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力
2004年8月全國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檢查驗收工作告一段落。國務院五部委的驗收結果顯示,由于嚴格建設用地審批管理,有力地遏制了一些地方的固定資產投資過熱,使耕地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護,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尤其是以開發區清理整頓為重點的全國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土地問題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截至2004年8月,全國共清理出各類開發區6866個,規劃用地面積3.86萬平方公里。其中,國務院批準設立開發區171個,省級政府批準設立開發區1094個,其余的5601個開發區都是市、縣、鄉政府和各級部門設立的。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撤銷各類開發區4813個,占開發區總數的70.1%,保留開發區2053個;核減開發區規劃用地面積2.49萬平方公里,占原有規劃面積的64.5%,保留規劃面積1.37萬平方公里;退出開發區土地2617平方公里,復耕1324平方公里,收回閑置土地116.5平方公里,清理償還農民征地補償費欠款87.4億元,開發區亂征濫占土地現象得到初步遏制。(參見附表)
另外,在土地市場治理整頓中,各地加大了對包括開發區在內的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去年以來,國土資源部與監察部先后對10起重大土地違法案件公開查處、公開曝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今年上半年,全國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33943件,涉及土地面積24314.11公頃,其中耕地13582.84公頃。目前,已收回土地1444.06公頃,其中耕地950.39公頃。全國農用地轉用指標壓減了20.3%,其中耕地轉用指標壓減了23.4%。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的各項政策得到較好的落實。
針對目前以開發區為重點的全國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取得階段性成效,國務院進一步明確今后一段時期全國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的重點和任務,并強調解決我國包括開發區在內的土地管理問題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應常抓不懈,逐步探索和完善相關體制和機制,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切實有效地規范和解決開發區的土地管理問題,形成科學高效有序的土地市場秩序。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和發展完善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在清理的基礎上認真搞好開發區的審核。要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對擬保留的開發區進行審核。要堅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產業集聚的原則,規范建設用地,促進開發區健康發展。
2、及時、準確、從嚴查處重大土地違法案件,堅決制止亂批、亂占、濫用土地特別是耕地的行為。對在深入開展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期間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頂風違法,建設用地未批先用等行為堅決依法查處,嚴肅追究責任,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嚴格土地管理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3、嚴格執行“三個暫停”的決定,切實控制新增建設用地。進一步建立完善各項土地供應政策和管理制度,調控土地供應結構,引導產業區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按照“有保有壓”的原則,對國務院明確允許的重點急需項目用地,要嚴格審核,防止“搭車”占地。同時提高效率,抓緊審批。
4、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供應管理,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規模,大力盤活存量土地。充分利用暫停審批農用地轉為非農建設用地的時機,積極推進征地制度改革,大力推進土地集約利用,建立健全土地集約利用的激勵和約束機制。認真抓好基本農田保護檢查等工作,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
5、加強土地管理的制度建設。深化省以下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監督檢查管理,完善干部考核體系,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在認真抓好清理整頓工作的同時,要抓緊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長效機制,健全土地法律法規體系,從根本上落實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_blank"> 附表 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發園區治理整頓情況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