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中匈兩國高層頻繁互訪,為雙邊經貿關系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匈牙利已連續3年成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也是匈牙利在亞洲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在貿易增長的同時,兩國間進出口商品結構日趨改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占很大比重。除傳統貿易外,兩國間的相互投資與合作亦朝著多層次、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匈牙利加入歐盟以后,為市場準入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橋頭堡。加之匈牙利長期形成的物流中心的地位和中東歐的區位優勢,以及華商在匈多年經營的市場和產品優勢,為中國企業投資匈牙利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在匈牙利較大的中資企業有40家,經營范圍主要涉及金融、航空、餐飲、家電、重工、通訊、物流等多個領域。匈牙利中國投資企業及商業聯合會(簡稱“匈牙利中資企業商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批準也于2005年9月成立,它將按照商務部相關規定及商會章程,致力于進一步擴大中資企業在匈牙利的影響力。
匈牙利投資政策簡介
匈牙利外國投資法(Act XXIV of 1988 on Foreign Investment)確定非匈牙利居民在匈投資享受完全的法律保護和安全。對外國投資者的額外保護則通過生效的雙邊協議來保證。外資公司的建立、會計、雇傭監管和破產等情況下所適用的法律和匈牙利國內公司一樣,也就是說外資公司和其本國公司的待遇完全平等。外國投資者在匈牙利設立公司或參股匈牙利本國公司不需要外匯管理機構的許可。外資參與的公司可以從事任何經濟活動,除非法律另有規定,只在某些領域有禁止或限制,比如水上運輸就需要匈方占有主要股份。對金融機構或保險公司的外國投資不需要許可,無論投資規模大小。
第一,外國投資者設立新公司或購買現存公司的股份。
外國個人和合法實體可以在匈牙利設立新公司或購買現存公司的股份。任何公司,不論是外國資本全額擁有或部分擁有,在實踐中都可以在所有經濟領域中從事經營活動。如果所從事的經營活動需要許可(比如銀行業),外國個人或經濟實體和匈牙利本國的個人或經濟實體適用同樣的法律。
第二, 外國投資者利潤所得。
對外國股東的投資利潤(比如分紅、利息和貸款的償付)的支付沒有法律上的限制,這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重要的保護,但是分紅須課以暫扣稅。
第三, 分公司和代表處。
外國公司可以在匈牙利設立注冊分公司或代表處。分公司和代表處都不是法律實體。代表處相對較易管理,而且其業務活動可以即時終止而不需要取消注冊或產生較大后果。在其它方面,代表處和匈牙利國內的實體適用同樣的法律。比如代表處雇傭外國人或匈牙利人,它的管理、個人稅務與社會保險責任和匈牙利本國的公司或分公司是一樣的。

匈牙利政府鼓勵投資的領域
匈牙利政府優先鼓勵高附加值產品和高技術產品的生產。這些領域已經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成為匈牙利整體經濟發展尤其是出口增長的主要推動力。(80)
匈牙利優先鼓勵投資的領域:
汽車工業。汽車工業是匈牙利最重要的工業經濟部門。主要出口市場是歐盟,外國資本占全行業的80%。目前匈牙利主要的外資汽車制造公司是鈴木(SUZUKI)和奧迪(AUDI),主要的外資發動機制造公司是奧迪和歐寶(OPEL)。
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匈牙利的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競爭力在中東歐地區位居前列。競爭力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國際水準的科學家;較高的學術和教育素質;制藥部門的傳統優勢;大量熟練的大學畢業生;政府對專利的補貼;政府對中小型研發公司的大力支持。
信息和通訊業。匈牙利在以下信息通訊技術方面有較強優勢:IT, 數據安全,數據保護;CAD/CAM設計;特征識別;語音技術;移動設備的軟件開發;嵌入式移動應用程序;文件管理,數據處理;電子政府應用程序;殺毒保護;數字膠片制作和著色。
物流業。匈牙利對歐盟的貨物運輸市場增長率是該地區最快的。加入歐盟后,匈牙利將加強綜合物流服務、海關清關服務和配送服務。匈牙利境內有三條重要的國際公路運輸走廊,連通巴爾干地區和歐洲其它地區。其首都布達佩斯周圍已經形成了一個由眾多分發和倉儲基地組成的物流圈。
電子工業。主要產品是通訊產品、影音設備、移動電話設備、自動化電子產品。中國海信公司2004年和偉創利公司合作在匈牙利開設了一條生產高端電視產品的生產線,目前產值已達5000萬歐元。
跨國公司的共享性服務中心。跨國公司在匈牙利的共享性服務中心主要業務包括財務中心、研究及開發中心、地區呼叫中心、外包和物流中心。
中國企業投資匈牙利問題及建議
目前,中匈兩國間多為中小型投資項目,大型合作項目較少,投資領域也缺乏多樣性。應鼓勵有實力的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國門,到匈牙利投資設廠,參與具有高技術含量和市場開發前景的合作項目。根據匈牙利市場調查和中國企業反饋的信息,提出以下建議供參考:
調整營銷策略和合作方式,采取境外加工、合資、獨資等多種形式進入匈牙利市場。如奧根拖拉機項目系江蘇省常熟標準件廠采取境外加工貿易,將國內生產的零部件在匈牙利組裝成農用拖拉機再銷售到匈牙利市場。中國海信集團與匈牙利偉創立公司合資,利用對方的勞動力、技術和工藝人員生產大尺寸液晶和等離子數字電視,產品銷往西歐市場。在節約成本、提高生產力率的同時,這些做法成功繞開了其他國家設置的貿易壁壘,有效避開了歐盟對我國采取的貿易保護措施。
認真做好先期市場調研,避免同一類產品的企業跟風式地進入匈牙利市場。造成惡性競爭、低價傾銷,損害中國企業的聲譽和利益。
關注并積極參加在匈牙利的大型展會及招投標項目。2005年6月,商務部在布達佩斯成功舉辦了“中國工程和技術展覽會”,來自匈牙利及周邊國家的近3000名客商參加了展覽,雙方企業洽談的合作項目涉及金額約3.2億美元。9月,由商務部(外貿發展局)組織36家中國企業,近140個企業代表參加“第109屆布達佩斯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并在展出期間組織了中匈企業家洽談會。
匈牙利對國際招標的基礎建設項目和國際采購清單,包括采購實驗室設備、廢棄物處理工廠設備、PET容器生產設備、植物檢疫診斷控制系統設備、食品安全和創新中心設備、烘焙設備、廢水處理和收集設備、伐木設備和膠印設備等,匈公共就業服務技術支援(軟件)項目以及布達佩斯二號地鐵修復項目等信息,均可在匈下列網站上查到: 一是匈牙利公共采購委員會網站(www.kozbeszerzes.hu),可以查到匈牙利大部分公共采購項目,該網站只有匈文版;另一個是歐盟的TED(Tenders Electronic Daily)數據庫(http://ted.publications.eu.int)(英文),在國別中選擇“hu”即可。國內有關單位如有興趣參與招標,也可與中國駐匈牙利使館經商參處聯系(http://hu.mofcom.gov.cn),以獲得幫助。
充分利用匈牙利工業園區這一投資熱點和平臺。匈牙利從上世紀90年代起開始把建設工業園和科技技術園作為發展經濟的主要措施大力推廣。雖然工業園的發展歷史不長,但是成果顯著:到目前為止匈牙利共有正式掛牌的工業園160家,創造了全國工業銷售收入的26.3%和出口收入的39%。匈牙利工業園憑借其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優質服務成為投資熱點。
(作者單位:中國駐匈牙利使館經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