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麗
盛大走進“網格”
作為中國最大的在線游戲公司之一,盛大交互娛樂有限公司最高峰時并發用戶數超過200萬。在管理迅速增加的游戲社區方面,盛大面臨著一些重大挑戰。“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能夠以零宕機時間不間斷地提供在線服務,如:身份驗證、計費和賬戶管理,同時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而平滑地擴展系統。”盛大公司平臺研發中心總監張益嘉博士(Gary Chang)認為。
為了給在線游戲運行提供創新性后端平臺,盛大于近期在甲骨文公司的幫助下開始實施網格計算方案。
“我們的網格設計方案非常有彈性,有能力在7天24小時情況下支持來自所有系統的數百萬同時上網的游戲用戶,并具有系統自動互救能力。”張益嘉認為,“甲骨文企業網格控制產品自動完成了系統的很多初級管理任務,這些任務以前耗費了盛大系統管理員很多時間。另外,用甲骨文身份管理實現身份驗證標準化以后,我們能夠整合多種游戲的身份管理服務器。”這正是盛大轉向網格計算的原因所在。
其實,像盛大公司這樣能體驗到網格計算益處的企業已經為數不少,而且還在快速增加。
《商業周刊》撰文指出,網格計算已經走出科研領域進入商用階段,正在成為一種主流技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部署網格計算系統,分析家已經部署了300~500個商用網格計算系統。據咨詢機構Forrester調查顯示,在北美149家大型企業中,已經有37%的企業建立了網格計算系統,另外30%的企業也計劃采用這一系統。
中國五大網格
在中國國內,已經有了“反垃圾郵件網格”、“上海視頻網格”、“航空制造網格”、“新藥發現網格”和“國家地質調查網格”等多種網格應用。
2002年,中國863計劃正式啟動了網格計算專項,當時立項的名稱是高性能計算機及其核心軟件(網格)專項。該項目計劃周期為三年,獲得了國家1億元的863計劃經費,在預期中,它同時還能夠吸引地方政府、應用部門和產業界2至3倍的配套經費。
目前我國共有五大網格:中國國家網格、863空間信息網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格、教育科研網格、上海信息網格。同時,利用我國5大網格,還開發出地質調查網格,數字林業網格,針對具體項目的實施跟蹤與監察等;還有氣象網格和制造網格等等。
其中,上海網格連接了交大、同濟、上大、上海超算中心和復旦大學的超級計算機,是上海市為2010年世博會專門立項而成立的。上海網格首先推出的應用將會是為上海居民在全城3.6萬條路段和近2萬多個交叉路口,提供動態路況顯示和動態路況最優選擇的服務。在上海交通局和上海交通信息中心的協助下,上海網格能夠采集到動態的交通情況數據,并且通過專業軟件分析出當時的最優路線。上海巴士、上海出租車公司等企業也已經參與到網格應用之中,估計該項目已獲得5000萬元的資金。
另外,上海超級計算中心還同國家863網格開展了藥物網格、氣象網格和制造網格三項網格應用。
據IDC分析,網格計算市場即將踏入飛速增長階段,在高性能計算技術市場與商業企業的相互作用下,到2007年,世界網格計算市場的預期收益將超過120億美元。
在網格這一巨大的商機面前,全球IT巨擘已經開始在企業計算領域進行了實實在在的投入和推廣,國外的甲骨文、SUN、IBM、HP等和國內的聯想、曙光、浪潮等IT巨頭的推動下,網格已經開始了商業化普及之路。而Platform、Avakia等則把自己定位在網格基礎軟件與系統開發商。
網格布局
甲骨文自2003年開始就把網格計算技術確立為其企業技術戰略的一項中心業務,隨即在2003年舊金山甲骨文全球用戶大會上,開始力推網格計算,發布了全球首個企業網格計算中間件應用服務器10g(此前是9i),并喊出了“將企業級應用帶入網格時代”的口號。2004年,甲骨文再次發布戰略部署,宣布網格與Linux、中小企業并列為其新財年的三大戰略目標。
與此同時,2004年4月21日,甲骨文又宣布與幾家軟件經銷商共同成立一個企業網格聯盟(EGA),以便推動網格計算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參加該企業網格聯盟的還包括EMC、富士通-西門子、惠普、NEC、Network Appliance和Sun等15家公司。引人注目的是,微軟和IBM這兩個IT巨頭并沒有參加該企業網格聯盟。
