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獻忠
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身邊的這座“寶藏”的話,即使再先進的工具都無濟于事。該考慮如何挖掘我們身邊這座“寶藏”的時候了!
“我宣布,Maximo資產管理套件(MXES)中文版正式發布!”
2005年11月9日,北京。MRO軟件大中華總經理沈宇豪先生特別正式地向與會的200多位嘉賓及新聞界宣布了這一消息。以沈宇豪一貫平易近人的處事風格和MRO務實的作風不一樣,此次產品發布意味這MRO公司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即戰略資產管理(Strategy Asset Management)時代的到來!
一家公司最值得可貴的地方是能夠不斷地超越自我,尋找新的發展境界。而MRO公司更想引領一個行業的發展,在行業發展的一個轉折期試圖推出基于自身優勢的行業標準來。從早早準備的各個中立評論機構對此款套件產品的評價可以看出,這一次的產品發布顯然被濃重地寄予了類似的歷史使命。作為大中國地區的掌門人,沈宇豪還有意加速了其中文版本的開發工作,讓中文版首次在英文版本推出僅6個月以后發布。這場發布會還一反常態地升格為一場專業的“戰略資產與服務管理論壇”,聘請了一些政府官員、咨詢機構出面捧場,媒體記者的邀請數量也超出歷次發布會。
大家還是把這個行業稱為EAM(企業資產管理),相對于更知名的英文“三字經”來說,EAM完全可以被稱作為一個不顯山露水的行業,即便是在這個行業分得半壁江山的MRO公司也不為太多人所熟知,經常被冠以“專業軟件公司”的頭銜。
專業軟件的縱深延伸
與其把“從局部走向全局,從專業走向大眾”說成是軟件功能的發展路徑,倒不如是人們對事物認識的發展規律。
管理軟件從局部的財務、物料、庫存一直走向整合的ERP軟件系統就是遵從這樣的規律,而ERP系統又與SCM、CRM等系統的相互協同而進入到又一個“全局”的概念,我們可以把這樣的規律稱為“橫向的、平面的”延伸;與此同時,企業在每個局部領域的要求又非常的專業,通用的功能未必能滿足企業不斷深化的管理需求,因此,在每個局部的管理領域,企業用戶實際上需要的是更加深入的軟件系統。比如更專業的財務軟件、APS(先進排產系統)等功能更強大模塊的出現就是這個原因,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縱向的、深入的”發展。綜合在一起,我們必須看到整個管理軟件體系就是在這樣“T”型模式下的發展。
當然,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完成在這個“T”型發展中的所有方向,但至少可以在這個發展方向上保持自己的獨特優勢。“專業”的EAM似乎正在走向大眾,管理的范圍也正在從局部走向全局。
EAM的前身其實并沒有這樣還算時髦的名字,當很多人把它稱作是“計算機輔助設備維護管理(CMMS)”的時候就只把它定義為對設備的關注。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市場,它已經和當時的MRPII軟件集成在一起使用了。但它的獨立性形成了相對比較復雜的應用,也就意味著不比MRPII軟件便宜的價格。在解決緊迫問題的原則指導下,那時候的CMMS未必就是首選的企業信息化項目。
設備維護管理分設備前期管理和設備后期管理。設備前期管理包括:設備選型,設備采購,設備接收,設備建檔,備品備件定義,故障代碼定義。設備后期管理包括:設備移動,維護計劃建立,預防性維護定義,調整維護計劃,計劃性維護,非計劃性維護,緊急維修,故障跟蹤分析,備品備件采購,備品備件庫存管理。可以看出,其管理的復雜程度絕非我們以前對“設備大修”這樣簡單的概念。
