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碼之1 0個最感動人的男主角
(以影片時間為序)
1、李向陽《平原游擊隊》(長影·1955)郭撮清飾 導演:蘇里、武兆堤
點評:能左右開弓打雙槍的抗日英雄,成就了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抗戰(zhàn)經(jīng)典影片。它最早在人們記憶中樹立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光輝榜樣,幾代人就這樣在李向陽的感召下成長起來。在1955年那艱苦的年代里,李向陽就是夢想之源。
2、李時珍《李時珍》(上影· 1956)趙丹飾 導演:沈浮
點評:趙丹演繹李時珍的一生。青年的認真倔強,中年的執(zhí)著追求,老年的敦厚深沉。趙丹的表演,被認為是自己演藝生涯中最為成功的表演:“假如說,我過去所演的角色,吃后悔藥的多,往往演完一個角色才認識這個角色,恨不得演第二次,第三次……從《李時珍》起,這種情況比較少了。也許,是生活這只神妙的手的點化吧……”
3、林則徐《林則徐》(上影· 1959)趙丹飾 導演:鄭君里
點評:趙丹表演藝術(shù)上的另一座里程碑。他嘗試運用傳統(tǒng)戲曲和中國水墨 畫的寫意傳神等表現(xiàn)方法,通過對林則徐的面部表情、對白及精神面貌進行系統(tǒng)表演設計,刻劃了一個不畏強權(quán)、忠勇愛國的知識分子形象。國際電影界通過《林則徐》看到了中國電影的表演風格以及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
4、鄧世昌《甲午風云》(長影· 1962)李默然飾 導演:林農(nóng)
點評:《甲午風云》整整影響了幾代人,鄧世昌英勇殺敵、為國捐軀的英雄故事廣為流傳。一部《甲午風云》讓李默然蜚聲全國,他把民族英雄鄧世昌的風骨鮮明生動地呈現(xiàn)在銀幕上,并永遠地留在了觀眾的心中。
5、霄鋒《霄鋒》(八一·1963)董金棠飾導演:董兆琪
點評:他不是大人物,他生平做的都劇、事,卻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他個頭不高,只活了22歲,卻是家喻戶曉的英雄,在人們心目中始終擁有高大光輝的形象。他原名雷正興,后來改名雷鋒。電影和演員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雷鋒在短暫22年的生命里,實踐了他的格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從此雷鋒精神被奉為永恒的經(jīng)典。
6、張嘎《小兵張嘎》(北影· 1963)安吉斯飾 導演:崔嵬
點評:赤膊和赤腳的抗日小英雄,和許多有趣的農(nóng)村童年記事,是每個中國人認同的少年戰(zhàn)士。好玩的戰(zhàn)斗場面和虎頭虎腦的農(nóng)村孩子形象,更被中國農(nóng)民(特別是北方農(nóng)民)所接受。嘎子喜歡爬樹、游水和木頭槍,都與人民有關(guān)。人民記取了嘎子。
7、王文清《英雄兒女》(長影· 1964)田方飾導演: 武兆堤
點評:我軍英雄和兒女情長的故事里,一個高級軍官的可親可愛的形象。記住田方的眼睛,那是充滿激情和愛意的。還有他的聲音。“王政委”被我們認為是最可以被接受的政委,包括短短一分鐘的回憶鏡頭——從上海押解到蘇州,上囚車時的中共地下工作者。
8、潘冬子《閃閃的紅星》(八一·1974)祝新運飾 導演李俊、李昂
點評:出現(xiàn)于“文革”時期的可人形象。也創(chuàng)造了那個時期通宵放映的紀錄。“媽媽是黨的人,我是黨的孩子。”這樣的話語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和印記,還有別于嘎子的是,潘冬子是千干凈凈的小英雄。潘冬子成就了祝新運。永遠也不會再出現(xiàn)屬于祝新運的更新更好的角色了。
9、小馬哥《英雄本色》(香港新藝城影業(yè)有限公司、 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1986)周潤發(fā)飾編導: 吳宇森
