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遇到孩子的父母親驚喜地對我說:“我家的小寶寶真是一個數學天才,才兩三歲,就能從1數到100!”但更多的父母會嘆氣:“孩子簡直是個數字盲,怎么都教不會,數字跳著數,加法要數棒,減法不會做,好像是沒有數字概念。”其實,就我多年來從事數學教育研究來看,搞好家庭中的數學教育,父母掌握一些科學的教育方法是必要的。
深化和拓展父母的認識觀念
事實上,眾多家長都是憑借著自己以往的經驗或者固有的觀念對孩子實施數學教育,然而,能否取得明顯的教育效果,家長的感受是最深刻的。深化和拓展父母的認識觀念不止在數學教育的層面,它集中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學齡前數學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要意義。
一般而言,許多家長在這方面的認識和理解是相對模糊的。首先,學齡前的數學教育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此外,學齡前的數學教育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與愛好,這里面也包含著鍛煉和培養孩子專注品質。
2、數學教育的目的。
家長缺少這方面的認識,會延緩或阻止孩子數學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學齡前數學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從生活中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形狀、時間、空間等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有趣,以及孩子能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遇到的問題。這里要強調一點,對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究熱情,家長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關心和重視。
3、孩子的思維發展水平和思維發展特點。
很多時候,正是由于缺乏了對孩子思維發展水平和特點的認識、理解,才導致了很多家長數學教育的無效、失敗以及他們自身的失望、泄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孩子能從1數到10的時候,你讓孩子從一堆糖果中拿出3顆糖來,孩子可能會抓一把或是拿4顆2顆給你。如果不理解孩子的數學思維發展的水平或特點,一些家長就會為自己的孩子貼上標簽了:我的孩子數學水平不好。這種自以為是的結論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學齡前孩子思維發展的過程是:由直觀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萌芽這樣一個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過程,這一時期的思維發展水平主要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判斷上述孩子的思維發展水平還處在直觀行動思維階段,即到孩子依靠動作進行思維,這說明了孩子會念1或更多的數,但對這些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并不理解,還不能正確地用其表示物體的數量。
4、了解孩子實際的數學水平和經驗
認識孩子實際數學水平和經驗是正確進行數學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前提。而認識孩子的數學水平要與孩子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與幼兒園聯系,對孩子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孩子進行充滿趣味的對話等。
實際操作方面是諸多家長最為關心的層面,而在實際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都在自覺與不自覺地拔苗助長,比如讓孩子學習小學的數學教育內容,這樣做與其說是在開發孩子的數學智力,不如說是在損害孩子數學發展后勁。對家庭而言,可采取以下方式:
1、創設富有數學教育意義的環境
孩子是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斷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和鍛煉、發展、提高著自己的能力與水平的,數學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因此,適合孩子自身探索和學習的環境應是:
①環境要相對優美和安靜,適宜于孩子的心理感受,否則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環境中,家長最好為孩子樹立一個數學學習榜樣,如盡可能多地從事數學方面的游戲活動。榜樣既是參照又是模仿的對象,當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在數學方面的探索和學習時,他們會加入其中。
②有充足的數學用品和足夠的數學玩具,用品和玩具要有吸引力,并能激發孩子的探索熱情。除了數學讀物外,還可以為孩子購買和自制一些實際操作的數學玩具,比如不同顏色的粉筆,數字卡等。要注意的是,為孩子投放的用品和玩具不宜過多、過分新奇,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過于成品化的用具使孩子失去進一步探索的熱情,也難以達到直接的目的。
③以孩子的自身探索為主。當孩子在家庭所創設的環境里進行數學探索時,家長適時的幫助和引導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孩子在為粉筆排隊的時候,家長可以問孩子是怎么排的,讓孩子數一數粉筆的數量,說出粉筆的不同顏色等。家長要注意提問方式的多樣化,使孩子在動一動、想一想、說一說的過程中自覺又有效地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
2、實際生活中的數學教育和培養
大自然是孩子學習的廣闊天地。事實上,此種環境中的數學教育和培養不但直接而且更有效果,因為孩子是最能感知大自然的。自然界的事物均有一定的數量、顏色、大小和形狀,并存在一定的空間里,這就為孩子習得數學經驗提供了豐富的事實源泉。比如家里的幾個茶杯、孩子的幾件衣服、樓下的5輛自行車、花園里各種顏色的花兒等,都是很好的數學教育素材。通過引導孩子去感知客觀事物的形、量和顏色來培養孩子的數學認識水平,久之,孩子的思維發展水平很快發展起來。
3、讓孩子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學以致用能加強孩子對數學的理解,加之,孩子的理解和記憶水平還比較低,因此有必要讓孩子運用他所掌握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比如,當孩子初步理解了時間概念之后,可以為孩子制定相應的學習或是閱讀計劃,加深他對時間觀念的理解和認識。又如,當孩子初步掌握了空間方位概念,上下左右東南西北等之后,和孩子外出時,可讓孩子作方向的引導者等。
與幼兒園密切合作
家園合作能保證幼兒教育的連續性、一致性和有效性。為此,家長要了解幼兒園數學教育的計劃、目標和內容,同時也要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都學到了哪些數學內容,鍛煉和培養了哪些數學能力,結合幼兒園和孩子的情況作相應的家庭訓練以強化。
要強調的是,在學齡前階段最為重要的是要激發兒數學學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要時刻注意,千萬不要讓孩子對數學產生恐懼或逃避的心理,若是這樣,我們的數學教育也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