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麗
管理軟件正迎來第三次革命。這一觀點在2005年9月6日召開的 “管理軟件技術發展趨勢研討會”上,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認同。.
據悉,管理軟件第三次革命的主題是“平臺化”,即管理軟件向業務基礎軟件平臺遷移。
業務基礎軟件平臺是計世資訊于2003年提出的理念,它是指以業務導向和驅動的、可快速構建應用軟件的軟件平臺。業務基礎軟件平臺是以業務導向和驅動的、面向服務的軟件架構體系,是一個新出現的軟件層級。和操作系統平臺、軟件基礎架構平臺相比,業務基礎軟件平臺和用戶的管理及業務相關度比較大,是應用軟件開發的通用基礎平臺。
中國管理軟件的發展經歷了兩次技術變革。第一次技術變革是從DOS平臺轉移到Windows平臺;第二次技術變革的主題是從兩層架構轉向多層架構。這兩次革命大大推動了中國管理軟件產業的發展,并使其成為中國軟件業中占據份額最大的子行業。但是,這兩次革命并沒有將用戶與管理軟件提供商的終極矛盾,即需求的個性化與軟件的標準化之間的矛盾解決。事實上,用戶對目前的管理軟件并不滿意。
計世資訊研究發現,用戶對現有應用軟件最不滿意的前三個因素分別是:不適應變化、靈活性差和不滿足企業實際情況。這體現出,管理軟件不能個性化地滿足自己的需求是用戶心中最大的痛。從全球范圍來看,管理軟件面臨三大“世界難題”,即集成、適應變化和效率,這三大難題是管理軟件業進一步發展的三道鴻溝。正是這三大難題,促使管理軟件第三次革命的到來。
其實,管理軟件第三次技術變革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在以金蝶(Kingdee)為代表的中國管理軟件廠商中醞釀。金蝶基于其BOS平臺開發出了ERP產品;SAP推出了Netweaver、金算盤的VP平臺、用友的UAP平臺……另一方面,近兩年來眾多的新生代——思維加速、普元、科諾等一個又一個的獨立平臺提供商開始出現。管理軟件第三次革命的序幕正式拉開。
基于平臺的管理軟件第三次技術革命,將對管理軟件產業產生巨大的影響。首先,管理軟件將由此進入個性化時代。基于平臺的新一代管理軟件具有三個特點:平臺化、集成化和個性化。其中,平臺化是指新一代管理軟件將基于業務基礎軟件平臺,它能大大提高軟件開發和實施的效率;集成化是指不同的管理軟件將可以在業務基礎軟件平臺實現無縫的集成;個性化是指用戶可借助業務基礎軟件平臺提供的工具,快速、深度地滿足自己的個性化需求。這三個特點可以有力地解決管理軟件的三大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軟件的第三次革命,不僅對管理軟件的產品將產生巨大的影響,也將對整個管理軟件生態鏈產生實質性的變化。在傳統的管理軟件產業鏈中,產業基本沒有分工,產業鏈條非常短。但在新的管理軟件產業生態鏈中,產業分工會更加明確,產品提供商和服務提供商可以通過業務基礎軟件平臺有非常和諧的合作。例如,在傳統管理軟件生態鏈里,ISV及SI等合作伙伴扮演的只是“服務者”的角色,他們利用自己在區域或行業里的優勢,向與自己有著緊密合作的最終用戶提供管理軟件的實施與服務。但在新的生態鏈里,ISV及SI等合作伙伴的角色會發生重大的變化,在扮演“服務者”的同時,他還可以扮演“產品制造者”的角色。由于有了業務基礎軟件平臺,ISV及SI等合作伙伴有可能在此基礎上研制具有自己品牌的管理軟件;對最終用戶而言,業務基礎軟件平臺也為他們自己進行應用系統的定制與開發提供了可能,他們將不再只是被動的接受管理軟件提供商的通用產品。
可以預見,隨著業務基礎軟件平臺的深入應用,一種新型的、和諧的管理軟件生態鏈將會出現。這將是管理軟件產業再度崛起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