱家角的人們是如何擺弄出來的。面對一盤翡翠般的微雕藝術品,真不忍心咀嚼它。在 朋友的縱容下放一粒入口,輕輕地一咬,一股淡淡的清香伴著一絲淡淡的煙火味在口中彌漫開來,有一點咸,淡淡的,有一點甜,也是淡淡的。再放一粒在口中,慢慢地咀嚼,仔細地品味,舌根深處仿佛生出了大地青青的芳香和柔柔的陽光般清新味道,雋永,經久不去,漸漸地在腦海深處定格。
菜莧,嫩毛豆子,并非什么奇特的東西,幾乎到處都有,非常土也非常本分。水鄉朱家角的人們卻能使這些很土的東西,很本分地提升,綿延在歷史的長河中,潛移默化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牽掛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
兩年后我終于落戶朱家角。一個燦爛的秋天亦親歷了一次熏制熏青豆的全過程。首先要挑選上好的、飽滿的“牛踏扁”嫩毛豆莢,剝出扁扁的毛豆子。毛豆肉碧綠,豆衣青白,豆面上還有一個小小的凹痕。與其說好似牛蹄踏過留下的印痕,故稱“牛踏扁”,還不如說像姑娘的笑靨,整個顯得玲瓏剔透、晶瑩可愛。接著將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加上一定量的鹽在沸水中煮成七成熟之后,撈出來,放在—個鐵絲編織成的篩子里,擱置在炭灰上即真正開始了熏炙。熏炙時,火不能旺,有熱無煙、有火無焰。過去在農村里,一般常用礱糠、木屑點火熏炙。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朱家角鎮上百姓已大多改用煤球爐熏制。鐵絲篩里烙有姑娘笑靨的嫩毛豆子在熱力和手工不停地翻炒作用下,慢慢地皺皮、收縮、內聚起所有能量,以青綠誘人的外表,柔韌干爽的個性呈現在眾人面前。經過五六個小時的勞作,嫩毛豆肉才終于熏制成炙毛豆——熏青豆。嚼一粒碧綠晶瑩的翡翠在口,頓感柔韌軟糯滿口溢香。這是妻子的杰作,雖然操作得并非爐火純青,但也深得朱家角水鄉母親的真傳。后來妻子還熏制過現在流行的甜味熏青豆,也很到位。
熏制熏青豆費功費時,非認真不可。任何環節上出現小小的差錯則前功盡棄,即使勉強弄成也盡失原始風味。我以為水鄉朱家角熏制熏青豆的氣度和過程,完全是一種閑適,一種修養,一種情操的陶冶,一種品性的提升,是水鄉朱家角特有的文化,又何嘗不是水鄉朱家角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歷練和升華的象征。現在街巷里有時出現的一些“反季節”的熏青豆,其實是受商業利益驅動的幽靈,并非是水鄉朱家角的傳統。
取一碟熏青豆,招待遠道而來的朋友,品香茗,啜碧粒,咀嚼人事滄桑、情感春秋,或慨或嘆,祥和融樂。
撮一把熏青豆,牽著親人的手,月街巷、夜漫游,調節身心促進情感,或笑或嗔,解煩解愁。
即使是寒冬臘月,瑞雪紛飛,只要有一盤熏青豆,溫馨相對,親情凝聚,唧爵的不僅僅是熏青豆,品味的可是人生,沿襲的應該是朱家角水鄉文化的傳承了。
我的孩子們現在不在朱家角工作,但他們仍然非常喜歡水鄉的一切,特別是朱家角的熏青豆。每年到了熏青豆的季節,總要回朱家角帶上十來斤,慢慢享受。他們從小就受著朱家角民風民俗的熏陶,從骨子里浸潤著水鄉文化的情愫。事實上水鄉朱家角就是以恢宏的胸懷,包容吸納著來自四面八方熱愛它的人們,又大度地向全國各地輸送著自己的兒女,輻射著水鄉文化的精髓。像我和我的孩子們。
水鄉朱家角是個好地方,天運不已,水流不息,物生不窮。水鄉朱家角平靜不轟轟烈烈,持久不半途而廢,沉著不焦躁,內斂不張揚,秉著寧靜致遠的意韻,清馨幽雅的魅力,創造著恬淡秀美的自然風光,綿延著代代相傳的人文景觀和風土人情。
朱家角水鄉的熏青豆,名不見經傳,然而韻味純真淳厚,悠遠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