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民 蔡志元
編者按 在各級部門出臺的有關企業改革、職工安置等問題的文件中,對于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內容都有明確規定,盡管如此,在企業改制過程中侵害職工利益的情況仍時有發生。但不管怎樣,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國有企業改制和產權交易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保護職工利益不受非法侵害,是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社會多方面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
國資委:重點審議職工安置
案例一:《青島市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已于近日出臺?!掇k法》中,對在企業國有產權轉讓過程中如何保護職工合法權益做出了非常明確的規定。如,在內部決策程序上,規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涉及職工合法權益的,應當聽取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的意見;對職工安置等事項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并經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在轉讓方案報批過程中,要上報職工安置方案;在轉讓企業國有產權時,要按照有關政策規定處理好與職工的勞動關系,解決好原企業拖欠職工的工資以及其他有關費用,并做好企業職工各項社會保險關系的接續工作。對于未按規定妥善安置職工、侵害職工合法權益的,《辦法》也明確了有關方面的法律責任。國資委在《辦法》的實施過程中,要起到監督作用,確保改制過程中職工的利益得到公正、妥善的保護。
國資委成立后,隨著國企改革進程的加快,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進一步受到關注,《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378號)、《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3]96號)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財政部令第3號)等法規、政策的相繼出臺,為企業改制過程中維護職工利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證,企業改制過程中,要扎扎實實依據法律、法規保障職工權益不受侵犯。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其所出資企業的國有股權轉讓。”根據這一規定,《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職工安置作為企業改制方案的一項重要內容,關系企業和社會穩定,是國資委重點審議的內容之一。審議的重點是改制為國有控股企業,不得向繼續留用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轉讓國有產權并改制為非國有企業,不得將職工經濟補償金等安置職工費用從轉讓價款中扣除;國有大中型企業主業改制,不能執行輔業改制有關職工經濟補償金的政策。
勞動保障部門:要把工作落實
案例二:2005年是哈爾濱市改革任務最繁重的一年,將有90%的國有企業進入改制程序,與此相關的配套改革也將同步推進。在推進改革過程中,哈爾濱市政府、勞動保障部門專門設立了保障職工利益的“三道屏障”:一是把職工安置問題作為推進改革的首要前提,在改制成本中優先考慮。對在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全部退出的企業職工和被解除勞動關系下崗的職工,要堅決按照政策規定的補償標準,用國有資產、國有制管公房、國有劃撥土地給予經濟補償。二是重點企業改制原則上三年內不準經濟性裁員或將裁員控制在最低比例,并把這一點作為與戰略投資者談判的要約條件。同時,要求企業在改制中,要按照相應標準提取改制備付金,用于個別被裁員職工的經濟補償。三是改制企業安置方案必須經職代會通過,得到職工的認同后,方可實施。有力的保障了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
國企改革是為了發展,是要讓廣大職工群眾都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所以,在改革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更好地維護職工利益,使改革在和諧穩定的環境下進行。《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要求“國有企業改制涉及財政、勞動保障事項的,需預先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審核”?!镀髽I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九條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方應載明的內容,也包括“轉讓標的企業涉及的、經企業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的職工安置方案”。事實上,不僅在上述兩個文件中,其它一些有關國有企業改革(如《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的文件中,都規定有這樣的前置審核程序,以保證職工的基本權益在企業改制中得到有效的保護。由此可見,各級政府部門,尤其是勞動社會保障部門在推進企業改革、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過程中,應起到積極的作用。
職工代表大會:享受充分審議權
案例三:上海制定的《上海市產權交易市場管理辦法》規定,所有申請在上海產權交易市場上出讓整體產權的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必須出具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審議的證明材料,否則交易活動不得繼續。新辦法首次賦予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在整體產權出讓過程中的“一票否決權”。上海的做法雖然還有待實踐的進一步檢驗,但無疑對國有產權交易過程中如何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和協調勞動關系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機構,也是企業改制中表達職工意愿、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蛾P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國有控股企業改制為非國有的企業的方案,必須提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充分聽取職工意見。”《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關于轉讓程序的規定中,也對轉讓中涉及標的企業職工權益的事項做出了類似的規定。同時,職工安置方案要經過職工大會審議通過,職工安置涉及職工的切身利益,無論是企業改制方案,還是企業國有股權轉讓,其中涉及職工安置的事項,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通過后才能實施。
現代產權制度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根本保障。只有建立了勞動、知識、技術、經營管理和資本優化配置的產權制度,才能從根本上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因此,除了認真執行已有的法律、法規外,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還應在制度創新上下工夫。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積極探索職工持股的途徑和方式。有的企業在改制中采取職工持股的方式,但由于企業凈資產較大,職工股只占企業全部股權的很小部分。在這種情況下,職工股東的權益往往難以體現,職工股流于形式。要解決這一問題,保護作為小股東的職工的合法權利,從根本上講,要建立職工持股同股同權同利的長效機制。同時,要建立健全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積極探索經營者持股方式。推進企業分配制度改革要同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同步進行,特別要合理把握企業負責人薪酬與職工工資水平的比例關系,完善企業負責人的薪酬管理。企業負責人的薪酬管理、職務消費應作為廠務公開的內容,主動接受職工的監督。經營者持股方式要慎重實行,持股比例要合理。
中介機構:力在監督
案例四:江蘇省鎮江市在推進國企改制過程中,堅持“兩個必須”的原則:即所有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必須進市場,必須實行招標評標、競價拍賣,從而使國有資產的轉讓變成“陽光下的交易”。為形成產權公開交易的操作平臺,近兩年來,鎮江市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若干意見》、《關于國有大中型骨干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7個政策性文件,涵蓋企業改制工作的方方面面,為全市的國企改革規范操作鋪平了道路。同時,鎮江還組建了全省第一家產權交易市場,充分利用市場價值發現功能,實現資產處置收益的最大化,近百戶國有企業進場公開交易產權。產權交易機構在保護廣大職工利益方面,起到了積極的規范、監督作用。
發揮中介機構的監督作用,主要措施是要求國有產權轉讓進場交易。進場交易將使得原來有可能私下進行的交易變得公開透明,在一定程度上發揮產權交易機構的監督作用。同時便于廣大職工知曉和參與,并監督整個交易過程。此外,《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決定或者批準企業國有產權轉讓行為,應當審查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這一要求有助于發揮律師事務所的作用,從法律的角度,保證國企產權交易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確保職工的合法權益獲得法律上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