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春秋》今年第六期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結緣南斯拉夫》,并登載了幾張照片,其中第22頁上的《彭真率團訪問南斯拉夫》的照片,由于我的疏忽,錯誤地提供了彭真同志于1965年率團訪問印尼的照片。為此僅向編輯部和廣大讀者表示歉意。
最近返京后,我找出了1957年1月彭真同志率領全國人大代表團訪問南斯拉夫期間同鐵托總統合影的照片。(見44頁照片)現提供給《炎黃春秋》編輯部,如蒙刊用,不勝感激。照片上的人物是:前排從左至右:周叔、胡子昂、章伯鈞、李濟深、彭真、鐵托、區棠亮、某某、樂松生、唐賢耀。后排從左至右:武新宇、閻明復、唐建文、某某、伍修權、南斯拉夫友人、柞容禎。
這是我保存的唯一一張彭真同鐵托的合影。兩位共產主義老戰士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在斯大林的高壓手段下,鐵托毫不屈服。面臨赫魯曉夫的氣勢洶洶的突然襲擊,彭真莊嚴宣稱,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可以粉碎,但是壓不扁的,我們只服從真理,而決不聽從赫魯曉夫的指揮棒!毛主席贊譽鐵托“是一塊鐵,不怕壓”。對于彭真同志來說,同樣的贊譽也是恰如其分的。
《炎黃春秋》第六期刊登的“彭真率團訪問印尼”的照片,也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見證。那是1965年的5、6月的事。當年彭真同志率領中共代表團和全國人大代表團參加印尼共產黨成立四十五周年慶典活動并訪問印尼。印尼共成立于1920年5月23日,1926年領導了印尼民族大起義,遭到荷蘭殖民主義者殘酷鎮壓,被迫轉入地下。1935年重建印尼共中央機構;日本占領時期,印尼共投身于抗日斗爭,1945年二戰結束后積極參加推翻荷蘭殖民統治的八月革命,推動了印尼共和國的成立。1948年,印尼共再次遭到殘酷鎮壓,重新轉入地下。1951年,印尼共公開活動,組成了以艾地為首的新的黨中央,堅持反帝、反殖斗爭,致力于同民族資產階級建立統一戰線,大力發展黨的組織。到1962年已擁有二百萬黨員,在印尼民眾中有廣泛影響。彭真同志就是在印尼共發展達到頂峰時期率團參加它的四十五周年慶祝活動。給我們代表團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在首都雅加達最大的體育場舉行的慶祝大會,印尼共領導人艾地、蘇加諾總統和眾多的高級軍政官員同數十萬民眾同慶共產黨的生日。這次慶典的重頭活動是舉行跨印尼各大島的黨旗傳遞活動:成千上萬的民眾在各地迎接傳來印尼共的旗幟,最后到達雅加達大體育場,人數眾多的傳遞隊伍走進體育場,在場的民眾高聲歡呼,鑼鼓樂喧天,在身著民族服裝的隊員們簇擁下高舉黨旗的旗手昂首闊步走上主席臺,紅旗沒有送給艾地,卻獻給了蘇加諾總統。我們代表團中有的同志是土生土長的印尼華僑,曾長期獻身當地黨的事業,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感慨萬分,一時找不到適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吹接∧峁驳陌l展壯大、受到廣大群眾的真心擁戴,從內心深處替他們高興,同時在虎視眈眈的武裝到牙齒的強大對手眼皮底下如此炫耀自己,是福是禍,難以預料。當時彭真曾提醒艾地要防止突變,并向艾地建議,要組織兩套領導班子,一套在地上,一套在地下,地下領導班子可以住在中國,可惜艾地沒有接受這個建議。慶典后四個月,9月30日,以蘇哈托為首的印尼軍人集團推翻了蘇加諾,開始大規模鎮壓印尼共產黨,幾十萬印尼共黨員和艾地等主要領導人慘遭殺害或關入監獄。從此,印尼共進入最困難時期,第三次轉入地下。
我們代表團的訪問即將結束前,艾地邀請彭真和代表團到茂物的一座印尼共的農場去休息。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地跨赤道,大部分地區為熱帶雨林地區,終年高溫。我們雖然身著薄薄的夏裝,室內整天開著空調,但仍然終日汗流浹背,一回賓館就跑去“沖涼”。而距離雅加達僅50多公里的茂物,雖然海拔僅266米,卻氣候宜人,另有一番天地。印尼共的農場在茂密的森林中,到處都是不知名的熱帶的奇花異草,平展的草坪上放著幾條長木椅,長條桌上擺滿了熱帶水果。賓主一邊品嘗奇異的水果,一邊聊天。艾地指著剝開的榴蓮說,這種水果營養價值極高,有水果之王的美稱,聞著臭,吃著香,類似中國的臭豆腐。但代表團中好像無人敢問津。我記得,彭真同志談到這次訪問的印象,說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要看到逆轉的可能,要有兩手準備,吸取歷史上兩次被迫轉入地下的教訓。同志間感情勝于手足,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不知不覺快近黃昏,有人大聲建議,乘天色尚早,一起合影吧。于是就有了這張珍貴的照片。(見45頁照片)照片上的人物大多數記不起他們的姓名了,只能舉出還能叫出姓名的人了:前排左二張上明,左三、四和五為印尼共領導人,左六彭真,左七艾地,左八陳郁,左九某某護士長;后排左二朱庭光,左四過家鼎,左五閻明復,左六李之玉,左八伍應光。這張照片可能是艾地和他的幾位戰友同中共領導同志的最后一張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