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源
從經濟周期的角度看,世界經濟大致經歷了三次10年左右的中周期,六次5年左右的短周期。2001年是第三個中周期和第六個短周期的低點。從2002年開始觸底回升,2003年復蘇增長,2004年快速增長,在高基數的壓力下,2005年增長率有所回落,但仍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2005年世界經濟運行將會呈現以下主要特征:
世界經濟將會在弱美元高油價的格局下繼續良性發展。兩年多來石油價格上漲和美元疲軟的幅度,都已超出市場預期的水平。從今年年初開始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攀升和油價持續保持高位,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明顯的抑制作用。美國經濟第二季度增幅下降到3.3%,第三季度回升到3.9%。日本經濟第二和第三季度增幅分別驟減到1.1%和1.3%,歐元區經濟增速也分別放慢到0.5%和0.3%。11月份,日本政府17個月來第一次降低了對經濟的評估;歐盟委員會將其對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測下調了0.1個百分點。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將再次出現靠美國經濟一臺“發動機”拉動的不利形勢。有鑒于此,權威機構和經濟學家們已在下調對2005年經濟增長的預測。
美國不斷增加的巨額財政和經常項目赤字可能引發美元匯率進一步走低,是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又一嚴峻挑戰。經濟學家們認為,由于美國的經常項目逆差過于龐大,即使美國有序地降低經常項目逆差,也將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放慢,特別是在其他地區經濟增長沒有加快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美元疲軟促進了美元低息債券資金、高息貨幣資金以及股市資金轉向石油期貨市場,資金向傳統的資源能源品集中,在今年表現得非常突出。從世界經濟增長的持續性、穩定性和金融安全的角度考慮,高油價弱美元對經濟的負面作用更值得重視。尋找新的價格支點成為影響2005年世界經濟增長的最關鍵因素。
紡織品將會成為國家間貿易摩擦的重要領域。全球經濟的不平衡在周期的增長階段變得非常顯著。這會導致明年的貿易摩擦加劇,借助對外貿易尋找新的經濟支點,有可能成為2005年經濟增長的主題。中國的能源、美國的農產品、拉美的服裝、印度的軟件等都要通過貿易來謀求本國的利益。采取的政策手段可能包括貨幣調整、貿易摩擦、外交干預等。熱點方面,明年1月1日執行了30年的國際紡織品服裝貿易的配額體制結束歷史使命,紡織品貿易戰的硝煙將成為2005年國際貿易的焦點。在烏拉圭回合達成取消配額的時間框架后,發達國家的紡織服裝業加快了生產能力向生產成本低的國家和地區的轉移速度,跨國間的貿易也隨之大幅增加。紡織品特別是服裝生產外包的發展,使紡織品服裝貿易更加活躍,也成為國家間貿易摩擦的重要領域。
地緣政治對經濟的沖擊仍將持續。恐怖活動對今年能源市場的影響很大,明年伊拉克等地緣政治依然存在尖銳化的可能,伊拉克權力移交之后依然具有潛在的不確定性。阿拉法特去世后巴以和平進程,阿富汗局勢,美國對伊朗的態度,朝鮮和談的進展,不同國家的領土紛爭等,不僅對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形成短期的干擾因素,而且會加大市場價格博弈的震蕩性和不確定性。最崇尚自由主義精神的政府,在國內市場上可以做“守夜人”,一旦跨越國界,就要同企業站在一起,充當世界經濟運行中的運動員的角色。因此,在世界經濟中,政治和經濟往往是同一的。政治作為尋求經濟利益的工具,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筆者認為,此輪增長周期的高點已經在2004年出現,2005年將是世界經濟軟著陸的一年。目前看來,由于高油價以及一些主要經濟體采取宏觀調控措施等因素的影響,2005年世界經濟增速將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