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一、考核依據和辦法
根據國務院下發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和《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暫行辦法》,結合陜西省實際情況,陜西省國資委草擬了《陜西省省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和《陜西省省屬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暫行辦法》,對省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的考核將依據這兩個《辦法》進行。
考核指標分為基本指標和分類指標兩大類。基本指標主要反映出資人關心的資產回報類指標,分類指標主要反映企業和行業特點的差異性指標。結合陜西省實際,年度經營業績考核,基本指標選擇了年度利潤總額和凈資產收益率兩個基本指標;任期經營業績考核,基本指標選擇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和三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兩個基本指標。分類指標依據省屬企業所處的不同行業,各企業可根據自身特點,分別選擇分類指標中的兩項作為考核指標,具體與企業商定。
二、業績考核的類型與范圍
按照省屬企業分類考核的原則,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具體分為年薪制考核、模擬考核和總體任務考核。對正常生產經營且有條件實施年薪制的企業負責人,簽訂經營業績責任書,實施年薪制考核;對正常生產經營但暫時沒有條件實施年薪制的企業負責人,不簽訂經營業績責任書,按照年薪制考核辦法實施模擬考核;對停產、半停產的企業負責人,根據省國資委安排部署改革改組總體任務的完成情況,實施總體任務考核。
三、實施年薪制考核的工作步驟
年薪制考核共分為五個階段:
1.第一階段:企業預報目標建議值。業績考核首要的任務是確定目標值,這是考核業績的標準,必須做到科學、合理。這次企業預報的目標建議值,原則上不低于前三年指標實際完成值的平均值,并好于上一年度。作為出資人,并不是希望目標定得越高越好,而是力求充分考慮企業面臨的困難和經營上的難度,客觀地反映國有資產的經營實際。當然,作為企業負責人,也不會希望把目標定得過低,而埋沒了自己的工作成績和經營才華。
2.第二階段:核定目標值。對于企業提出的預報目標值,省國資委進行了集中審核。從各企業預報的目標值分析,列入年薪制考核的企業,在預報目標建議值時都能積極努力,做到了盡力而為。在審核中堅持三個基本工作原則,一是實事求是的原則。就是從企業所處行業地位以及整個經濟運行態勢,分析企業面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對企業經營目標進行準確的預測。二是堅持維護所有者權益的原則。在確定目標值時,為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必須維護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三是堅持維護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依法享有各項權利的原則。企業是經濟實體,是市場的主體、投資的主體、科技進步的主體,企業的目標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國資委不是“婆婆加老板”,將依法尊重企業的法人財產權和自主經營權。
3.第三階段:簽訂經營業績責任書。目標值核定后,在與企業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參照國務院《經營業績責任書》,形成《省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責任書》。在經營業績考核責任書中,確定了省國資委與企業的權利和責任,并明確責任書變更、解除、終止及其他需要規定的事項。
4.第四階段:實施考核動態監控。省屬企業經營業績責任書一旦簽訂,省國資委將按照制度規定,依法加強對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的調度分析,及時跟蹤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同時,有責任和企業一起研究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支持企業完成考核目標。將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是利用企業財務快報、季度經濟運行分析等手段,結合深入企業調研掌握情況,對企業經濟運行實施動態監控;二是對于企業在經濟運行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或帶有傾向性的問題,采取調度協調的方式,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三是建立預警制度,對經營業績目標執行情況明顯落后的企業,提出預警并進行督導。
5.第五階段:認定考核結果。一是企業要在2006年4月以前,依據經審計的企業財務決算數據,對2005年度經營業績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并將年度總結分析報告上報省國資委;二是省國資委將依據經審計并經審核的企業財務決算報告和經審查的統計數據,結合企業負責人總結分析報告并聽取監事會對企業的評價結果,對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形成企業負責人年度或任期經營業績考核與獎懲意見;三是省國資委將最終確認的經營業績考核工作結果向企業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