“參加網格聯盟的企業可以自己制定網格計算技術標準。網格技術應用市場也許將是該聯盟內部的結合。網格計算技術依賴于許多標準、安全性及可信度。由于參與網格聯盟的企業都認識到它們之間是息息相關的,因此,該聯盟的成立將有助于推動網格計算技術標準的制定。”對此,一位分析人士這樣評價。
盡管在企業網格聯盟陣營缺席,但是藍色巨人IBM卻依然網格計算作為其戰略重點。自2001年8月起,IBM就投入數十億美元,與一些開放源代碼社團及行業標準化組織共同推動開放網格技術的發展和標準的建立,并一直致力于推動網格從學術性研究走向商業應用。目前,IBM已經成功地將網格技術用于政府、教育、生命科學、金融、石油、制造業等多個領域,并開發出一些解決方案。
2003年,IBM已經把網格計算作為與高校進行科研合作的重點,與國內多所著名高校開展了科研合作,并幫助他們進行網格應用的開發和移植。2004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IBM網格計算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是IBM和國內高校成立的第一個網格研究中心,也是一個為校內提供網格服務、向外部開放的學科交叉的新型計算研究基地。
HP已經把網格計算作為其成長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計劃將其所有的產品,從最小的手持設備、打印機、PC,到強大的存儲陣列、超級計算機等互相連接作為網格中的資源提供服務。此外,惠普在Globus計劃和全球網格論壇(GlobalGridForum)中一直很活躍,但除用于其硬件的插件(使用Globus軟件)外,它沒有自己的網格中間件產品。
網格消費新觀念
作為最早倡導網格的企業,SUN公司正在全球推廣其“1個機時1個CPU需付費1美元”的新消費觀念,這是Sun公司新近推出的網格計算的收費模式。大肆提倡“網絡就是計算機”概念的Sun公司一直在力圖改變大家的消費觀念,希望消費者從“購買計算機”轉變到“購買CPU、小時”。
2005年,SUN將這種前景看好,但似乎還比較超前的消費方式被引入到了中國。2005年4月7日,在中國教育部科學技術司與Sun計算機系統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教育及科研計算機應用與網絡研討大會上,Sun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斯科特·麥克尼利宣布免費向中國教育部提供10萬個機時的網格計算能力,用于科研與教學。這10萬個機時將合理分配到國內的各所大學。
按照合作計劃,今年第三季度Sun將在美國建成網格支持中心,10萬個機時也將分配到中國各所大學。
2005年2月初,Sun點燃了Sun Grid之光,為其客戶提供第一個全球性網格計算與存儲公共服務的創舉。Sun首席科學家John Gage說,Sun首批網格中心所在地為弗吉尼亞州、德克薩斯州、新澤西州,以及加拿大和蘇格蘭等地。預期2005年晚些時候,SUN的新的網格中心將全部投入運營。Sun的雄心壯志是“謀求是整個世界,還有整個網絡。”
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家或者兩家科技公司壟斷網格計算市場的局面,不過諸多的科技公司正試圖爭取領先的優勢。
有分析人士指出,企業網格聯盟將的成立是推廣網格計算技術應用的必然步驟,這表明網格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出臺網格技術標準。
目前,盡管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網格技術的必然趨勢,但是他們在網格技術上的投入還遠遠不夠,如果這些IT企業巨頭加大投入,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基于網格的解決方案,網格聯盟能夠彰顯其有效性。網格計算技術是一個全新的技術,需要許多技術上的支持,因此必須要有一些大企業參與其中,這樣才能產生效益。
在中國的企業網格市場,甲骨文在網格方面已經有了盛大這樣的客戶,而IBM也已經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展開了合作。他們的應用將共同推動網格計算技術在中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