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聰
西安迪賽生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組建于2000年1月。五年來,公司堅持與時俱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創新、營造和諧環境作文章,使企業如魚得水,取得了長足發展,五年跨了五大步,累計產值5.5億元、銷售收入5.25億元、利稅1.5億元,平均每年以25%、23.87%和23.67%的速度遞增。2004年人均實現產值31.11萬元,銷售收入28.32萬元,利稅7.18萬元,一個現代化的生物藥業正在崛起。
抓機遇創新強發展活力
西安迪賽生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西安長城制藥廠,系軍辦企業。1998年8月遵照黨中央的決定,由軍隊整體移交陜西省政府,移交時企業的固定資產凈值僅有280萬元,其困難可想而知。是迎難而上打造新型企業,還是知難而退破產倒閉?他們選擇的是前者,抓住移交的機遇,以有利于企業發展,有利于國有資產增值保值,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職工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為標準,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西安長城制藥廠為主發起人,聯合三個股東單位,新組建了西安迪賽生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新公司于2000年1月正式掛牌運作,他們堅持與時俱進,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實現了一年小變樣、兩年大變樣、三年徹底變樣的奮斗目標。做到了“四個轉變”,即由石棉瓦廠房的老企業向現代型和綠色環保型轉變;由普藥產品向高科技生物產品轉變;由生存型向創新發展型轉變;由純生產型向學習型轉變,擺脫了困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初露雄姿。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迪賽人在實踐中深刻認識到,搞企業好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審時度勢,順勢而上加快發展,才能處于主動地位。他們在第一次創業初戰告捷,又未雨綢繆打響了第二次創業的攻堅戰,抓住“國退民進”的機遇,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順利完成了“增資擴股”,融資4000萬元,為第二次創業突破了資金“瓶頸”。
培育核心能力創造競爭優勢
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人與技術、自然資源、資本等因素相比,人這個因素最活躍、最關鍵、最根本。人才是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和核心,誰擁有高素質的人才,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在引進人才方面,他們采取“內引外聯”戰略,堅持用創業環境吸引人,用事業的成就凝聚人,用適當待遇、和諧環境留住人才,努力構建與企業結構相適應的人力結構,圍繞企業發展打造聚集人才的平臺。一是用創業的成就吸引人才。他們先后投資6500萬元,在專家的指導下,按GMP的要求,新建了生產和科研大樓,從德國、日本等國家購置了設備、儀表、儀器,并進行了全方位的技術改造,使企業整體通過了國家GMP認證,為企業的騰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全國許多大學的學子慕名而來,他們先后選拔、招聘了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102名,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儲備了人才。二是培養和塑造人才。選拔、招聘人才重要,培養塑造人才更重要。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一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不僅取決于能否為社會提供優質產品,更重要的是能否培養、造就高素質人才。公司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協作關系,選送優秀人才帶薪入學深造,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同時鼓勵崗位成才。他們瞄準前沿,緊跟科學技術發展步伐抓培訓,把培訓的著眼點放在影響和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一方面請馳名全國的生物專家授課,對在崗職工分層次、分崗位進行操作技能和專業知識培訓,搞好傳、幫、帶、壓擔子,在實踐中鍛煉提高,增長才干。另一方面積極鼓勵在崗參加國內高校舉辦的專業培訓班學習。三是做好“借腦”工程。公司與國內著名大學、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并成立了科研開發中心。
科學技術是綜合競爭力的核心,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公司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以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為依托,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戰略,建立和完善企業發展的科技支撐體系,著力打造“互惠雙贏”的協作伙伴關系,努力提高科技對企業發展的支撐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企業在研制開發新產品中堅持“兩高一特一景”的思路,(即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有確切而獨特的療效,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發路子,2004年就有6個新產品問世,為企業發展插上了科技翅膀。
“固本,則事成”。迪賽藥業不僅制定了崇尚科學、尊重人才、激勵創新的管理制度,而且堅持唯才是舉,不求所全,用其所長。凡是做出突出貢獻的給予重獎、重用,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現在企業中、高級管理、技術人員中具有本科、碩士、博士學歷的占81%,中層管理人員年齡在35歲以下的占70.8%,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骨干隊伍。
