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發生的地區沖突所體現的不以人數多寡決定勝負的特點使現代戰爭對軍隊提出了高效、快速機動、零傷亡和信息化等要求,世界各國軍事變革高潮迭起。
為了滿足現代戰爭的軍事需求,中國必須從以陸軍為主的大軍區形式的軍隊結構中解脫出來。中國傳統軍隊結構中陸軍比例較大,依據現代戰爭的需求。隨著軍事變革的進行,空軍、海軍的地位將顯著提高,成為軍隊的主體。
然而,中國新軍事變革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軍隊結構的調整,它還包括軍事部署,以及更高層次的戰略研究,等等。對于尚處于發展階段的中國而言,其軍事需求是維護領土、領海、領空等傳統領域的安全,維護國家的軍事和經濟安全,維護國家的政治和政權安全,維護國土內的國家利益、海外的國家利益,等等。中國新軍事變革就是要建立一支能夠滿足這些軍事需求的軍隊,并科學地配置地面、空中、海上、太空作戰力量,使各種作戰集群形成一個完整的戰爭體系。兼有軟打擊與硬殺傷、攻擊與防護能力。勝利完成上述使命。
目前,我國軍隊處于不完全的機械化和不完全的信息化階段,要建立一支滿足中國特色軍事需求的軍隊。我國就要完善軍隊的機械化建設。并以整體控制、把握關鍵、分批建設等手段向信息化邁進,充分滿足機械化與信息化的雙重要求,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新軍事變革,使陸、海、空三軍具有一體化的戰略打擊能力。
德國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寫道:“戰爭中所產生的一切都是通過軍隊體現出來的。軍隊的建立和維持只是手段,軍隊的使用才是目的。”經過新軍事變革的中國軍隊最終是要為中國在21世紀的順利發展揚帆開道、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