點評:出生在20世紀70年代的人,有很多是在錄像廳里見識到小馬哥的英雄氣概的。在這代人心中,那種單槍匹馬、勇闖龍?zhí)痘⒀ǖ娜瞬攀钦嬲挠⑿邸<热皇怯⑿郏撬厝挥袠酥拘缘膭幼鳌K裕●R哥那持雙槍的動作已經(jīng)成為英雄的經(jīng)典:在一首歡快的舞曲中,小馬哥在慢鏡頭中摟著一個舞女漫步、黑色風衣、嘴叼牙簽、順手將槍插在走廊的花盆中,當他微笑著將舞女送走后,拉開旁邊房間的日式紙門,手執(zhí)雙槍掃射,彈無虛發(fā)。
10、周思來《周恩來》(珠影· 1991)王鐵成飾 導演:丁蔭楠
點評:周恩來的故事本身就令人感動。一個已經(jīng)被人感動過無數(shù)次的人物和故事,要再被感動一次,容易又不容易。電影把一個偉人復制了。特別是他的痛苦。王鐵成做到了。丁蔭楠做到了。我們被感動了。
數(shù)碼之10個最感動人的女主角(以影片時間為序)
1、素芬《一江春水向東流》(昆侖影業(yè)公司·1947)白楊飾編導: 蔡楚生、鄭君里
點評:上海紗廠女工素芬,經(jīng)歷抗戰(zhàn),勝利后,男人回到上海,已經(jīng)是別人的男人了。女人在絕望中奔至江邊,縱身投進了黃浦江。老母坐在江邊號啕痛哭,一江春水向東流去,愁不盡,恨無休。一個通俗故事成就了白楊的前期代表作,也成為中國早期電影代表作品。
2、林道靜《青春之歌》(北影· 1959)謝芳飾 導演:崔嵬
點評:中國進步青年反對黑暗統(tǒng)治的形象代表。在北京還叫“北平”的時候,林道靜的青春就成為了一首歌。革命,也包括愛情。
3、吳瓊花《紅色娘子軍》(天馬·1961)祝希娟飾 導演:謝晉
點評:一個女人的故事貫穿于苦大仇深,倔強,反抗和斗爭,足以喚起工農(nóng)。到了高歌“向前進、向前進”的時候,就完成了一個紅色經(jīng)典。
4、李雙雙《李雙雙》(海燕· 1962)張瑞芳飾 導演:魯韌
點評:還有什么比大公無私更能打動人的?
5、馮大娘《苦菜花》(八一. 1965)曲云飾導演:李昂 點評:母親的形象永遠是感人的。而這是個樸實的農(nóng)村大娘,經(jīng)歷了生離死別。當她坐在織布機前強忍悲痛的時候,叫一聲“媽媽”,是撕心裂肺的。她最后舉起上槍,擊斃漢奸,然后,微笑……
6、馮晴嵐《天云山傳奇》(上影·1980)施建嵐飾 導演:謝晉 點評:風雨人生里,一個男人倒下后,另一個女人站出來。風雪中女人拉車……這女人還戴著眼鏡。
7、陸文婷《人到中年》(長影· 1982)潘虹飾 導演:王啟民、孫羽 點評:知識分子、妻子、母親……一個女人,到了中年,趴下了。那個年代的中年人,比現(xiàn)在的中年人……苦。
8、梁大娘《高山下的花環(huán)》(上影·1984)王玉梅飾 導演:謝晉
點評:山東大娘幾乎永遠有讓人感動的地方。這一個沒有親身經(jīng)歷戰(zhàn)爭,但在戰(zhàn)爭后,與媳婦一起演繹感情戲。
9、“我奶奶”《紅高梁》(西影·1987)鞏俐飾 導演:張藝謀
點評:代表了一種色彩。女人和男人的身影消失在高梁地里的時候,最先讓人感動的,是女人。
10、阮玲玉《阮玲玉》(嘉和· 1991)張曼玉飾 導演:關(guān)錦鵬
點評:一種刺激,使張曼玉由此悟到了“人言可畏”的要義,懂得如何用手勢和眼神表達女性的隱忍和矜持,所以才有了電影版中神似大過形似的阮玲玉,張曼玉因為這部電影成為第一個在國際電影節(jié)上封后的華人演員。時隔十余年,關(guān)錦鵬對《阮玲玉》這部電影的評價是:“《阮玲玉》不可能重拍。它就是那一部電影。不可能說換個人、換個時間,再來—次。”
數(shù)碼之10個最壞反派角色(排名不分先后)
1、陶金扮演:張忠良·《一江春水向東流》
點評:壞男人,還不是一般的喜新厭舊。
2、劉江扮演:大地主胡漢三·《閃閃的紅星》
點評:老劉其實有一大串壞人,相對而言,胡漢三戲份多點。
3、方化扮演:日軍松井隊長·《平原游擊隊》
點評:那個年代幾乎所有中國孩子沒有不知道這個壞人的。
4、陳述扮演:敵情報處長·《渡江偵察記》
點評:有點陰陽怪氣,但不算太蠢。氣急敗壞的樣子更招人。
5、項塹扮演:徐鵬飛·《在烈火中永生》
點評:抓中共地下黨有一套。還嚴刑拷打,一句對江姐“我扒了你的衣服”的話,讓人民恨。
6、陳強扮演:大地主南霸天·《紅色娘子軍》
點評:披頭散發(fā)的樣子,很惡形惡狀。看得出的是,對紅軍恨之入骨。
7、葉琳瑯扮演:女特務·《鐵道衛(wèi)士》
點評:不算是女特務里最漂亮的,所以另類,更適合偽裝和隱藏。抽煙的動作很經(jīng)典。
8、劉曉慶扮演:慈槽太后·《火燒圓明園》
點評:眼睛里流露出兇狠和毒辣。
9、項堃扮演:敵張軍長·《南征北戰(zhàn)》 點評:兩字:老卵。
