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慶 陳 怡
從2005年1月1日起,我國進一步降低了進口關稅,關稅總水平由10.4%降低至9.9%,涉及降稅的共900多個稅目。行業主要包括農產品、木材、紙及其制品、紡織品和服裝、化工產品、交通工具、電子產品等,另外,還對一部分紡織品以及電解鋁、銅、鎳等部分高耗能產品和資源性產品恢復征收適當的出口關稅。2005年是我國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關稅減讓承諾、較大幅度降稅的一年,此后,按入世承諾需降稅的稅目數將大為減少。由于關稅的調整,對我國許多行業產生了影響。
紡織品:中國首次對紡織品征出口關稅
金人慶:適當調節紡織品的出口節奏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主任、財政部部長金人慶說,2005年中國首次對紡織品開征出口關稅,主要目的是適當調節紡織品的出口節奏,維護世界紡織品貿易的正常秩序,并促進中國紡織品出口結構的優化,推動紡織品出口增長方式的轉變。他表示,從長遠來看,這項政策有利于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可持續發展,對中國紡織企業是有利的,也是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的。金人慶指出,根據世貿組織的有關規定,自2005年1月1日起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不再受配額限制,歐盟、美國、加拿大和土耳其將全部取消對中國紡織品的數量(配額)限制。 “因此,預計2005年我國紡織品的出口將進一步增長,同時紡織品的國際競爭也將進一步加劇。作為一個紡織品大國,我國有責任維護一體化后世界紡織行業的穩定。” 他強調,“我們一方面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維護我國紡織企業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要兼顧其他國家的利益,要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尋求發展,主動消除可能發生的貿易摩擦。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決定對紡織品開征出口關稅。”
海關總署:“?六項措施”保證紡織品征收出口關稅
由于從2005年起我國開始對部分紡織品加征出口關稅,不少企業擔心會不會影響通關速度。海關總署有關負責人說,海關已經做好充分準備,采取六項有效措施,確保2005年紡織品出口既管得住又通得快。海關總署關稅征管司負責人指出,對出口紡織品征收出口關稅,對中國海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不但涉及面廣,在國際上也將產生大的影響。海關總署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從2004年11月初開始研究實施方案,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一是經與相關部門多次研究,確定了征收紡織品出口稅的范圍和方式方法;二是按照對一般貿易、加工貿易等全口徑的征收原則,對目前91種海關監管方式逐一篩選,最后確定對一般貿易、易貨貿易等9種海關監管方式征收出口稅;三是確定特殊監管區域貨物征稅環節,對出口紡織品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出口加工區、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等)在進區環節征收出口稅;四是調整海關監管作業程序,保證既管得住,又通得快。由于紡織品出口量大,涉及企業多,開征出口關稅將增加出口環節,各地海關將充分考慮調整海關崗位人員配備,保證出口通關效率;五是對出口紡織品征收出口稅沒有現成程序可利用,海關總署自2004年11月就開始組織技術人員加班加點編制通關程序,目前已基本完成,進入測試階段;六是海關總署將緊密關注政策實施后的征稅及出口情況,在《稅收分析監控系統》中增加監控,及時捕捉信息,為政策決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和建議。
電解鋁:短期“陣痛”長期“利好”
卜志東:電解鋁雪上加霜
從2005年1月1日起,我國對電解鋁、鐵合金、磷和碳化鈣等17項商品的出口退稅被取消。這些商品均為高耗能的資源性產品。此外,我國還對電解鋁、銅、鎳等部分高耗能產品和資源性產品恢復征收5%的出口關稅。巨田證券分析師卜志東認為,這對銅、鎳影響不大,但卻給電解鋁帶來致命的打擊。2004年由于投資熱,電解鋁行業已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之一。有數據顯示,2004年電解鋁行業有147萬噸的計劃產能被叫停,另有90萬噸產能被推遲,已建成的120萬噸能力推遲投產。卜志東認為,電解鋁的成本有1/3來自原料氧化鋁,1/3來自電力。2004年全國電力供應緊張,用電成本增加。氧化鋁的進口依存度高達50%,由于行業內普遍缺乏和國外供貨商的長期合同,從現貨市場采購。電解鋁的成本也飛漲。成本上漲已經臨近行業的承受臨界點。
