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志 黃建強
企業人力資源風險是指企業人力資源不確定性因素引致損失的事件發生的一種可能性。從現代企業理論中關于人和環境的基本假設及委托代理理論中,可以找到交易過程中這種不確定性產生的原因,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揭示了人力資源風險存在的內在機理。
一、現代企業理論中關于人和環境的基本假設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過程實質就是人力資源交易過程(即企業購買人力資源的過程),從外部的交易向內部的交易轉變的一個過程。這一過程包括規劃、招聘、人員考評、工資、晉升、福利等等,其中的各個環節都可能產生風險。在交易過程中,人力資源的報酬不僅僅指工資、福利等可以用貨幣計量的收入,還包括職務的晉升、成就感等的獲得。按照這一思想,根據現代企業理論關于人和環境兩個方面基本假設,在這一交易中存在許多風險。
人的因素是指行為主體的兩個有關行為的基本假定,即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環境因素是交易活動的兩種基本狀況,即不確定性和小數條件。信息壓縮是介于人的因素與環境因素的一種因素,它不僅與人的因素有關,而且與環境因素也直接相關。
1、有限理性和不確定性。一方面,人的行為存在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最早是由西蒙提出的,意指人的行為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達到”。有限理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限度的,如人們在管理過程中由于人的認識能力的有限性,它們不可能發現工作中存在的所有問題;二是表現在語言上的障礙,人們思想的交流,信息的傳遞,都是依靠語言來進行的,但這一過程中有許多障礙,其中包括主觀方面的,也包括客觀方面的。人的認知能力方面的限制是指個人在無誤地接收、儲存、恢復以及處理信息時是有限制的:有限理性的第二個表現是語言的限制,它指不管人們多么努力,人們在使用文字、數字、圖表等來表達自己的知識或感情時是有限制的。另一方面,環境通常是不確定的或者復雜的。因為人力資本的交易是在不確定性或復雜性條件下進行的,要將一筆交易完美地完成,要花費昂貴代價,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其中存在許多風險。
2、機會主義和小數條件。機會主義是關于經濟活動中行為主體的一個基本假定,它是指行為主體在交易活動中不僅追逐自利的目標,而且在追逐自利目標的同時使用策略性行為,這些策略性行為包括隱瞞真實信息、交易意圖的不實陳述和欺詐等。在人力資本的交易活動中,機會主義受到來自大數條件的約束。也就是說,機會主義傾向只有在小數條件下才表現得更為嚴重。大數條件是指交易雙方面臨的可供選擇的交易對手很多,如在人力資源市場中存在大量的買者和賣者。在這樣的條件下,一方如果有嚴重的機會主義行為,交易的另一方很快就會謀求與其他潛在的交易對手進行交易。在大數條件下,所有的交易方都清楚地意識到機會主義傾向的嚴重后果,所以,機會主義行為通常處于被抑制狀態。小數條件則相反,如果交易一方面臨的可供選擇的交易對手不多,交易另一方就會表現出較為嚴重的機會主義傾向。
3、信息壓縮。它是指交易活動中一方掌握了與交易有關的更多信息,而另一方要想獲得這一信息通常是要花費一定代價的。一般認為,在交易活動中,如果信息在交易雙方的分布是不對稱的,則交易活動的風險就會出現。但是,在威謙姆森看來,與信息相關的交易中的風險問題必須考慮以下三個條件:①僅僅是信息的不對稱還不構成風險產生的條件,還必須考慮與信息不對稱相關的兩個因素,這兩個因素是獲得信息需花費較高的成本和信息不對稱所引起的機會主義傾向問題。②即使交易雙方擁有相同的信息,信息所帶來的機會主義行為仍然存在。這是因為相同的信息對于雙方來說在運用時是有差異的,如理解上的差異等。③信息分布在小數條件下的締約活動中尤其重要。
二、委托代理理論
現代企業理論的一個最重要特征就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由此產生了委托代理關系,所有者將其在企業產權中的經營權委托給經營者行使。由于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及利益差異,使得經營者的行為有可能偏離所有者的要求。在委托代理關系里,對他方的行為承擔一定風險而獲得監督他方的權力的一方,被稱為委托方。相應地,代理方則是指不一定非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一方,他不承擔風險。
委托代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在于委托人掌握的信息不夠,自己去親自謀劃某件事情所帶來的收益,還不如委托給一個代理人去辦能帶來更多的收益。因此,委托人就找代理人為自己的目標服務。委托代理不只存在于股東和經理等高層管理人員之間,也存在于高層管理人員到基層人員之間。從高層到基層責、權、利的層層落實過程,實質上也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層層委托代理關系,只不過是更制度化了。所以委托代理在整個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問題在于,代理人是否會一心一意地為委托人服務。
從經濟學角度看,每個人都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經濟人,都有自己追求的個人效用目標。因此,代理人能否為委托人帶來利益就存在風險。由于代理人掌握的信息較多,委托人掌握的信息較少,因此實際上就會出現委托人不如代理人主動的情況。這種信息的不對稱,主要表現在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的契約簽訂過程及簽約后履行的過程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體現為招聘及隨后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過程。應聘者擁有自身的素質、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大量信息,而招聘只能通過對方提供的履歷表和面談、筆試等形式獲得其部分信息,在這種情況下,應聘者存在隱藏個人不利信息(如動手能力差、缺乏敬業精神等)的條件,從而造成不合格的人員流入企業。當人才市場不夠規范,缺乏真實可靠的人才信息時,就給弄虛作假行為打開方便之門。進入企業后,還存在偷懶、虛報浮夸、截留、扭曲信息,甚至貪污、受賄、盜竊等行為。
委托代理問題主要有因信息不對稱和有限理性引起的四個方面問題:
1、信號傳遞。這是指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特征,由于信息是不完全的,委托人不知道他的特征,代理人為了顯示自己的特征而選擇某種信號,委托人在知道了代理人的特征以后,再與代理人簽訂契約。在信號的傳遞過程會產生人為的扭曲、失真、損失,所以在信號的傳遞過程中是不確定的,會產生風險。
2、信息甄別。這是指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特征,由于信息是不完全的,委托人不知道特征,委托人提供多個契約供代理人進行選擇,代理人根據自己的優勢選擇一個最有利于自己的契約,并根據契約選擇行動,但這種選擇不一定對委托人有利,有時甚至有害。
3、隱藏知識。這是指締約雙方在簽約時信息是對稱的,締約以后,一方當事人不知道在這種關系中另一方當事人的某些特征。委托人的行動是設計一個最優契約,促使代理人在給定的自然狀態下選擇對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動。
4、隱藏行動。這是指締約雙方在簽約時信息是對稱的。締約以后,代理人選擇了行動,自然狀態是變化的,代理人的行動是由自然狀態及其努力水平所決定的;委托人只能觀察到某些結果,而不能觀察到代理人的行動和自然狀態的本身。在這種條件下,信息是不完全的,委托人的任務是設計一個機制,促使代理人的行動對自己最有利。
從上面兩個方面的分析看,人力資源風險的存在是客觀的。我們可以根據風險產生的原因采取一些對策,從而減少風險。如有限理性中的語言障礙,我們可以采取相應的對策來消除。但要完全消除人力資源風險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采取一定的對策使風險減少到一定程度,但這一過程必需考慮成本和代價,一旦減少風險所做的努力所帶來的成本大于風險所帶來的損失時,我們就沒有必要再下更大的力氣來減少相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