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延安市經貿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偉大旗幟,緊緊圍繞發展這個主題,以建設西部經濟強市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以深化改革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積極實施“兩帶動一支撐”和“面向市場、發揮優勢、調整結構、突顯特色”的發展戰略,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實施名牌發展戰略,有力地促進了全市工業經濟健康發展。
全市工業生產呈現高速增長,產銷銜接。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9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32%,中省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2億元,地方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69.8億元,與上年同期現價比分別可增長51.83%和51.40%,其中:市屬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99億元,與上年同期現價比增長47.89%;縣區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0.7億元,與上年同期現價比增長62.3%。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94億元,同比增長28.8%。
一、2004年的主要工作
1、以市場為導向,加強分析,搞好協調,努力提高全市工業經濟運行質量
為確保完成全年各項經濟指標,我們始終把做好工業經濟的組織協調和監測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深入調研,全力抓實。一是加強分析,做好監測。按照全年確定的各項生產任務,密切關注原料、能源、資金、運輸等方面的供求變化,做好銜接和協調,正確分析和掌握綜合經濟信息,加強宏觀監測;二是突出重點,搞好協調。除按季召開工業經濟運行協調分析會外,還針對具體情況召開原油生產協調會、銀企座談會、經驗交流現場會等,研究解決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三是確保重點骨干產業加快發展。堅持按月對工交企業和重點骨干產業生產運行進行分析,及時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電力、運輸、交售等方面的問題,確保工業經濟運行的協調順暢;四是深入實際,解決問題。積極協調財政、銀行、貸款擔保中心,加強對企業技改、資金的擔保扶持力度,加速企業生產發展和項目建設步伐,促進企業加快發展。
2、以石油工業為龍頭,帶動相關產業共同發展
年初確定了全年原油產量計劃560萬噸,原油加工量計劃615萬噸的目標,為超計劃完成任務,實現工業經濟增長、財政增收,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先后多次召開原油生產調度會和協調會,協調解決企業面臨的道路運輸受阻、電力供應緊張、資源區塊矛盾突出等問題,加強調度,保持了石油生產高速增長的勢頭,有力地拉動了全市工業經濟的快速增長;二是進一步加強原油運輸管理,規范運輸秩序,保證安全運行。預計全年原油管輸量可完成31萬噸,降低了原油運輸成本,緩解了公路壓力,提高了經濟效益;三是加大原油產能建設力度。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渠道,積極籌措資金,確保原油產能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四是堅持科技興油,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各縣區鉆采公司通過實施科技興油戰略,在產能提高上求突破,依靠科技進步來提高采收率,使新工藝、新技術在油田開發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有效的提升了原油采收率和產量。在生產經營中加強科學管理,通過科技增速和管理增效兩條主線帶動了鉆采公司生產經營的全面發展,把石油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推上了一個新臺階。五是各縣區鉆采公司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支持參與縣域經濟的發展。不斷擴大使用地產品,支持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
3、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目標,科學立項,優質服務,進一步加大項目建設力度
2004年,我們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繼續實施“兩帶動一支撐”的發展戰略,以科技進步、自主創新為動力,加快了全市工業技改步伐。全市實際開工建設技改項目60項,完成投資63.2億元,其中技術改造項目49項,完成投資15.5億元;原油產能11項,完成投資47.7億元。為了保證新項目的順利建設,按期投產,盡早達效,重點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了對重點技改項目建設的組織領導;二是多次召開重點項目可行性論證會和協調會,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三是狠抓原油產能建設和油品升級換代,加快企業技改步伐。
4、以觸及產權、創新機制為重點,全面推進國企改革。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市屬企業的改革由市政府組織實施,縣區企業的改革由縣區政府負責實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改制任務大的縣區成立了企業改革領導機構,并向改制企業派駐了工作組,市直91戶企業的改革,按照“整體規劃、分批實施、先易后難、穩步推進”的思路,全市企業改革全面深入展開,扎實有序進行。市改制辦和企業主管部門向第一批改制企業派駐了31個工作組,落實了每一戶改制企業及其工作組的責任,保證了企業改制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消除債務,創造條件,為企業改革掃清障礙。在市改制領導小組的協調下,目前有14戶企業與金融機構和資產公司達成了用2423萬元核銷2.86億元債務的協議。一些縣區改制企業陳貸消除工作也取得了重大進展。這些企業的巨額債務核銷后,將增加企業凈資產,為企業改制奠定良好基礎;三是市縣同步,加快企業改制。去年來,縣區企業改制工作進展比較順利,目前已經完成30多戶企業的改制。
