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明知故犯”
我的寶寶今年四歲了,讓他這樣做,他會那樣做,非常不聽話。
綿陽成蘭湘
其實,家長沒有認真向孩子解釋為什么要聽話,孩子也不知到底聽什么話,家長只知道孩子與自己的意愿相違背時,就在潛意識中認為他們是不聽話的。家長想當然地認為他們知道了該怎能么做,其實孩子可能過于專注活動而沒有聽見,或是因為家長的要求過于籠統、含糊而根本不理解。而且孩子不聽話,甚至亂發脾氣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情緒不好,如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感覺無聊,疲倦困乏,被同伴排斥,父母關心不夠,想做的事情做不好等,家長應仔細觀察,對癥下藥,從而改善孩子的行為,平息孩子的情緒。
另外,為什么一定要孩子聽話呢?當然,家長總是為著孩子好,但是也不可否認,有時孩子并沒有犯錯,只是沒有服從大人的意愿罷了。相信沒有一位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唯唯諾諾、缺乏個性的人,而家長在不知不覺中要求孩子“聽話”,其實正是把孩子往這個方向推!在個性發展方面,由于2-3歲的孩子開始認識到自己和自己的力量,因此,樣樣事情都要自己來,感覺孩子開始不聽話了,其實這是孩子的正常反應。
幫助孩子理解規矩
一天,爸爸帶2歲的紅紅到兒童樂園玩,紅紅正玩得高興,爸爸的手機響了,原來爸爸有事需要馬上處理,必須盡快離開。但紅紅不愿意,爸爸無奈之下,只好抱起她就走,紅紅大哭起來。(泉州黎辛)
在這種情形,家長經常會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用哄的辦法。告訴紅紅,爸爸帶她去更好玩的地方,把紅紅騙出來。
2、許愿。紅紅快出來,爸爸給你買黏紙(各種吸引孩子的東西)。
3、罵紅紅,一點不聽話,快走!
家長或許知道以上3種辦法都不好,但事到臨頭,往往采用這些辦法。哄和騙是家長經常使用的常規武器,但這種武器又常常失靈,原因在于這種武器被反復使用。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就會識破成人的哄騙手段,哄和騙都是家長給孩子立規矩中的大忌。
有些情況下,孩子并不能理解要求他所做的事情,如上例中紅紅玩得高興時,根本不愿意離開,這時,成人應該給予孩子一些說明解釋,不能因為孩子小,就可以不講,同時給予孩子一段時間調整活動,如對孩子說:“爸爸現在有事,你再玩會兒,我們一起走。”如果在要求的同時采取行動,一把拉住孩子,孩子沒有心理調整過程,就會哭鬧起來。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規矩和要求既限定了人的行為,又保護了人的活動,因此從幼兒開始,就應幫助孩子理解這樣一些規矩。可從日常小事做起,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
孩子為什么只顧自己玩
我家寶寶在玩耍時,總是自顧自的,不愿和別的小朋友玩。
朔州 柳思珧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他們平時總是一個人獨自玩,父母與孩子一起玩的時間不多。2-3歲的孩子社交范圍擴大了,從家庭成員到老師,開始學會認同、接納同伴,但并不能與同伴協作,喜歡模仿別人,看見別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往往是各玩各的。到了3歲以后,才逐步學會和同伴分享玩具,有的孩子只顧自己玩,不愿和別人玩,可能有心理因素的原因,如情緒不穩定、緊張,針對這種情況,應當創設一個寬松愉快的環境,多給孩子一份親情,因為良好的心理環境,能激發孩子大膽、主動地交往,共同參與游戲和共享玩具。此外,父母還要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經常邀請鄰居、朋友的孩子來作客。每天到托兒所接孩子時,正是孩子情緒最好的時候,可以向孩子問一些“誰是你的好朋友?”“今天你玩了什么?”等問題,這也能促進孩子和別人一起玩。
他為什么還要吸奶嘴
偉偉已經2歲了,早已不用奶瓶了,但最近他又開始使用奶瓶,每天半夜醒來,非要喝水,而且非要用奶瓶吸,吸了幾口,就又香甜地睡去。媽媽經過觀察發現,每次半夜里偉偉只吸一口水,然后他故意把奶嘴欒折,這樣盡管他的嘴仍在吸,但沒有吸入一點水,那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行為。福建李維
這是退行性行為的一種。仔細分析以后就會發現,偉偉的問題不在于他想喝水,則是想吮吸。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它們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如同樣是2-5歲的孩子,有的突然喜歡躲在小床里,緊緊依靠毛茸茸的衣服或毯子,好像小嬰兒;有的說話奶聲奶氣,本來清楚的口齒變得口齒不清;有的特別要求成人的擁抱,還會提出:“媽媽抱抱寶寶”;有的不肯自己走路,一到自己走路時,張開雙手伸向成人,凡此種種都是退行性行為。
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成人不必過于緊張,這只是嬰幼兒發展過程中暫時的停頓,對此,成人應該注意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愛撫,推動孩子向前發展。
孩子什么時候開始第一反抗期
孩子在搭積木,當他搭得十分高興的時候,如果在一旁的爸爸幫他拾起地上的積木,去搭上一塊時,孩子會突然將搭好的積木全部推倒,不玩了,孩子要自己吃飯,但吃得衣服上、飯桌上他是飯菜,媽媽將小匙從孩子的手中拿過來,要喂他吃飯時,沒想到,孩子卻發起了脾氣,不肯吃飯了。深圳 徐霞
家長往往不理解,為什么孩子那么不聽話,常常發脾氣。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就是告訴我們,他們正處于“反抗期”。而被心理學家稱之為人生最初階段的“第一反抗期”正是從孩子2-3歲開始的。
對于“反抗期”,家長不必擔心和煩惱,而應正確地去理解孩子的心理。因為2-3歲的孩子已經能夠自由行動,活動范圍擴大了,掌握了基本的語言與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自我意識在不斷地發展,并有了自己的主見,因此,在這個時期中,家長應該正確地對待孩子,不必樣樣事情親力而為,否則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孩子長大后就會缺少獨立性和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