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艷
誠信是古人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誠信是一種個人修養,也是一種道德行為。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集體、民族、國家生存之基。
誠信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經濟發展之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企業和一個地區的發展,誠信尤為重要。市場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信用經濟,離開了誠信,在互不信任、互相防范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有市場經濟的真正發展。
“信”的本義是“誠實不欺”。誠信的核心是信任。從整個社會層面來看,信用是一種信守承諾的責任感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后果負責的道德感。它即是個人的一種品行,表明人們的認同程度,同時,也是社會的一種德性,反映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
中國第一村——華西村黨委書記吳仁寶在談推行誠信經濟的打算時,鄭重指出:“誠信也是生產力!”好一個“誠信也是生產力”,發人深省。講誠信、守信譽本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企業進行國內外市場競爭的一大優勢。然而,由于我們的市場經濟法制規范還不完善,市場上假貨泛濫,屢禁不止。
準確地說,依法治國,以德治國,與誠實守信,是一對孿生姐妹,都是市場經濟的伙伴,在內容上是互補的,在目標上是一一致的,三者的側重點和選擇的角度意同形異,本質屬性無異。因此,都是為了維護市場這片藍天。微觀講:誠信的樹立和維護,要靠人們的人格魅力,獨立的人格原則,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凜然正氣,工作靠前來完成的。宏觀講是對法律、制度的負責。
應當看到,WTO規則下的全球一體化市場經濟是法律經濟,誠信經濟,信譽經濟。只有講誠信,求信譽,才能樹立中國企業的良好國際形象,鞏固并不斷發展世界各地貿易伙伴,做大自己的全球生意,并吸引更多外來投資,加快自身發展,積蓄未來競爭實力,從而,全面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效率。從這個意義上說,誠信不但能夠促進生產力,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生產力。在這方面,發達國家企業目前的確做的比我們好,他們的市場經濟規范,企業誠信資質很高。這是他們能夠經常制勝國際市場競爭的一個重要原因,值得我們學習?,F在,我國已加入WTO,廣大企業必須按世貿規則規范經營行為,否則,就將受到貿易制裁,甚至受到多方交叉制裁,而堅持誠信經營,則是遵守世貿規則的一個重要方面。鑒此,我們要將推行誠信經濟,作為入世后決戰決勝國內我市場的大戰略來實施,所有企業在發展經營中,無論搞商務活動還是人際關系的交往,都要信譽至上,堅持追求“利”中之義,做到職利尚義,義利并重,以義利雙得為目標,按絕不負天下人的要求,與所有客商建立長久信用關系,進而形成良好經營信譽,樹立符合WTO規范的合格企業形象。誠如此,自可以信求譽,以譽獲利,促使入世后經營譽滿天下,生意遍布全球,越保重越大,為企業發展開掘不竭的生產力。
我們應該在社會上大力宣揚誠信,并將誠信作為一本學科列入教材,廣泛教育,讓社會每個成員都形成根深蒂固的意識,真正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取之有害”。對于社會每個成員而言,“誠信”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寶。知識既是個人謀生的工具,又是個人為社會服務的工具。但是,要真正作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光靠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正確的人生觀去指導,否則,知識也可能成為滋生犯罪的工具?!罢\信”精神就是培養人的高尚情操,指引人們正確處理各種關系的重要道德準則。個人以誠立身,就會做到公正無私、不偏不倚、不貪不沾,講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約、取信于人,就能妥善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同樣,一項社會事業也只有依靠誠信立業,才能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