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蘭英 盛秋生 王春燕
摘要:以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為切入點,探尋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企業財務特點及變化規律,針對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發展變化,明確企業財務管理要求,保證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性,使企業能夠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企業生命周期;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5)06—0102—02
任何企業的管理活動都是在一定的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約束下進行的,因此,研究企業的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條件的變化,對企業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企業要掌握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規律,正確認識和分析企業所面臨的管理環境和所具有的內部條件,根據環境和條件的變化,主動地不斷調整自身的管理理念與行為,確保管理行為的有效性,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效率,使企業能夠持續生存和協調、健康成長。
一、企業生命周期與企業管理
成長為大企業,是每個企業家的夢想。然而,現實則是非常殘酷的,工業革命數百年來,不計其數的企業曾經存在并發展過,但絕大多數都被無情地淘汰了,只有極少數的幸運者能夠從小到大。企業發展的這些內在特征與生物體的生命演變過程非常相似。19世紀以來,這個特性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經濟學家及管理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企業的產生、成長及衰亡規律進行了研究。
企業生命周期與生物體的生命周期又不完全相同。它具有可逆性,也就是說,企業的死亡是人類行為的結果,是由于不合理的制度、或不適宜的企業文化、或薄弱的創新能力、或不當的管理行為等造成的。人們完全可以采取措施(比如:組織創新,管理創新等等)來改造企業,使企業返老還童,甚至是永葆青春。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同時也體現著該企業管理工作的成功與否。因此,本文著重從財務管理角度出發,研究企業成長的規律。
二、企業生命周期的階段劃分及財務問題的比較
生理學家把人的生命周期分為三個階段:生長發育期、成長期和老年期。企業之所以被賦予“生命”,是由于它與生物體有著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新陳代謝、自復制、突變性等。本文將企業生命周期劃分為初生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四個階段(如圖1),并以此為切入點,探索各個階段企業財務問題的特點,進而總結出對企業財務管理的要求。
圖1企業生命周期
通過對企業生命周期曲線圖的分析,我們把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的財務問題進行歸納(如表1)。表1反映了企業在其生命周期各個階段所表現出的財務特征和重點。這就要求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要充分考慮其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特征和重點,結合內外部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財務管理行為。
(一)初生期財務管理的要求
初生期的企業,一切都剛剛開始。由于產品不為市場所認知,沒有穩定的市場。因此,未來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此時,創業者創業初始的行業經驗和管理經驗還有待積累,企業沒有建立完整的組織體系、信用體系,企業總體的價值較低。而資本市場中投資者總是青睞高價值的企業,對低價值企業往往會采取非常苛刻的政策。因而,初生期的企業缺乏通暢的融資渠道,企業的財務管理行為應主要從籌資和控制固定資產投入等方面人手。在資金籌措方面,企業應積極與銀行、信貸單位建立良好的關系,以緩解籌資渠道、方式、方法無法選擇的局面。另外,企業也可以依靠內部職工集資或考慮發行債券。
(二)成長期財務管理的要求
進入成長階段,企業迅速擴張導致資本需求絕對數仍在增大。伴隨著企業市場份額的擴大,固定資產、庫存持續增加,為確保提升競爭力而支出的員工培訓學習和廣告宣傳費用大幅度上升,如果企業此時盲目擴大生產,增加資金投入,很可能會導致資金浪費,增加企業負擔,影響經濟效益。因此,這一階段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應放在資金籌劃和提高資金運作效率等方面。首先,要求企業領導者掌握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金運行規律,分配好資金流向,在保證生產正常需要的同時,加快投入產出快、效益好的產品的生產和周轉,以獲取更大的收益。同時,也可以根據企業的發展趨勢和自身條件,適當地進行負債經營。其次,加強目標成本管理。要做好目標成本的編制和落實;下大力氣控制成本費用的支出。縱向看,從市場調研到設計制造,銷售服務資金的投入和回收都必須按目標成本嚴格控制;橫向看,要落實到企業的各個部門、每位職工,人人都有明確的成本責任,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能動性。最后,處于成長期的企業也是無形資產投資和形成的關鍵期,是樹立企業形象、形成企業文化、創建企業(產品)品牌的最佳時期。企業應結合實際,切實做好可行性研究,進行充分的技術經濟論證,認準目標,積極投入。此外,還可以借助于企業的無形資產的有效營運,來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以實現價值的最大增值。
(三)成熟期的財務管理行為要求
企業進入成熟期后,盈利能力達到最大,獲利水平相對穩定。由于企業擴張潛力有限,會產生多余的現金流量,因而,成熟期的企業財務管理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現金的日常管理,加速現金流轉速度。二是積極催收貨款、提高資金周轉率。三是挖掘內部潛力、盤活企業資金。四是
實行多元化經營投資。五是實施有效的收益分配管理。六是加強對外投資控制。對投資控制的重點是抓好投資的可行性分析、投資來源分析、投資效益分析和風險因素分析,監督投資決策過程,建立明確完善的投資分析、決策、實施和處置等相關制度,嚴格加強管理。
(四)衰退期財務管理的要求
企業在成熟期之后,可能出現三種情況:其一、沒有及時調整業務或增加新產品,使原有核心業務孤立無援;其二、為了尋求新的增長點盲目投資,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甚至破產;其三、企業在正確的戰略思想指導下,通過合理資金運作,獲得利潤增長的核心資源,將企業導入新的成長曲線。所以,處于衰退期階段的企業,財務管理重點應該放在財務戰略的整合、財務組織制度的創新與調整、新產品開發的資金投入、人員合理分流與素質的提高等方面。例如:企業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加大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更新觀念,審時度勢。力圖從那些難以獲利、競爭激烈的行業或產品中退出,根據市場變化尋找新的投資方向,獲得新的突破點,使企業進入新一輪的發展時期。
縱觀國內外,雖然有的企業已經有百余年的歷史,但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而有的企業盡管只有幾年(甚至幾個月)的歷史,卻毫無生機,過早地步入了生命周期的衰退期階段。因此,以企業生命周期為切入點,研究企業成長的規律,根據企業生命周期的階段特征實施針對性較強的財務管理:初生期控制成本、多方籌資;成長期精益求精、穩中求進;成熟期開拓市場、持續增長;衰退期轉變觀念、調整戰略、延長壽命。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會不斷遇到新的問題。企業在其生命周期各個階段中,只有不斷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加強財務管理,才能更加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避免經營風險,促進企業健康、持續成長。
編輯/金風平
注:本文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