5、以規范市場為核心,突出重點,標本兼治,市場經營秩序整頓取得顯著成效
去年以來,按照中、省、市的統一部署,我們積極協同有關部門,突出重點,加大力度,在打擊取締土煉油及倒販原油、加油站專項整治、汽車市場專項整治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打擊取締土煉油及倒販原油的不法行為。去年以來,按照市政府《關于堅決打擊取締土煉油場點和嚴厲打擊倒販原油行為的緊急通知》的要求,各縣區建立了監管責任制,加大打擊取締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年市整頓辦共組織大的排查檢查三次,摧毀土煉油場點50個,取締收油窩點35個;查扣各種倒販原油、偷竊原油車輛203輛,沒收原油760余噸;破獲涉油刑事案件42起,刑事拘留37人;查處涉油治安、行政案件188起,行政拘留168人。同時處置了延長油礦西區作業區與長慶油田長南公司等幾起較大的治安突發事件,維護了油區的正常生產秩序。二是加油站專項整治與管理工作取得新進展。根據商務部《關于做好成品油經營企業基本情況匯總的通知》要求,組織完成了全市210戶加油站信息基礎數據的調查、登記、審核、輸錄及匯總上報工作;起草了《延安市加油加氣站行業發展規劃》,經相關部門討論后,市政府已發文實施。同時組織完成了全市成品油倉儲、零售企業現狀及發展規劃入網圖的標注工作,已經省商務廳驗收合格。三是汽車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步入規范化軌道。組織市公安等11個部門開展了全市性的汽車市場專項整治和規范工作,重點對汽車銷售、維修、配件、舊機動車、報廢汽車五類市場進行了整治,摸清了全市五類市場的基本情況,建立了檔案,規范了經營行為,提高了各部門依法行政的責任感,使我市汽車市場秩序有了明顯好轉。
2004年,全市工業經濟呈現出歷年來最好的發展勢頭,各項工作進展順利,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石油資源矛盾日益突出,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原油產能建設,尤其是地方石油資源嚴重不足,主要集中在延長油礦及部分鉆采公司與長慶資源矛盾較大,影響石油開發乃至千萬噸原油產能基地建設。道路不暢、電力限電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企業生產、技改資金嚴重不足,信用擔保資金不到位,銀行貸款難落實,石油企業之外的市中小企業生產運行極度困難。新型產業發展緩慢,優勢產業的帶動作用發揮不夠;國有企業改革阻力大,成本高,步履艱難,結構調整步伐緩慢;下崗職工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加大,困難企業職工收入不穩,企業和社會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
以上這些問題,已經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有待于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解決,以促進全市工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2005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及目標任務
1、工作思路
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發展主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發展延安特色工業為出發點,積極實施“兩帶動一支撐”發展戰略,堅持狠抓支柱產業的思想不動搖,全面深化國企改革,推動資產重組,實施資源優化配置,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轉變觀念,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盡快形成一批技術領先具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和企業集團,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加快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及產品的更新換代和產業升級。一手抓礦產資源開發,一手抓農副產品加工、大力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技術資源和力量,逐步形成以支柱產業為主導,中小企業相配套,工業農牧業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格局;積極吸引外商外資和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造,加快國有資產退出步伐,積極營造吸引人才和人才競爭的良好環境,加快建立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機制和鼓勵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以“兩個園區”、“兩個基地”的突破性發展,全面實現速度、質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加快工業強市步伐,全力推進延安新型工業化。
2、目標任務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現價產值347億元,增長20%,全部工業增加值110億元,增長15%;工業產品銷售率96%,地方原油720萬噸,增長15.4%,原油加工量800萬噸,增長20.5%。工業利潤增長,虧損企業減少,虧損下降10%,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繼續保持在120以上,企業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
3、工作重點
一是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二是抓項目上臺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增強企業競爭力;四是加大國企改革力度,強化企業管理,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五是以市場建設為中心,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六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強化經濟運行的綜合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