這些管理項目又具體體現在六個主要的業務流程之中:(1)建立設備和備品備件的基礎文檔;(2) 建立設備的維護計劃;(3)計劃性的設備維護及維修;(4)非計劃性的設備維護及維修;(5)設備故障搶修;(6)查詢分析和統計。這些管理流程都必須在相應的人員配備的前提下完成。
有意思的是,沈宇豪當年供職的美國SSA軟件公司銷售的ERP產品BPCS模塊系列中就有“設備維護”的部分。當時,我們無法預想到就這一“部分”也可以如此“專業地延伸”到這么多行業,形成一個不小的獨特市場;而沈宇豪先生就是這個市場領導公司的大中國區領導者。
與沈先生一同成長的還有CMMS軟件本身。如果說CMMS系統是將著眼點放在“維修”的層次上,借助計算機實現維護工作管理和備件采購庫存管理。而進入EAM的階段后,著眼點擴大到“資產”的層次上,從而在CMMS的基礎上,將資產管理相關的項目管理、人力資源、安全與職業健康、維修成本、移動應用等子系統納入EAM范圍之內。外延的擴展和流程的復雜和牽涉人員的眾多使企業資產管理EAM應運而生,使之物盡其用。它能讓企業安全運行并保證生態環境不受侵害,同時最大限度地維護效益、降低維修成本。
EAM系統特別適合那些設備品種多、價格高、對設備完好率及連續運轉可利用率要求較高的企業。如:發電廠、輸變電及供電企業、機場、航空公司、鐵路、運輸企業、采油廠、煉油廠、化工廠、制藥廠、卷煙廠、印刷廠、計算機及電子等制造企業。通過對設備的維護計劃管理與跟蹤、備品備件動態庫存、采購計劃控制與供應商管理、設備維護成本控制與資金占用的合理化、人力與其它資源(包括各種技術檔案的在線連接、編碼規則)的管理,實現對各個業務層面的高度集成和對靜態與動態數據的科學處理,滿足先進的生產裝備對現代化生產組織保障的要求,使企業更好地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
而MRO公司推出的MXES是建立在統一平臺上的產品套件,每一項組件產品既可以獨立應用,也可以整體實施,從而幫助企業針對所有的生產設備、基礎設施、運輸工具和IT資產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并提升管理和服務績效。把IT資產和服務績效納入到管理中來是MRO公司區別與其他產品的顯著特征。引入的資產“服務管理”理念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當今資產維護新模式,制定相應的戰略目標,提升管理效益。
與ERP廠商的競合關系
無論是橫向延伸,還是縱向發展,最終都是要給客戶一張完整的藍圖。EAM與ERP軟件的集成幾乎是天然的,對于那些買得起任一款EAM或ERP的企業來說都不是等閑之輩,最終都要走到對這兩類軟件系統的集成上。
馬鞍山鋼鐵公司購買MRO軟件就是要在未來與SAP集成;中海油總公司下屬的合資企業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在總公司確立實施SAP之際,依然選擇實施MRO公司Maximo套件這兩個案例來看,企業對ERP和EAM的需求都存在。而在專業上的選擇又使企業選擇了兩家公司的產品。
沈宇豪在同一次的論壇中表示,MRO就是要做專業的軟件公司,不會輕易涉足ERP領域。但SAP很顯然不這樣想,在完成企業管理軟件的整合的前提下,把EAM的需求也被挖掘到自己的勢力范圍已經作為SAP公司產品、市場發展的重要一環。2005年EAM行業的一個重要事件就是SAP自己獨立召開了進軍EAM領域的專題研討會,憑借自身在ERP及企業管理套件上的優勢直接向EAM領域的傳統廠商發起了挑戰。因為SAP發現,那些“有錢有勢”的資本密集型企業第一需求的可能不是ERP,更有可能是EAM!
