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中國和加拿大建交35周年之際,國家主席胡錦濤于2005年9月8~10日對加拿大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8年來首次訪問加拿大。胡主席此次訪加取得了圓滿成功。兩國將在能源和貿易領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深化對雙方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的經濟關系。加拿大總理保羅·馬丁也表示,兩國關系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過。
日益深化的經貿合作是中加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力量。近年來,中加經貿合作發展勢頭強勁,合作領域已從單一的貿易發展為全方位、跨領域和多元化的合作。目前,中國僅次于美國成為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據中國海關統計,2004年中加雙邊貿易總額達155.1億美元,與2003年同比增長55%。截至2004年底,加拿大在華直接投資項目達7900多個,協議投資額140多億美元,實際投資約45億美元。中國在加投資項目也已達173個,投資額達4.67億美元。
目前,已有100多萬中國移民居住 在加拿大。2005年9月,胡錦濤主席訪問加拿大期間表示,中國政府將遵循市場規則,支持更多的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向加拿大投資。而加拿大政府也在不斷調整措施吸引中國及世界其它國家資金進入加拿大。
削減關稅
加拿大的進口關稅經過多次削減,已處于較低水平,2004年,加拿大部分產品的最惠國關稅稅率達到了最終約定稅率,WTO定義下的農產品稅率約為23%;按國際標準工業分類法(ISIC)定義的食物、飲料和煙草稅率為30%,礦 產品約為2%,工業品約為5%。
加拿大的法律規定只有聯邦政府有權對進口產品征收關稅,各省政府均無權征稅。大多數進口產品的關稅為從價稅,即按產品價值的百分比征稅。對于有些產品則征從量稅。有時也對產品征混合稅。對來自不同國家的產品適用何種稅率主要看加拿大對產品原產地實施何種關稅待遇,目前加拿大對不同國家主要實行最惠國關稅稅率和優惠關稅稅率兩種稅率。
有效控制進口
根據加拿大《進出口許可法》,加拿大對部分產品實行進口控制,這些產品包括農產品、武器、鋼鐵、紡織品和服裝四大類172種產品。
紡織品和服裝。加拿大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紡織品與服裝協定》的安排,定期與各出口方就進出口配額的分配進行協商。同時,加拿大按照《紡織品與服裝協定》分三階段逐步取消對紡織品和服裝的數量限制,并在2005年1月1日取消全部配額。
農產品。加拿大對進口控制清單中的關稅配額內產品實行許可證管理,獲得許可證的配額內產品可以享受較低的關稅待遇,進口許可證由加拿大國際貿易部負責簽發,進出口控制局負責管理。

鋼鐵產品。加拿大政府根據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的建議,對鋼鐵產品的進口實施“監測計劃”。在此計劃下,鋼鐵產品的進口商需獲得進口許可。
加拿大負責對外貿易管理工作的部門主要是國際貿易部,其下設進出口控制局,負責管理貨物進出口業務,同時還設有從事外貿服務及促進的機構,如:加拿大貿易專員服務機構等,向企業提供市場咨詢、合作伙伴信息、商務訪問咨詢及當地公司信息等服務。
鼓勵外國投資
《加拿大投資法》(以下簡稱《投資法》)是目前加拿大政府對外國投資進行管理的基本法律,《加拿大投資規則》(以下簡稱《規則》)作為配套規定,就《投資法》做了一些解釋性的規定,便于對《投資法》的理解和施行。
加拿大鼓勵外國投資,一般情況下外國投資不受限制,投資者只需履行事先向政府通知的義務。但根據《投資法》和《規則》的規定,以下投資需要審查:對資產在500萬加元以上的加拿大企業的直接收購;對資產在5000萬加元以上的加拿大企業的間接收購;對資產在500萬加元至5000萬加元的加拿大企業的間接收購,而該企業資產又占整個投資交易額的50%以上;對加拿大傳統文化和民族特征產業的投資;對鈾工業、金融服務和交通的投資。
對來自WTO成員方的外國直接投資,加拿大規定了較為寬松的審核標準,且該標準每年修訂一次。2004年這一審核標準為2.37億加元,即WTO成員方直接并購加拿大企業所涉金額在2.37億加元以下的,不需要接受審核;間接并購則沒有任何限制,只需向加拿大政府備案即可。
加拿大主要負責管理投資的部門為工業部,它負責所有《投資法》涉及的投資活動的管理事務。目前,外國投資 多集中在工業基礎研究、高新科技、通訊、化工、醫藥等領域。
盡管加拿大鼓勵外資進入,但對外國投資者在敏感部門投資仍然有所限制。外國投資者對漁業、鈾礦、核工業、廣播、電影、金融、交通和通訊的某些部門的所有權比例都有限制,外國銀行不得在加拿大境內從事某些商業銀行的業務。雖然根據加拿大加入WTO的承諾,加拿大政府對外商在一些部門的限制和控制正在逐漸放開,但是,在省一級法律中保留的各種限制投資的規定仍然影響著外國投資者,如對大型工程、私有化、石油和汽油工程、電力系統、雞肉生產、酒類許可證和采礦業出租的限制。很多省在農業和娛樂領域,對外國投資者擁有和買賣土地也都作出了具體規定。
加拿大對于外商投資企業撤資和將利潤匯出沒有限制,但若外資進入時享受政府優惠并進行投資年限承諾的企業,一般在年限內不予退出,除非退還優惠。外商所獲得的加元收入和利潤可以自由兌換成美元或其他可自由兌換貨幣匯出加拿大。但是,在利潤匯出之前,須向加拿大政府繳納預提稅,其稅率為10%。另一方面,政府對非加拿大居民在加拿大取得的某些收益和利潤要征收代扣所得稅,應稅項目包括:股息、利息、工資和獎金以及一些如傭金之類的服務費。一般的稅率是25%,但根據不同的雙邊協議可以減至15%~5%,直至免稅。
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近年來,加拿大在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方面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轉變。在2002年擋風玻璃反傾銷調查中,加拿大的反傾銷調查部門認定了中國擋風玻璃行業的市場經濟地位;加拿大政府于2003年9月對其內部工作手冊中關于《特別進口措施法》第20節具體操作部分的內容進行了修改。根據這 一修改,在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和進行復審時,加拿大政府將推定被調查的中國行業為市場導向行業,并采用與其他市場經濟國家出口加拿大產品相同的計算方法來確定中國產品的正常價值,除非申請人或者調查機關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情況相反。2004年,加拿大對中國產品發起3起反補貼調查,分別涉及燒烤架、碳鋼和不銹鋼緊固件、復合地板,這些產品所在行業均被認定享有市場經濟地位。
中國鼓勵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抓住歷史機遇,“走出去”進行國外投資,開展國際經濟合作。但是,中國企業在國外經商,高收益與高風險并存。根據加拿大投資企業的經驗和教訓,中國企業應結合各自的特點和優勢,進一步拓展投資領域,創新投資方式,擴大投資便利,在做好項目可行性研究,準確把握投資定位,選擇可靠合作對象,依據市場經濟規律的基礎上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