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興
企業業績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利用其有限的資源從事經營活動所取得的成果。業績評價是將經營活動成果和預先設定的標準或存在的初始狀況進行比較,判斷企業經營現狀的一系列活動。業績評價的結果是企業進行績效管理的依據和經營決策的基礎。企業經營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為了正確評價企業價值,就必須有一套能夠合理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業績評價指標。
一、經濟增加值(EVA)的概念
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又稱經濟利潤,是指一定時期公司調整的凈營業利潤與投入資本的資本成本之差額。EVA來源于剩余收益的思想,其產生和發展是與金融經濟學革命相聯系的。默頓·米勒(Merton Miller)和弗蘭克·莫迪利亞尼(Franco Modigliani)提出了公司價值的經濟模型。他們首次把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第一次應用于公司財務,證明了人們應當更加重視企業經濟模型而不是會計制度,從而提出應當把企業的經濟模型和凈現值(NPV)作為評價投資項目的工具。喬爾·斯特恩(Joel Stern)和G·貝內特·斯圖爾特(G Bennett Stewart)在吸收上面兩人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經濟增加值(EVA)。EVA不僅可以計算債務資本成本,而且也可以計算權益資本的機會成本。因此,它反映的是公司一個時期內的經濟利潤,如果經濟增加值為正值,表示公司創造了價值;如果經濟增加值為負值,那么公司就是在耗費自己的資產;如果經濟增加值為零,說明企業的利潤僅能滿足債權人和投資人預期獲得的收益。
二、經濟增加值(EVA)的計算
EVA的計算不僅考慮債務資本的成本,而且要考慮權益資本的成本。因此,EVA的計算與現行會計框架下的權責會計計算不同,EVA的計算不受權益發生制會計核算原則的限制,但是需要對權責會計的記錄結果進行調整(見表1)。
EVA的計算涉及到三個基本要素:調整后凈營業利潤(NOPAT)、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投入資本(NA)。
基本公式:EVA=NOPAT-WACC·NA
將EVA的計算公式進一步進行分解:
EVA=CFO+Accrual+ATInt-Capcbg+Adj
式中CFO:經營性現金凈流量
Accrual:不涉及現金的凈損失
ATInt:稅后利息費用
Capchg:債務與權益資本成本
Adj:投入資本的調整
CFO+Accrual=EBEI(稅后利潤)
EBEI+ATInt=NOPAT(稅后凈經營收益)
NOPAT-Capchg=RI(剩余收益)
從以上的分解可以清晰地看出EVA是由CFO、EBEI、NOPAT、RI等指標推算出來的,這也說明了EVA是由剩余收益指標(RI)發展而來的。

三、經濟增加值(EVA)應用的意義
1、EVA的采用可以提高評價公司資本配置效率的準確率。EVA指標考慮了權益資本成本。傳統的業績評價指標如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忽略了權益資本成本,從而導致業績衡量的扭曲,而EVA指標則考慮了權益資本成本,能夠直觀的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和資本配置效率。其次,EVA最大限度的剔除會計失真的影響。EVA對各種可能造成扭曲的項目進行了相關調整,消除了傳統會計的穩健性原則所導致的會計數據不合理現象,如通過對研發費用的調整(研發費用的資本化),使調整后的數據更接近現金流,從而更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
2、EVA的采用可以促進公司資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在傳統業績評價指標下,企業不同的業務部門都以部門利潤最大化作為經營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部門經理往往通過游說上司,獲得更多的資本,而不是努力提高部門的資本配置效率。其結果是顯而易見,投資過度的部門不一定是效率最高的部門,投資不足的部門不一定是效率最低的部門,這就會產生企業有限資源配置的不合理。采用EVA指標可以克服這種缺點,企業管理層在評價各部門經營業績時,將每個部門視為獨立部門,根據其EVA創造情況,決定投資方向,防止資本的濫用,保證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
3、EVA的采用可以引導企業可持續發展。在委托代理制中,企業經營者與所有者目標的不同導致一系列問題的出現,例如經營者的短期行為。EVA著眼于企業的長遠發展,鼓勵企業的經營者進行能給企業帶來長遠利益的投資決策,而不鼓勵以犧牲長期業績的代價來夸大短期效果,采用EVA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杜絕短期行為的發生,引導企業走上持續、健康的發展道路。
4、EVA的采用可以引導正確的投資方向。EVA與市場增加值(MVA)正相關,能夠正確評估企業的市場價值,在一個完全的證券市場,企業的市場價值是由其股票的價格來反映的。企業的經營者為了增加企業的市場價值,必須考慮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全部資本成本,注重企業資本的使用效率。同時,投資者也會將資本投向那些能夠為其帶來更高報酬率的企業,從而使這些企業的股票價格上漲,直正實現了企業價值的提高。
四、經濟增加值(EVA)應用時存在的不足
1、資本成本的準確性。EVA指標是從股東角度重新定義企業的利潤,考慮了企業投入的所有資本(包括權益資本)的成本。因此,資本成本是EVA最重要的因素。斯特恩·斯圖爾特公司是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CAPM)來計算資本成本。CAPM是一個單因素的線性模型,僅僅考慮了β風險(系統風險或不可分散風險),同時,它假設市場是完全競爭而無摩擦的,投資者對資產收益的聯合分布有相同的預期,并且它們的預期都是建立在一個共同的持有期之上的。CAPM自身的這些缺陷會影響資本成本計算的準確性。
2、會計調整的有效性。根據斯特恩·斯圖爾特公司的研究,要精確計算EVA需要進行的調整多達160多項。在實際應用中,經過調整后所得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3、不同規模企業間比較的可行性。EVA的計算結果是企業創造的價值,這是一個絕對值,不是相對值,這意味著只有規模相同的企業才能使用EVA進行經營業績的比較,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可比性較差。
在西方國家興起并得到應用的EVA在我國尚處在探索階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我國證券市場是不完全的市場,投機氣氛濃厚,股票價格受很多非正常因素的影響,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二是我國企業的會計制度與國外會計制度還存在一些不同,公開的財務報表的內容比較簡單,在計算EVA時所需要的數據如研發費用等無法從公開的財務報表中獲得,增大了使用推廣EVA的難度;三是EVA指標本身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EVA在我國的廣泛應用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逐漸成熟和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以及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對EVA指標的修正,EVA必將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有效配置社會資源,改善管理者的行為方式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