EAM廠商會怎么看呢?MRO軟件大中國區總經理沈宇豪先生顯得非常“大度”:“我認為ERP企業的介入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件壞事,因為中國的EAM市場總體上來說還是一個處于教育期和待開拓期的市場。因此,多一個企業就多一份力量,市場也就可以更快更好地得以開發。從競爭態勢來看,作為EAM領域具有絕對領先優勢的企業,我們并不害怕競爭對手與我們搶單子。因為MRO軟件多年來在EAM領域的深入程度、專業程度和實施應用經驗都是其他企業無法抗衡的。我們在每一個適合應用EAM的行業中,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都已經有大量成熟應用的案例,用戶當然會選擇成熟的解決方案來降低其實施風險。”
沈宇豪強調,MRO公司推出的新一代Maximo產品,已經將自身定位于“戰略資產與服務管理”的供應商,對于同行們的健康競爭,MRO軟件具有平和心態,并持歡迎態度。
Maximo在中國已經擁有120多家用戶,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電力、冶金、交通運輸等資產密集型行業,主要用戶包括中國海洋石油、華油天然氣、大亞灣核電、浙江省能源集團、馬鞍山鋼鐵公司、廣州地鐵等。它在中國的十年歷程也是我國EAM應用從無到有,從小到廣的見證。MRO軟件在中國所有表現似乎讓我們可以理解沈先生的大度與寬容。
一個行業發展得是否成熟要看兩個因素,一個是客戶數量是否在不斷增加;另一個就是有多少競爭對手在這個市場上爭奪。
隨著電力等一些設備密集型的行業紛紛采用EAM軟件后,一些制造企業也已經積極考慮購買EAM系統,或者單獨應用,或者與ERP等系統集成在一起,彌補后者在資產管理上的不足。在今天這個市場,已經不只是MRO等幾家公司的爭奪了,更多在歐美市場有不錯業績表現的公司也紛紛加入到中國市場的爭奪。
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合作也在不斷上演,就要看誰在這場“競合”大戲中找到感覺了。
著眼激發企業需求
小張是一家發電廠的工人,這兩天終于等到假期,可以休息幾天了,因為他所在的這家電廠要對設備進行大修,也總算給他一個“大休”的機會。一年下來幾乎連軸轉的工作狀態讓小張和他的同事們都感到身心疲憊,電力供應緊張的勢頭剛剛有所緩解,廠領導也好不容易選擇了這段時間完成大修工作,雖說是“大修”,但從時間的安排看,幾乎跟“搶修”差不多。因為現在不如計劃經濟時代,“大修”真的就等于“大休”,幾乎與福利有些類似。可現在的領導卻在算另外一本帳,這大修期間喪失的銷售機會也“休”掉了不少真金白銀,這還不算對“大修”的投入!結果能不跟“搶修”一樣嗎?
這是我們熟知的一個情形,而這樣的情形幾乎每天都在發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知道其實他們可以不要這樣奔忙,也可以不要這樣“湊合”,完全可以從容一點。那就是應用EAM軟件系統。
可以看出,企業對EAM的認識程度并不高。很多業內人士表示,中國EAM軟件市場上,大多數廠商都關注在公用事業領域,但這一部分的市場份額只占10%左右,另外90%的市場還是空白,而即使是最多應用的公共事業領域也沒有到普及的程度。
在經過引進生產設備和技術來提高產量和改進產品質量以后,中國企業已經開始了利用有效的管理工具來提高這些設備的利用率和使用壽命。在企業每天運行的這些熟視無睹的身邊事物時,其實就是一座巨大的“寶藏”。
不同的企業對“資產”的認識處于不同的階段是可以理解的,MRO認為,事實上企業對資產的認識范圍也有很大的差別。在滿足機器設備等傳統意義上的資產管理外,對IT資產和服務隊伍本身的管理同樣也非常重要。IT投資通常被認為投資回報核算比較困難的部分,與傳統的管理手段不同,MRO針對IT服務的模塊Maximo ITSM能幫助企業建立全局的觀念,利用統一的技術平臺,優化IT管理流程,根據其最佳實踐有效管理IT資產、人員、變更和服務水準。
流程是管理提升的核心內容之一,如何提升運營和工作流程的效率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提升資產的有效利用率本身就是一座“寶藏”,讓我們從挖掘你身邊的“寶藏”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