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尚名牌都搶著要的布料,到再普通不過的牙線,“戈爾”這家一般人并不熟悉的企業,卻有著源源不斷的創新源泉。
在全球化競爭的時代里,“創新”已經成為每個企業必喊的口號,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創新”要如何定義呢?讓全美國最具創新意識的“戈爾企業”(W.L.Gore)告訴你。
名不見經傳的第一
“戈爾”這個名字或許你不熟悉,但是你一定知道它最有名的產品Gore-Tex。Gore-Tex薄膜和各式各樣的紡織布料結合后制作的外套,可以在零下20度仍然防風雪、保暖、透氣,其使用者包括軍人、太空人、極地探險家等。除此之外,“戈爾”生產的產品超過1000種,譬如人造心臟瓣膜與人造血管等醫療器材,另外,在許多工業和科技產業的基礎產品上,“戈爾”也占據第一的位置。
“戈爾”是家未上市的公司,所以一般人無法取得公司的財務資訊,但事實上,在過去幾年“戈爾”的營業額每年都有兩位數的增長。在許多市場上,“戈爾”的產品都出其不意地奪下了龍頭老大的地位。為什么這樣一家沒有名氣的企業,能夠取得如此成功呢?那是因為“戈爾”是一家完全顛覆傳統的企業:別人眼里的怪人在這里被視為特立獨行者;在這里,領導對標準的作業流程毫無耐心,但是對孕育新點子卻充滿寬容;當員工想出一個更好的新產品時,對于攻下陌生新市場,他們總是毫不畏懼。所有其他企業賴以生存的規則,在“戈爾”全部被推翻。
丟掉所有的規則
1958年,“戈爾”的創辦人威伯特·戈爾離開了擔任17年工程師的“杜邦”,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創業。他常常說:最好的溝通時機,就是在共同搭乘汽車的時候。因為在一間組織嚴密的企業里,只有在共乘車輛7時,人們才會自在地談話,不去判斷階級高低。同時,他還發現,每當一個公司陷入困境時,總會組成特別的危機處理小組,在這個組織里 ,人們會丟掉既定的規則和層級討論事情。于是,他決定在自己創立的公司里,要丟掉所有的規則,有一個全新的開始。
為了便利溝通,威伯特把公司組織成一個個工作小組,小組的人不多,所有人都可以和每個人直接對話,甚至工廠的人數也控制在150~200人之間。在這樣規模的組織里,每個人都很清楚知道共事的同事有什么特殊知識和才能。同時,“戈爾”沒有建立一個氣派的總部,只有數十間單調的低樓層建筑,常讓人誤以為這里只是一片農地。而對于每個新進“戈爾” 的員工,都會有一位資深的員工擔任其“輔導員”,輔導員不是老板,而且,在“戈爾”,威伯特從不提倡使用“老板”這個字眼,他要讓員工們知道,公司真的沒有老板,“你的團隊就是你的老板,因為你不想讓團隊失望。每個人都是你的老板,而每個人又都不是你的老板。”
只要一點微弱的可能就去試
在“戈爾”,其創新并不是來自于投資大筆資金建造一個象牙塔的研究中心,而是來自于一種文化,在這種文化當中,每個員工都是主動的,并不會因為工作職責分配合作,而且總是很自在地把自己的想法拿出來和別人討論。
這其實源于威伯特的一個想法“自然領導”。領導者不是來自于上位,假如想要變成領導,你必須去吸引追隨者,當你吸引到追隨者時,自然而然你就變成了領導。在“戈爾”,沒有階級,沒有主管,沒有人必須聽從任何人的決策。所以,員工必須用做事情的熱情和過去積累的信用,來讓有才能的人愿意和你一起做事。正是這個“自然領導”管理哲學,讓“戈爾”這家在樂器市場完全沒有經驗的企業,在過去30年都沒有技術突破的吉他領域,發明了最暢銷的Elixir吉他弦。
梅爾原本是“戈爾”負責研發新塑膠心臟移植材料的工程師,因為公司一直鼓勵員工利用大約10%的工作時間專門研究一些新點子,因此梅爾利用這部分時間研究如何讓自己的登山車齒輪運轉得更順利,從而開創了“戈爾”生產登山車齒輪控制鋼索的生產線。后來,他又繼續在不同的產品上做實驗,有一天當他拿著吉他弦時,突然有個靈感:將Gore-Tex材質涂上去以后,吉他弦的聲音是不是更柔和?于是他找到了愛好吉他彈唱的同事幫忙。總共經過3年,梅爾的3人小組沒有經過任何人許可,不曾要求公司提供正式資源,完全處于主動意愿,利用自己那10%的創新時間,完成了后來最暢銷的吉他弦。
在“戈爾”,也很鼓勵員工冒險。每當“戈爾”的員工結束一個失敗的創新時,他們會有一個“慶祝”儀式,和慶祝成功一樣,大家一起喝啤酒香檳。直到現在,“戈爾”都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也因為如此,他們不需要每個季度公布財務數字,這使得公司更有耐心來鼓勵創新和嘗試。“只要是任何點子有一點點微弱的可能,我們都要試試看,可能未來就是個最大的驚喜。”
(陳雅慧譯)
海外星云 200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