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剛 覃堅全
開發性金融是實現政府發展目標、彌補體制落后和市場失靈,有助于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增強競爭力的一種金融形式。開發性金融一般為政府擁有、賦權經營,具有國家信用,體現政府意志,把國家信用與市場原理特別是與資本市場原理有機結合起來。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以市場業績為支撐,以建設市場來實現政府的發展目標,通過“鋪路”、“搭橋”,帶動社會資金、帶動其他金融機構,實現國家的戰略目標。
2004年,廣西政府對各金融機構的地方經濟貢獻度的評比中,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排名第一。突出表現在如下幾方面:固定資產投資貸款發放量居廣西金融機構第一;固定資產投資貸款總量居廣西金融機構第一;不良資產控制率居廣西金融機構第一;人均管理資產量居廣西金融機構第一;人均創造利潤居廣西金融機構第一。
一、貸款投放額度巨大、增長高速、質量好,拉動經濟增長明顯
近年來,開發銀行向廣西的貸款發放有四個特點:
一是發放貸款額度巨大。至2004年末,開行累計向廣西投放貸款619.18億元,2004年全年投放貸款達到168億元;
二是在當前宏觀調控、資金相對緊張的情況下,更加突出了對廣西的信貸支持,貸款投放高速增長。2004年向廣西發放貸款比2003年增長近80%,遠高于全區其他各金融機構中長期借款的增長速度;
三是以融資推動廣西基本建設的地位突出。至2005年1季度末,開行在廣西基建貸款余額為331億元,占廣西各金融機構基建貸款總額的比重為45%,在各金融機構中排名第一,2004年全年投放貸款額在廣西固定資產預計完成額中的占比近14%;
四是貸款項目效益好,對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顯著。開發銀行在廣西貸款項目本息當期回收率、累計回收率接近100%,不良貸款率為0.1%,基本動態趨向于零。這充分說明開發銀行借款項目效益好、還貸能力強,開發性金融的融資推動已轉化為構成廣西經濟增長的現實生產力。
二、全區重點項目建設資金繼續得到充分保證
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歷來是開發性金融支持的重點。在廣西,開發銀行著重支持了廣西“西電東送”基地的建設。目前,已累計向廣西電力行業投放貸款129億元,為廣西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證。自1994年開發銀行成立以來,支持了南昆鐵路、龍灘水電站、百色水利樞紐、平果鋁、北海電廠、田東電廠、桂林兩江機場、天生橋水電站、巖灘水電站送出、合山電廠、桂林“兩江四湖”、南寧機場高速路等60多個重大項目的建設。而且,開行的支持帶了各商業銀行和國內外投資者對廣西重點項目的積極介入,吸引了大量資金投入廣西。
三、支持城鎮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
截至2004年末,開發銀行對廣西各地市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貸款余額已達到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8%。其中,南寧、柳州、桂林三大市的貸款余額分別達到了40億元、34億元和10億元。
四、中國--東盟博覽會項目成為重中之重
提供直接融資。積極響應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舉全區之力,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號召,密切關注和培育中國--東盟博覽會項目,并與自治區發改委、南寧市政府等有關部門成立了中國--東盟博覽會項目開發評審工作組。開發銀行就中國--東盟博覽會項目專項承諾了兩年62億元的貸款,至2004年末,已發放貸款38億元,滿足了中國--東盟博覽會主要項目的建設資金需求。
五、關注政府熱點,為實現政府的戰略目標提供開發性金融服務
支持沿海基礎設施大會戰項目
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沿海基礎設施項目大會戰戰略后,開發銀行篩選了一批沿海大會戰項目,通過開行融資優勢與政府組織優勢的有機結合,把貫徹自治區黨委與政府的決策,支持廣西經濟建設落到實處,目前,已承諾支持欽州市基礎設施建設3.8億元,發放貸款1億元。
關注縣域經濟、中小企業、三農、扶貧項目
2004年初,開發銀行廣西分行專門成立了支持廣西熱點問題工作領導小組,專門研究落實如何發揮開發性金融優勢來支持廣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支柱和經濟與社會發展中不斷出現的新“瓶頸”、新熱點,如三農、企業“走出去"、中小企業、再就業、統籌城鄉發展與區域發展中區域經濟與縣域經濟、扶貧等。
六、從廣西實際出發,逐步實施金融產品的創新
為了更好地支持廣西經濟發展,開發銀行開展了一系列金融創新業務,不僅運用軟貸款、短期借款、技術援助貸款、小額貸款等現代金融工具,還開展了銀團貸款、聯合貸款等表外貸款創新業務,增加貸款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