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邊有家豆腐坊,獨門獨院,一人一驢。每日豆腐匠起大早,驅驢碾豆,熬成漿舀到豆腐包里,壓上夾板,日出五板豆腐,不必沿街叫賣,到時候自有大買主來取。剩下大半天的時光,豆腐匠無事可做,反而感到有些閑得發慌。
這一日中午,豆腐匠倒在床上,隱約聽到窗外傳來天籟之音,走出房門觀瞧,但見一只七彩的鳳凰落到籬笆墻上。他意識到這是一種吉兆,心中涌起一團驚喜。待彩鳳展翅舒羽飛向東方,豆腐匠一通大笑,卻發現原來是南柯一夢。
弄盆涼水洗把臉,豆腐匠開始給自己圓夢。日也思量,夜也揣摩,他由鳳凰聯想到雞,頓覺豁然開朗。從鋪蓋里摸出全部積蓄,豆腐匠點出一小筆,買回一百只小雞崽,圈在半邊院落里。于主業之外,他又經營起副業來。一轉眼的工夫,百雞會打鳴的不甘寂寞,能下蛋的爭相奉獻,讓豆腐匠喜得眉梢總掛著笑意。
時值盛夏,豆腐匠端著一把紫砂壺,正坐在樹陰下納涼。忽聞一片驚叫聲,他側目一瞧,院內已闖進一只白狐。豆腐匠腦皮一麻,就覺得毛發豎起,手中的茶壺隨之跌碎在地上。白狐似乎看出了人的膽怯,縱進縱出,就那么銜著一只雞,不慌也不忙地走開了。
第一次的后面尾隨著第二次,如入無人之境。眼看著那群雞一只只成為白狐的口中餐,豆腐匠是既痛且恨又怕。惶恐悲戚之中,有位手持拂塵的老翁不期而至。豆腐匠見來者一副仙風道骨,拱手便拜,繼而悲聲哀語地傾訴說:“我這輩子最怕鬼狐了,偏偏就遇到了鬼狐,你說我該怎么辦?”
老翁一臉正氣地說:“當有一層窗戶紙隔著你。你只須伸手捅破它,往那邊一看什么都沒有,也就壯起膽子了。領悟到這一點,即使是赤手空拳,也能對付得了那只狐貍。”
豆腐匠經高人指點,把心一橫,決心要與白狐見個真章。
戲劇上演到精彩處,把情節推向高潮,也就該落幕了。吃罷晚飯,豆腐匠走出宅門,湊巧與前來取食的白狐打了個照面。看上去就像老朋友重逢一樣,豆腐匠沖白狐點點頭,白狐也沖豆腐匠點點頭。豆腐匠前行幾步伸出右手,白狐也前行幾步抬起右前爪。就在此時,豆腐匠奮力飛起一腳。就見白狐騰起兩米多高,墜落時正好讓一根突出的竹竿穿身而過。
編者按:白色狐貍頗有一些鬼氣,仗著豆腐匠主觀上的懼怕,心安理得地取用豆腐匠的雞,就好像在我國某些行業被國外對手一步步吞噬了的市場份額。因為內心的慌張和對手看起來強大的外貌望而卻步,本來應該是市場主導者,因為對方的虛張聲勢而感到驚謊失措。實際上,基于市場情況的熟悉,擁有市場信息,了解地理特點,運用正確的策略,只需要謹慎大膽地接受挑戰即可,最后定會使他鎩羽而歸,我們的彩電行業,和手機行業前兩年都曾踢過那只“白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