營造和諧環境同心再輝煌
“人心齊泰山移”。一個企業要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僅要有好的機制、思路和高素質人才,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和諧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充分顯示出一個團隊的強大生命力和戰斗力。
用企業文化引導人,形成整體合力。企業文化是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的總和,具有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和功能。迪賽人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完善并為全體職工認同共同遵循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即“追求高尚品質,服務健康事業;團隊、拼搏、追求卓越;求實、創新、雷厲風行”。企業文化好象一面旗幟,為了使全體職工簇擁其周圍,形成整體合力,朝著共同的目標拼搏奮進,他們利用黑板報、櫥窗、專欄和召開各種會議廣泛宣傳企業文化,使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充分發揮了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約束作用、凝聚作用、融合作用,從而進一步把全體職工緊密聚集在一起,為實現共同目標立足本職建功立業。
用優良傳統教育人,進一步激發職工創業熱情。為了進一步激發全體職工“富而思進”,聚精會神謀發展,一心一意創大業的激情,公司在2004年分三批組織全體職工到革命圣地延安參觀學習,請教授講延安精神與時代精神相結合;重溫毛澤東同志《為人民服務》,對技術精益求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教導同學習與時俱進、科學發展觀和弘揚先進人物事跡相結合;聯系思想實際進行討論,使職工深刻認識到,延安精神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和將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光芒四射的燈塔,激勵著億萬人民為實現偉大的理想而努力奮斗。在新形勢下更需要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抓住發展良機,開拓創新把企業做強做大,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偉大社會主義祖國做貢獻。
情為職工所系,利為職工所謀。公司領導以人為本,當好“后勤部長”,為職工優質、高效、周到辦實事、服好務。在堅持兩增長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職工的福利待遇,2004年職工人均月工資達到1445元,是1999年的2?郾84倍。同時重視改善職工的居住條件,新蓋了兩棟住宅樓,解決了職工住房難的問題。凡是職工婚喪嫁娶、過生日或有病住院,他們總是要抽出時間去祝賀、慰問、看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為了活躍職工的文化生活,新建了職工俱樂部,凡重大節日都要組織召開文藝晚會或演講比賽,使職工寓教寓樂,既活躍了文化生活,又陶冶了思想道德情操。職工激動地說:“領導情系我們,處處為我們辦實事,排憂解難,我們要好好工作,企業就是我們的家,為自己的家園建設添磚加瓦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嚴治企鑄鐵軍提高執行力
迪賽公司領導認為,一個企業有了現代化的精良裝備還不夠,必須要有一套與其相適應的科學管理體系,并持之以恒抓好落實,才能不斷強化執行力,才能出戰斗力、出質量、出效益。為此,他們按照GMP要求,結合企業實際,以質量為核心,練好內功為根本,售后服務為宗旨,重新修訂和完善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前伸原料采供,后延售后服務,每個崗位、車間每道工序都有明確的職責要求,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貫徹執行規章制度中不走樣,堅持用一把“尺子”量到底,只認“尺子”不認“人”,不打折扣,做到獎罰分明,從而有效地強化了職工的執行力。在職工中真正形成了執行規章制度不講條件不說“不”的濃厚氛圍,三統一思想進一步提高,變領導叫我執行制度為我要自覺照章辦事;變遇事推諉為立足本職崗位盡心竭力做好事。
嚴字當頭抓培訓,造就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迪賽藥業公司前身為軍隊企業,他們對軍隊“嚴、緊、細、實”作風情有獨中,每年都要對全體職工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和專業技能培訓,進行軍事比武和嚴密的專業技能考核,實行再競爭上崗,使職工真正認識到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深刻含意,既強化了敬業意識、事業心和責任感,又增強了緊迫感和危機感,團隊意識進一步增強。2002年3月小容量注射劑、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散劑、混懸劑六大劑型要認證,有效時間只有1年,既要建制劑大樓、購置安裝調試各種設備,又要搞凈化、環境治理、制訂各種軟件和試生產,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他們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的精神,團結協作,密切配合,連續作戰,保質保量按時順利通過了國家GMP認證,為生產高質量的產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質量是興企的永恒主題。在質量管理中,公司實行“一票否決制”,建立健全了以質保部為核心的車間、班組三位一體的質量監控體系,對生產實施全程質量監控,敢叫“停”。公司定期召開有專家教授、技術、質保人員、車間主任參加的質量分析會,研究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廣泛開展QC小組技術攻關活動,使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凍干粉針QC小組被國家食品藥品質量監督管理局授予“優秀質量管理小組”。該公司和胸腺肽系列產品分別被陜西省政府評為質量效益型先進單位、名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