10、安震江扮演:王德彪·《偵察兵》 點評:沒有人比他更鬼頭鬼腦和賊忒兮兮。
數(shù)碼之10個最經(jīng)典臺詞(排名不分先后)
1、“別看今天鬧得歡,當心將來拉清單。”——羅金保·《小兵張嘎》
點評:大多數(shù)人都會來這么一句,但大多數(shù)都不清楚這“拉清單”究竟是什么意思。
2、“這不是我們無能,這是共軍太狡猾。”——張軍長·《南征北戰(zhàn)》
點評:比較經(jīng)典的托詞。
3、“不見鬼子不掛弦。”——鐵蛋·《地霄戰(zhàn)》
點評:引申為不看到真家伙我是不會跟人來真的。
4、“曾經(jīng)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至尊寶《大話西游》
點評:幾乎要成為別的作品里的臺詞了。
5、“高。實在是高。”——湯丙會·《地道戰(zhàn)》
點評:回一句“高。實在是高。”
6、“別看我一個人,還有點代表性。”——錢廣·《青松嶺》
點評:說老實話,現(xiàn)在真正知道這句臺詞的人并不很多,我們現(xiàn)在做出來,就是因為這句話“還有點代表性。”
7、“我們是先結(jié)婚, 后戀愛……”——喜旺·《李雙雙》 點評:一個時代的婚戀現(xiàn)實。
8、“做人要厚道”——費穆·《手機》
點評:流傳甚廣。是不是現(xiàn)在的人都不很厚道?
9、“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長江防線就全靠你們幾位仁兄啦!”——蔣介石·《開國大典》
點評:老蔣摸麻將的手勢很職業(yè),所以這樣的話說出來,帶浙江口音,還是有點風度的。
10、“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王成·《英雄兒女》
點評:英雄主義的話語讓少年模仿—輩子。
數(shù)碼之10段最具影響力的音樂
1、[音樂]鬼子進村——《平原游擊隊》
一段鬼頭鬼腦的音樂,居然是進行曲,還居然有人告訴我,這里面有日本音樂元素。
2、[音樂]高老忠發(fā)現(xiàn)鬼子摸進村,跑去敲鐘——《地道戰(zhàn)》
點評:急促撤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少年打群架開溜的時候,腦海里竟然也是這段音樂。
3、[音樂]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地道戰(zhàn)》插曲
點評:畫面感,和歌詞里的質(zhì)樸感,讓人心花怒放。
4、[音樂] 《義勇軍進行曲》——《風云兒女》插曲
點評:讓每個中國人激情澎湃、熱血沸騰的音樂。這就是《國歌》。
5、[音樂] 《我的祖國》——《上甘嶺》插曲
點評:一般叫“一條大河”,卡拉OK里經(jīng)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尖利嗓音。
6、[音樂] 《紅星照我去戰(zhàn)斗》——《閃閃的紅星》插曲
點評:有難度的。只有李雙江可以真正唱得好的一首歌。
7、[音樂] 《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青松嶺》插曲
點評:流行很廣,基本符合趕馬車的節(jié)奏。歡快地。在城市騎自行車不妨也可一試。男女聲兩重唱的時候,不要忘了男女相視片刻。
8、[音樂] 《紅色娘子軍連連歌》——《紅色娘子軍》插曲
點評:“向前進、向前進”的歌聲鼓舞著婦女解放。到了芭蕾舞劇的時候,旋律沒變,有了更多的變奏,好聽和好看的都有。
9、[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再愛我一次》插曲
點評:童聲獨唱可以流傳開來,全是因了電影,和媽媽。
10、[音樂]八一電影制片廠片頭曲——八一電影制片廠出品電影
點評:嚴格地說這不是電影音樂,但又因為與每部八一廠的電影有關(guān),所以完全可以列入電影音樂,并隆重推出。“向前向前向前……”當閃耀著金光的莊嚴軍徽出現(xiàn)在銀幕上,威武雄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隨之響起的時候,我們總是被這樣的旋律帶進一種特殊的崇高和高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