董春明:對電解鋁出口量大的企業打擊是致命的
專業金屬研究機構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公司副總經理董春明測算,假如目前市場上電解鋁的價格是16000元/噸,按照出口退稅率再下調8%,外加5%的出口關稅計算,則每噸電解鋁的出口成本約上漲了1500元,每噸鋁價格將達到17500元。董春明表示,中國鋁的凈出口量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因而這一政策的出臺不會對電解鋁行業造成實質性的影響。但對于出口量大的電解鋁企業來說,打擊將是致命的。
王飛虹:國內鋁業沒有利潤可言
國內鋁出口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在鋁出口中進料加工貿易方式占絕對多數。安泰科首席鋁分析師王飛虹表示,稅率調整對企業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在2005年初很快就會體現,進料加工型出口企業所受到的沖擊最為直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生產的鋁錠必須出口核銷,而進料加工貿易鋁出口本來利潤微薄,受此政策影響,他們已基本沒有利潤可言。
宣寧:電解鋁“陣痛”有利于長遠發展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行業協調部處長宣寧表示,在短期內,這一政策對原鋁出口造成較大影響,將降低國內企業產品在海外的競爭力。由于將增加企業的出口成本,電解鋁企業的利潤空間將受到擠壓,從而導致上游原料氧化鋁的價格走低。如果大量電解鋁轉入國內市場的話,有可能使國內鋁價下降;同時國際市場可能造成電解鋁短缺,鋁價上漲。雖然部分企業要經歷宏觀調控的“陣痛”,但從鋁工業的長期發展來看,這一政策出臺越早越好,因為它有助于電解鋁企業提高技術、壓縮成本,通過并購、合資等手段使自己更具國際競爭力。宣寧還強調,隨著國內上游電解鋁供應的增加,短期內對下游鋁型材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但長期來看,鋁型材企業或許還不能高興得太早,隨著部分電解鋁企業逐步被淘汰,國內鋁價后期仍可能會走高。
趙晉平:提高與取消出口退稅只是權宜之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經部副部長趙晉平表示,把集成電路、移動通信設備、IT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7%,以及取消電解鋁、鐵合金等商品出口退(免)稅政策等這一系列調整表明,我國想通過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來達到調整宏觀經濟結構的目的。他認為,這是把出口退稅當作彈性工具來使用,目前適合我國的現實情況,但從長遠看,為了鼓勵產品出口,我們還是要普遍實行出口退稅制度。出口退稅應是一種長期的制度安排,而非一種彈性工具。據悉,此次取消出口退稅的電解鋁、鐵合金等商品,主要包括未鍛軋非合金鋁、未鍛軋鋁合金、錳鐵、硅鐵、硅錳鐵等17種商品。趙晉平分析,像電解鋁、鐵合金等商品,對我國來說,一直是一種稀缺的資源性產品,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此次,我國取消電解鋁、鐵合金出口退稅就是想通過這種手段達到控制此類商品出口,調控此類行業投資過熱的勢頭,以達到宏觀調控的目的。電解鋁市場價格下降,對我國目前的宏觀經濟結構非常有利。但這種做法只能是權宜之計。
農產品:弱勢凸現
康敬東:農業負保護,競爭力下降
巨田證券咨詢師康敬東分析說,2005年,我國農產品平均稅率將由15.6%降低到15.3%,使我國成為世界上農業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同時,關稅配額數量也將達到最高點,其中小麥和玉米的關稅配額量達到國內生產量的10.7%和6%,這將使得玉米和大豆等大宗農產品面臨競爭壓力。 到2003年為止,我國除了因國內需求短缺,導致棉花、豆油、菜籽油和大豆進口大幅度增長,小麥、玉米、食糖、羊毛等主要農產品進口呈下降趨勢。但無論從國內價格變動還是市場供求關系狀況看,相關的農產品還沒有受到進口產品的明顯影響。康敬東說,這主要是由于國際市場主要農產品上升過快,國際農產品市場價格接近或者高于國內市場價格,使得我國一些重要的農產品處于負保護的狀態。由于近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生產成本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遞增,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大宗農產品的國內價格已高出國際市場價格,不具備商業競爭優勢。康敬東認為,關稅和配額調整后,由于進口壓力增大,使這些產品的競爭優勢下降,對這些大宗產品的主產區將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石化業:全球旺需?預期樂觀
