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讀者可能發現,近一個時期以來,許多城市為徹底轉變目前的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紛紛亮出“ 服務牌”。各地之所以強調發展現代服務業,重要的是在更高層次上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要有現代服務業的支撐,同時也拓寬了服務業的發展空間。我們提供一組有關城市發展服務業的動態,以便相互借鑒。
北京:著力發展知識型服務業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丁向陽近日提出, 今后一段時間, 借助奧運契機,北京市將著力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知識型服務業、現代流通業、旅游會展業四大產業, 通過打造產業鏈, 培育產業群,建設產業帶,促進產業融合,完善產業支撐。
2005 年起,北京市對這四大產業將重點研究產業鏈的延伸,培育產業支柱。在加快先進制造業發展方面,集中力量支持汽車、電子信息、石化新材料、裝備制造、生物工程與醫藥、都市工業等六大支柱產業加快成長,壯大規模。
在促進知識型服務業發展方面,擴大金融保險產業規模,以金融街、CBD為主要基地,不斷推進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等擴大開放程度,創新金融產品,增加中間業務,提高服務水平。同時,做大文化產業,加快文化企業的轉型改制,盤活沉淀資源,提高關聯收益,創造附加值。做強咨詢中介服務業,發揮首都人才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引導政策和信用環境,拓展外向服務功能。
在促進現代流通業方面,加快現代物流發展,加快存量資源整合,規劃好商業網點的布局,重點抓好物流基地建設。
廣州:加快引進香港服務業
廣州將充分利用CEPA投資便利化政策,加快引進香港現代服務業。重點引進和發展對象包括物流、會展、金融、旅游和中介服務等。
在物流業方面,廣州將重點推進廣州國際空港、南沙兩大國際樞紐物流園區的建設,以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參與粵港物流合作。
在金融業方面,廣州將推進區域金融中心建設計劃,抓住廣州率先向外資金融機構開放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契機,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落戶廣州;同時鼓勵金融品種創新,盡快形成與廣州這個中心城市發展相配套的金融服務功能。
廣州將充分發揮當地會展市場大、設施條件好的優勢,推出部分展覽品牌與香港會展業嫁接。
廣州將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酒店管理經驗和資金,推進香格里拉(廣州)大酒店等項目的建設,積極推動穗、港、澳旅游合作,加快旅游業發展。
為重點發展信息、咨詢、會計、評估、法律等經濟服務業,拓展廣州的專業服務領域,提高服務功能,特別是廣州需要培養和引進高素質的中介執業人才。
天津:以服務業振興北方商埠
近代史上曾有過“ 北方最大的工商城市和國際性貿易港口城市” 榮耀的天津,將利用今后5至6年的時間,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以提升城市對環渤海乃至北方地區發展的輻射和服務作用。
這是6 月8日天津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按《天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綱要》,到2010年,天津市服務業增加值將由2004年底的1270億元提高到2800億元,服務業從業人員比重超過50%。
為增強國際貿易服務功能,天津將充分發揮港口優勢,依托制造業基礎,集聚國際貿易各種資源,大力發展轉口貿易,建設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中心,把天津口岸建成通關便捷、服務高效、監管規范的國際一流口岸。到2010年,口岸進出口貨值達到2000億美元,年均增長20%。
為增強現代物流服務功能,天津將加快建設大交通體系,構建現代物流網絡,培育物流市場,加速發展現代物流業,改造提升傳統物流業,建設現代化國際物流中心。到2010年,使物流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12%,全社會物流成本占全市GDP的比重下降到18%。為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天津市還將出臺一系列扶持和優惠政策。
杭州:“二十條”力挺服務業
在成功豎起“ 天堂硅谷” 品牌后,杭州的下一個重點是重金扶持現代服務業。杭州未來的城市發展重心將是,“ 依托現代化新技術、新業態和新的服務方式,向社會提供高附加值、高層次、知識型的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 的現代服務體系,它將滲透于旅游、文化、商貿物流、金融服務、中介服務、房地產業、信息服務與軟件業等8 個領域,杭州為這些“ 軟” 行業開出的扶持資金是近5.5 億元。
杭州端出了《扶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二十條政策舉措》含金量頗高,其目的是推動杭州成為長三角現代服務業次中心。杭州:“二十條”力挺服務業2004 年,杭州服務業產值達 1043 億元,在“ 三產” 中所占的比例為41.5%。昨天,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提出,“ 到2010 年,杭州8 城區服務業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應達到50% 左右”,現代服務業將成為杭州社會經濟發展新的重要增長點。
