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爭取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環境和客觀友善的輿論環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基本目標。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同心同德,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的外交工作。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繼承和發展我們黨和國家在長期外交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風格,在外交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指導原則。這些指導原則對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外交工作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必須長期堅持,并結合新的實踐不斷加以豐富和完善。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推動國際形勢和國際關系出現了一些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新變化、新特點。我們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冷靜觀察和科學分析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準確把握和自覺運用國際社會發展變化的規律,從國際和國內兩個大局著眼,科學制定外交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戰略策略。要堅持把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外交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始終把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家關系,努力尋求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同所有國家開展平等互利友好合作。要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發展,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發展模式多樣化,維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倡導新安全觀,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要增強外交工作的創造性、主動性、進取性、維護和拓展我國國家利益。
新時期新階段,我們要推動我國同主要大國關系穩定發展;要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政策,把加強雙邊友好與加強區域合作結合起來;要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在國際事務中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正義要求和合理主張;要在政治、經濟、社會、裁軍、軍控等多邊領域發揮我國的建設性作用,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支持反映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符合各國共同利益的共識;要加強經濟外交和文化外交,推動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對外開放戰略,深入開展對外宣傳和對外文化交流;要增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能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改進工作作風,滿腔熱情地為在國外的我國公民和法人服務。
做好外交工作,不斷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對外交工作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和高素質外交干部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組織紀律嚴、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外交干部隊伍,特別是要加強優秀青年干部的培養鍛煉,為我國社會主義外交事業源源不斷地提供可靠人才。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圍繞一些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課題,大力加強國際形勢和對外政策的調查研究,注重把握新趨勢、新特點、新動向,增強把握外交全局和戰略思維的能力,不斷開創外交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