賀煒: 石化行業仍然受惠
2005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共計99項稅目的進口關稅稅率將同比下調,使2005年化工行業的平均稅率降為6.9%,并且有6項稅目進口關稅稅率將調降至零關稅,包括磁帶或磁盤等塑料加工產品。同時,從2005年1月1日起對出口尿素臨時從量征收3個月的出口關稅。
巨田證券咨詢師賀煒認為,此次化工產品進出口關稅稅率調整,對國內石油和化工產品市場的整體競爭格局影響有限。由于此次稅率調整不大,只能算做是一次微調,行業仍然受到保護。比如關于膠片、膠卷等信息化學品的20個稅目平均稅率僅由31.4%下調至28.2%,對市場的影響很小。對于行業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某些化工產品的新稅率,仍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起到保護國內相關行業、降低進口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作用,而其他部分產品的關稅稅率之所以有的下調50%以上甚至最后調至零關稅,主要原因在于這一類產品下調前的稅率已處于很低水平,且產品本身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水平較高,抗風險能力強。他認為,石油和化工產業目前正處于全球化的景氣上升周期,盈利水平逐年上升。關稅平均稅率小幅下調,對國內石油和化工行業的整體贏利能力影響非常小。隨著近3年石化產品價格的高企,毛利率不斷擴大,全球石化產品的競爭形勢有所緩和,雖然關稅稅率的下調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國內產品的競爭力,但全球的旺盛需求將使行業預期仍然樂觀。另外,賀煒還認為,國家不斷出臺的一系列非關稅的貿易壁壘,如發放進口許可證等措施,可以使一些競爭力較弱的產品繼續獲得緩沖和保護。
電子信息業:加速成為“世界電子工廠”
丁樹軍:電子信息業喜憂參半
2005年,我國將對信息技術產品所涉及的251個稅目實行零關稅。電子產品的平均關稅也將由9.2%降低到9.1%。巨田證券咨詢師丁樹軍認為,這將使國內企業面臨更激烈的競爭,但將加速我國成為“世界電子工廠”的速度。
丁樹軍說,國內許多人擔心,關稅的降低,使得進入我國市場的國外電子產品將會取得相當程度的降價空間,這對一直以價格取勝的我國的電子產品廠商和經銷商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近年來在我國的電子產業保持高增長勢頭的同時,國內電子產業廠商主要靠打價格牌,才得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定的市場地位。但是隨著關稅的降低,國內電子產品的價格已不占優勢,而國內電子產業廠商在技術上與國際大廠商存在差距,國外電子產品一定會大舉入侵,使國內廠商與他們的競爭難度進一步加大。丁樹軍說,稅調將加快我國成為世界電子產品制造中心的進程。像一直沒有進入中國的著名品牌賓得也表示,將在今年初進入中國。松下也表示,將在今年重拳出擊中國市場。此前,松下只有兩名工作人員開發中國的數碼產品市場,一直不是很成功。這些國際企業都希望借關稅調整的契機重新沖擊中國市場。 丁樹軍認為,受全球IT企業競爭加劇,以及國內廉價優質高技術人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跨國公司的研究中心有向中國轉移的趨勢。這一趨勢將在2005年更加明顯。
稅調難以對汽車市場形成沖擊
趙群翊:進口車價不降反升
巨田證券的汽車分析師趙群翊認為,汽車整車進口關稅下調到30%后,由于復雜的征稅方式將使減稅的效果大打折扣,不會對車市產生整體沖擊,2005年上半年進口車價格還會有小幅度上升。 趙群翊說,有人認為,1月1日后就能以比國際車價高30%的價格買到原裝進口車,這樣的判斷是不正確的。由于目前進口到中國的汽車采取的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稅率,除了關稅以外,進口車還要交增值稅和消費稅,關稅的下降不會對汽車綜合稅率有太大的影響。預計2005年進口車的綜合稅率還會停留在65%左右。 ?
此外,稅調也難以對市場形成強力沖擊。
趙群翊認為,這主要是由于國產車對進口車的替代性越來越明顯。目前國產中低檔轎車已經基本滿足市場需要,截至到目前進口汽車在國內市場中所占的比例僅為5%左右。而主要的高檔轎車已經在國內生產的有奧迪、寶馬、天籟,今年還有奔馳、凱迪拉克、皇冠等投產。一些暢銷車,如豐田佳美、尼桑風度等也將在國內生產。因此,即便關稅調整,進口車的市場份額也難以發生大變化。 趙認為,稅調對消費者心理的影響應當引起業界關注。
由于2006年7月1日汽車整車關稅還將下調至25%,消費者有可能繼續采取觀望態度。加之,近年外資大規模在華投資和汽車信貸消費的全面放開,使得近兩年的汽車產業井噴。消費潛力在汽車井噴時的提前支付,2005年汽車消費會進一步緊縮。印證了入世后汽車業將“先甜后苦”的預測,苦果要嘗多久,目前尚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