由于民營、外資企業在該市服務業具有明顯優勢,因此杭州服務業“ 二十條”的一個重點即是為民資進入服務業降低準入標準,提供“ 國民待遇”。除了劃撥給現代服務業的近5.5 億扶持資金,該市在吸引服務業人才、用地指標、減免稅收方面皆開出了“ 不菲” 的優惠政策。
蘇州:全力打造現代服務業
已走過11 個年頭的蘇州工業園區,已聚集了近1400 家服務企業。從今年起,該園區財政每年專項安排不少于5000 萬元的服務業發展引導基金,并視地方財力增長逐年適當增加,主要用于對重大服務業項目的貸款貼息或補貼,對一些投資周期長、資金要求高、社會效益好的優質項目予以必要參股扶持等。5 年內將拓展10 大領域,吸納15 萬人就業,對經濟發展貢獻率超過40%。
根據該工業園區勾畫的服務業發展藍圖, 重點包括5 年內生產服務設施和生活服務設施增加兩倍,累計建成面積超過300 萬平方米,服務業項目總數超過3000 個,增加值翻兩番,吸納就業人口15 萬人,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超過40%等。此外,扶持政策還充分體現了先行先試、扶優扶強、輕稅薄賦的園區特色。對屬于區域重點鼓勵項目,如研發、軟件、金融等高科技項目以及入駐湖東的商業項目,將在權限范圍內予以房租、稅收和行政收費等適當優惠。最終構筑一個以中央商務區為核心、生活服務業與生產服務業二大行業相鏈接,3 個親水商圈相呼應,高教區、現代物流園、科文會展中心等4個生產服務功能相配套、5 條特色商業街以及鄰里中心、便利中心相補充的具有園區特色的服務業體系。
上海: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
上海已確立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戰略思路,以此作為推進上海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重要載體和加快融入世界經濟、更好服務全國的重要途徑。
下一步,上海將在堅持二、三產業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把現代服務業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圍繞“ 四個中心” 建設,特別是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加快構筑現代服務業體系,堅持擴大開放,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韓正強調,上海將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降低門檻,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形成服務業領域國資、民資、外資聯動發展的新格局。同時,上海還將積極發展“ 總部經濟”,上海: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推動國際服務貿易發展,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統計數據顯示,服務業對上海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1991 年-2004 年,上海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12.7%,比同期全市生產總值的增速高0.7 個百分點,占GDP 的比重從20世紀90 年代初的30% 左右提高到近50%。服務業吸納的就業人口已超過制造業。在服務業發展的同時,國際服務貿易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上海國際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2000 年為79.1 億美元,2004 年達到244.8 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達到33%,高于服務業年均增長速度,也高于貨物貿易年均增長速度。
寧波:出臺政策推進服務業
近日,寧波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27條政策意見,將構筑與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相適應的“ 高增值、強輻射、廣就業”的現代服務業新體系。
根據《意見》,到2010 年寧波服務業發展要實現以下目標: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45%;服務業從業人員比重達到40% 以上;以知識型服務業和生產型服務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在全市服務業中的比重明顯提高。基本形成發達、規范的現代化大市場體系,使寧波成為長三角南翼重要的生產要素配置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一批跨國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在寧波落戶,金融、會計、法律、咨詢等行業服務國際貿易的能力顯著增強,口岸進出口額占全省的二分之一以上,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000 萬標箱。完善布局合理的新型現代服務業體系。優化符合國際規則的服務業運行環境。建立和完善與WTO 規則相適應的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法治環境,信息化應用水平接近發達國家先進水平,基本形成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的現代服務業的新體制和新機制。
《意見》還要求進一步完善考核制度,把服務業發展作為各縣(市)區及部門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將設立服務業發展綜合考核督查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