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光
監獄企業是為了勞動改造罪犯,解決國家財政經費困難和經濟負擔而建立起來的,是改造罪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改造罪犯提供勞動場所和勞動崗位,承擔維護監獄安全穩定、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任。毛澤東指出:“大批應判徒刑的犯人,是一個很大的勞動力,為了改造他們,為了解決監獄的困難,為了不讓判處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閑飯,必須立即著手組織勞動改造工作”。以勞動改造罪犯為主要生產力的監獄企業,不僅解決了監獄罪犯關押場所緊缺和罪犯“坐吃閑飯”的問題,而且彌補了監獄的獄政設施經費和罪犯改造經費的不足,在為監獄和國家創造了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有力地維護了監獄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一、現狀及對策
由于監獄企業所承擔的特殊職能及其對國家經濟、社會的卓越貢獻,一直以來,國家都在政策上給予監獄企業特殊的傾斜,這對監獄企業的發展壯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當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備,以及加入WTO,國家相關的經濟政策、法律法規也都逐步實現與國際接軌。在這種大的形勢和背景下,一直依靠國家政策傾斜而生存發展的那些監獄企業所面臨的困境是十分嚴峻的。目前,我國的監獄企業,除少數以開發礦產能源為主和部分特色加工業等優勢企業具有明顯的優勢且發展態勢良好外,大多數都面臨著資產狀況差、虧損嚴重、技術水平落后、市場開拓能力弱等威脅著企業生存的嚴重問題。而監獄企業如果還只是一味地期望依靠國家的優惠政策來改變這種困境,這已經是極不現實的。這樣就客觀的要求監獄企業必須從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另尋出路,該實施破產工作的就要積極推進,不再拖延。
監獄企業所面臨的種種困境也已得到了國家的極大關注,國家在政策上明確要求對扭虧無望的監獄企業實施破產工作。2001年國家對監獄企業的發展問題專門召開會議進行了討論和研究,會議明確提出了兩點關鍵意見:其一,對嚴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監獄企業,可以實行關閉破產;其二,要抓緊監獄企業的關閉破產試點工作,并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之上,研究提出關于監獄企業關閉破產的實施辦法。
對優勢監獄企業采取在雙軌運行中逐步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現代企業制度,充分開辟監獄內部市場,落實政府采購制度,進一步調整布局和產業結構等多種途徑,以使其更好的保持良好的發展優勢;對虧損嚴重且已基本喪失市場競爭能力的那些正在困境中苦苦而無奈掙扎的監獄企業,分批實施關閉破產,由政府出面大力開辟出讓它們順利退出市場的通道,使其真正擺脫困境。這是面對目前監獄企業的發展現狀,我們所能夠采取的最為有效的措施。再者,無論是從理論上講,還是從部分監獄企業破產關閉工作所取得的實際效果來看,在現階段,對嚴重虧損的監獄企業,統籌布署,分批實施破產關閉及相應的重整、重組,都是確保破產監獄企業及整個社會損失最小化的一種最有效、最合理的途徑。
二、實施破產意義重大
對虧損嚴重的監獄企業實施政策性破產,固然是一個艱難而痛苦的抉擇,但大量的實踐證明,它對深化我國監獄企業改革,推動資產重組,實現國有資源優化配置,徹底擺脫監獄企業所面臨的嚴峻困境,以及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監獄企業為國家監獄的長期安全穩定和監獄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破產能促使監獄企業扭虧脫困,有效地保護國有資產。通過對那些長期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監獄企業實施破產,消滅虧損源,淘汰劣勢企業,能有效地幫助部分企業走出困境,并從整體上提高監獄經濟的質量。由于監獄企業是比較特殊的國有企業,那些長期虧損而沒有采取破產處理的企業,經費只能靠國家來補貼。這樣,實際上就等于國家承擔了企業無限的市場風險和虧損。若不退出市場,更大更多的風險和虧損都將轉嫁到國家身上,國家的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如果采取破產的方式,國家財產雖然會受到一定的損失,但這種損失是有限的,我們當然應該取其輕者而從之。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資產重組,發揮原有資產的作用,來彌補這種有限的損失。反之,如果那些該破產關閉的企業,硬是拖著不實施破產,這樣既不可能救活這些企業,又毫無意義的浪費了極為有限的財政資金和監獄經費,結果只會拖垮其它的優勢企業和整個監獄經濟。
破產能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優化監獄系統資源配置的重要方式。當前監獄經濟的現實情況是,既有很多監獄企業難以繼續生存,事實上已經成為國家發展進步的累贅,又有不少優勢監獄企業急需要國家大力投資,繼續發展,以更好地維護監獄安全穩定,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和最大程度的增值。那些難以繼續生存的監獄企業卻使大量的國有資產處于閑置狀態,這就造成了現在的這種尷尬的局面:一些監獄企業有生存并繼續發展的能力卻沒有所需的必要生產資料,另一些扭虧無望的監獄企業卻正在白白的浪費著國有資產。面對這種局面,通過破產及相關的重整重組實現國有資產在監獄系統內的合理配置,把有限的國有資源向發展態勢良好優勢企業、優勢產業轉移,無疑是一個可替代的最佳方式。
