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省市不約而同地召開了有關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論壇或會議,其層次之高、規模之大,前所未有,不僅當地政府一把手出席大會發表講話,而且相繼打出“ 服務牌”,并制定出近期發展目標和遠景規劃。會議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在新一輪經濟增長中,現代服務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現代服務業的崛起,并逐漸成為一個主導產業,既是國際社會的明智選擇,又是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目前,服務業占GDP 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為62%,其中22 個高收入國家為65%,48 個中等收入國家為52%,34 個低收入國家為43.5%,而我國還不到35%,與國際水平的差距,既反映出我國服務業發展的無比潛力,同時也說明這是一個相對滯后的產業。然而,滯后的市場卻是世界最大的市場。只有對發達國家優勢看得更清楚,才能對自身發展與跨越的愿望更強烈,積蓄的能量也就更充沛。
由于服務業是一個低投入、高產出、高就業的行業,各地正在把發展無污染、低能耗、集約型的現代服務業,作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支撐力量。在強調科學發展觀,期望改變高投入,高消耗發展經濟的模式,以緩解資源與環境的壓力;從而使發展現代服務業成為從中央到地方形成的一種共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全國已有20 多個省市的30 多個中心城市制定了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發展規劃。
當今世界,現代服務業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推進器。盡管我國服務業在國民經濟增長中占得比重不高,結構也不盡合理,還存在產業競爭力不強,經營方式比較落后,服務效率低和附加值不高等問題,但這又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現代服務業的發達程度是衡量經濟、社會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近一時期各地相繼提出了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戰略意義,就在于現代服務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增長點。國際上服務業加速發展期,一般發生在一個國家整體經濟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轉化時期,今后若干年,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此階段。
目前,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達城市經濟總量很大,其貢獻率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快速發展。這樣的增長無疑使土地、能源更加緊張,環境質量進一步惡化,資源“ 瓶頸” 等問題將更為突出。要想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就要轉變增長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就必須通過發展現代服務業進一步支撐工業的優化發展。
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另一個意義是增強國民經濟整體素質、提升整個產業的附加值。這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的專業化分工必然結果。因為一個產業鏈中,制造或加工的環節不僅競爭激烈,而且附加值是最低的,而產業鏈的兩頭:即研發設計和品牌及營銷的附加值相對較高。作為一個制造企業來講,抓住兩頭,而把加工環節外包出去,這樣使企業不僅具有競爭力,而且無形中將制造業轉化為服務業。如今美國波音公司制造飛機的零部件基本都采用外包形式,生產加工的上千家企業遍布世界30 多個國家。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收入63% 是來自于服務業。很多世界500 強的跨國公司,如果服務業的產值超過50%,就不屬于制造行業的序列。由此可見,在全球產業結構呈現“ 工業型經濟” 向“ 服務型經濟” 轉型中,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盯住已經出現的服務業全球大轉移,發揮后發優勢,如果錯過機會的話,將是我們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