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游泳是爸爸媽媽和寶寶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但是游泳后有些寶寶會發生耳朵痛,因此,在游泳中若是不注意圖耳朵的保健,就容易造成中耳炎。
中耳好比一個小小的火柴盒,有六個壁,它的前壁就是鼓膜,將外耳道(俗稱耳孔)和中耳隔開,中耳腔內覆蓋著黏膜,有三塊起傳音作用的聽骨與內耳相連。在中耳腔內,有一條細管子通往鼻咽部,醫學上稱為咽鼓管。兒童的咽鼓管比較短、寬且直,呈水平位。一般情況下,游泳或洗澡時外耳道偶爾進點水,只要鼓膜沒有異狀,水進不了中耳腔,是不可能引起中耳炎的。如果游泳或洗澡時耳孔進了水,只要用脫脂棉小心吸出就行了,但要注意手勢切莫太重。游泳后發生耳痛,主要原因有:一是外耳道皮膚受到水的浸漬,表皮軟化,這時如挖耳等會使皮膚受損;二是因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導致細菌生長,引起外耳道癤,若細菌侵入外耳道,則可發生外耳道炎。這時外耳道皮膚及皮下組織腫脹,壓迫神經末梢,引起劇痛。嚴重時耳道全段紅腫、糜爛,如不及時控制感染,細菌可蔓延至周圍組織,引起耳周蜂窩組織炎、耳周淋巴結炎,導致病程延長。另外,如果耳內有大的耵聹團,還會遇水膨脹,壓迫外耳道神經末梢或誘發炎癥而產生耳痛。游泳時如鼻腔嗆水,水中的細菌經咽鼓管進入中耳,會引起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游泳時如鼻腔嗆水,水中的細菌經咽鼓管進入中耳,會引起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若曾經患過中耳炎而遺留鼓膜穿孔者,則細菌可經穿孔處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癥復發,治療不當,容易造成中耳粘連或轉化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不僅影響聽力,甚至引起顱內外并發癥。游泳后一旦發生耳痛,應及時去醫院診治,切莫擅自用滴耳劑處理。同時應保持耳內干燥,切勿耳痛稍微減輕就停止用藥,又下水游泳,使病情遷延不愈。
若曾經患過中耳炎而遺留鼓膜穿孔者,則細菌可經穿孔處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癥復發,治療不當,容易造成中耳粘連或轉化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不僅影響聽力,甚至引起顱內外并發癥。因此,游泳后一旦發生耳痛,應及時去醫院診治,切莫擅自用滴耳劑處理。同時應保持耳內干燥,切勿耳痛稍微減輕就停止用藥,又下水游泳,使病情遷延不愈。有鼓膜穿孔者,不宜游泳。耳內有較大耵聹團者要先取出??梢栽谙滤霸谕舛纼韧可僭S抗生素眼膏,以保護皮膚、減少水的浸漬。游泳時鼻腔嗆水后,不要擤鼻,以免病菌經耳咽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游泳后,應將耳內殘留水拭干,不能用不潔挖耳器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