破產是解決各種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如果把那些難以繼續在市場上生存的監獄企業勉強地維持下去,表面上看,工人沒有失業,還有一份看似不錯的在國企任職的工作,但實際情況是這些企業既不能很好地支付工資,又不對職工做出應有的安置,這樣,不覺中就使職工喪失了無數再就業的機會,結果只會促使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另外,從整個社會來講,這樣不僅浪費、閑置社會資源,而且會使債權人和債務人的關系不斷惡化,造成社會矛盾不斷增加和激化。而依法關閉破產監獄企業是解決困難監獄企業債務問題,切實關心企業職工,減少和消除由企業虧損所造成的一系列矛盾,減輕社會負擔,維護社會穩定的最有效的途徑。
破產是市場經濟客觀要求,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規律的體現,能有效促進優勝劣汰機制的建立。優勝劣汰是市場調節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機制,建立優勝劣汰機制的目的是淘汰落后、鼓勵先進,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社會生產力更大更快的進步。破產正是市場經濟中實現這一目的的最佳選擇。通過破產促使那些虧損嚴重、扭虧無望的劣勢監獄企業及時退出市場,讓位于那些優勢監獄企業,有助于形成和建立公平有序的競爭機制和競爭環境,有利于監獄經濟的整體發展和提高。
三、推進破產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強政府對監獄企業破產工作的宏觀指導與協調。對監獄企業實施破產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程,牽涉多方面的利益,需要政府發揮其統籌規劃、完善政策和協調服務等方面的作用。政府有關部門應對所屬困難監獄企業進行調查摸底,分類指導,對符合破產重組的監獄企業要把握機遇,加快實施破產。應在完善相關政策和安置監獄企業職工方面,加強協調,有效化解各種矛盾,確保社會穩定。特別是要利用各種方法和渠道幫助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
2、加強對破產過程的監督,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破產監獄企業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一要加大監督力度。在破產監獄企業方案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應當依法確保破產清算小組能獨立地開展工作,減少行政干預和暗箱操作,堅決制止各種人為因素的干擾。二要突出債權人權利,確保債權人不僅可以對破產申請進行否決,同時可以對破產程序的公正性提出質疑。三要加大對破產過程中中介機構的監督力度,督促其嚴格按照“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則進行審計、評估等,降低企業債權損失的風險。四要加強執法力度,強化企業財務管理,嚴查企業財務報表,使企業賬面資產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的實際資產,防止企業資產流失。
3、要充分重視并發揮實施破產工作的中介組織在監獄企業破產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監獄企業破產工作的復雜性和處理協調各方利益所要求的公正性,客觀上決定了中介組織介入的必要性。另外,中介組織介入監獄企業破產工作,也是加快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客觀要求,有利于破產工作與國際接軌,提高破產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規范破產行為,維護債權人、債務人的合法權益。
4、不斷完善相關保障體系,努力解決破產監獄企業職工再就業問題。加大監獄企業破產力度,首先必須努力解決好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在這一問題上,政府各相關部門要統籌安排,分類指導,充分挖掘各方面潛力,積極創造再就業機會。同時,相關部門要認真貫徹國家有關再就業文件的精神,落實中央和省上賦予監獄企業下崗職工的各項優惠政策。在稅收、行政事業性收費、貸款優惠等多方面對監獄企業下崗職工給予積極支持,大力鼓勵他們自謀職業、自主創業。
5、建立、健全監獄企業破產責任追究制度。如果不依法追究破產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必將極大地破壞企業和社會的信用機制,損害國家和債權人的利益。這也正是破產企業職工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是企業破產清算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問題。因此,建立、健全監獄企業破產責任追究制度是決定監獄企業的破產工作能否順利推進,能否在積極推進破產工作的同時又很好地維護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對破產的監獄企業必須建立更嚴格的審查制度。在審查破產企業的資格和條件的同時,要注重審查破產企業的相關責任人是否因為人為因素造成企業破產。對因個人或組織嚴重違法違紀造成企業破產的,以及那些假破產、真逃債的相關責任人要實施有力的打擊,嚴格追究他們的責任,以維護社會公正和相關各方的合法利益。
(作者單位:陜西益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