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4月9日~12日,溫家寶總理訪問了印度。他在此前的3月14日會見中外記者時說:“我希望慶祝中印建交55周年成為中印合作新起點?!彼€語重心長地引用印度一部著名的典籍《奧義書》里面的一段話:“愿我們同受庇佑,愿我們同受保護,愿我們共同努力,愿我們文化輝煌,永遠不要仇恨,永遠和平、和平、和平!”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兩國關系的基礎
中國和印度有著悠久的友好交往歷史,印度是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20世紀50年代是中印關系的黃金時期。1954年,中印兩國共同倡導了舉世聞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并在當年召開的日內瓦會議和在1955年召開的亞非會議(萬隆會議)上將這一原則進行推廣。而兩國總理周恩來和尼赫魯的互訪更是把中印關系推向了高潮,當時,“中印人民是兄弟”的口號家喻戶曉。但是后來,這種兄弟般的關系出現了裂痕,特別是達賴喇嘛逃往印度并在那里從事分裂祖國的活動后,中印關系急劇惡化,1962年甚至發生了邊界武裝沖突。
經過雙方共同努力,近年來兩國關系逐步得到了改善和發展。這主要表現在,兩國都認同發展關系的前提是互不視對方為威脅,基礎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立了中印安全對話機制和中印反恐合作機制;邊境實際控制線的核實工作進展順利;兩國經貿合作發展迅速;軍事交流取得積極進展等。
2003年6月,瓦杰帕伊總理訪問中國,雙方簽署了《中印關系原則和全面合作宣言》,把中印關系再次推向高潮。中印雙方強調,將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增進相互理解,雙方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從根本上加強兩國在各層次和各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推動長期建設性合作伙伴關系的發展,建立新型國家關系。
根據中印兩國領導人達成的經濟協議,雙方同意將在未來三年內將中印兩國的年貿易額從50億美元提高到100億美元。此外,根據中印兩國總理發表的聯合公報,印度首次正式承認西藏是中國的領土。
2003年11月,中印兩國海軍在上海東部海面舉行以反恐搜救行動為目的的聯合軍事演習。這是中印舉行的首次聯合軍事演習。
競爭對手+合作伙伴
中印經濟存在很大的互補性。兩國正在進一步加強已有的合作,并考慮探索包括能源、資源方面的戰略合作。中印還在積極考慮恢復和增建兩國間的陸上通道如公路和鐵路等,并進一步將這些通道連接到中亞乃至歐洲,成為東亞和南亞乃至歐洲之間的新的大陸橋。
高速經濟增長使得中印兩國對能源的需求飛速上升,事實上,印度更“饑渴”些。中國在1993年開始變成了一個主要的石油進口國。而印度自從二戰以來就一直是能源進口國。
自9.11事件特別是伊拉克戰爭以后,美國加大了對中亞的政治、軍事、經濟滲透,對我國參與這一地區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形成了挑戰。有專家指出,在此形勢下,我國企業“走出去”以購買油田股權的方式,積極參與周邊緬甸、越南、泰國等國家的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并利用地緣優勢共同建設周邊國家至云南等西南省區的石油天然氣輸送項目,將成為我國石油企業的又一重要選擇。
談到目前的中印關系,不能不提到同為中印近鄰的緬甸,緬甸也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發起國之一,它歷來在中印兩國關系中起緩沖的作用。據緬甸石油天然氣公司公布的最新數字,緬甸陸地和近海已探明石油儲量達31億桶,天然氣儲量達1.442萬億立方米。中國也已經開始著手參與緬甸的海底油田開發。
與此同時,修建中緬輸油管道的計劃也浮出水面。
1988年,印度追隨西方對緬甸軍政府實行制裁政策。但1990年以后,出于國家利益特別是對油氣需求的考慮,印度與緬甸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隨著兩國國家領導人的頻繁交往,兩國的經濟合作關系也在進一步的加強中。
在修建緬甸管道的時候,中國有必要取得印度的合作。因為:第一,受地緣政治的影響,互鄰的印緬關系是印度國家利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在緬甸有自己的地緣利益;第二,印緬關系已非常深入,任何一個國家在與緬甸發展關系時都不能忽視印度的存在。當前印度在安達曼海有軍事基地,中國在那里的緬甸島嶼上也有軍事人員。目前最好的方法是重溫上個世紀50年代的中印緬三國共同創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共同攜手維護印度洋海上通道的安全,創建共贏。
2004年12月印度主動提出修建昆—加(昆明—加爾各答)空中走廊和修建昆明經緬甸到印度的公路。
印度近來還表現出善意,希望印中在國際油氣項目上合作。印度石油和天然氣部長2005年3月說,既然印度和中國都需要越來越多的能源來推動經濟增長,那么兩國就應該在世界各地的石油和天然氣項目上合作,而不是互相競爭。
該部長在與企業界領導人舉行會議時表示,印中為確保能源穩定都應把眼光放到國外,兩國要攜手合作。他舉例說,蘇丹的例子就是兩國能源開發合作的典范。中國在喀土穆建造了一個煉油廠,而印度建造了一條管道,提煉好的產品通過管道輸送到附近的一個港口后再出口。
印度前外長亞什萬特·辛哈說過:“我們拒絕所謂印中兩國之間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理論。印度既沒有制定,也沒有奉行在兩國之間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這種對華政策。印度對中國的看法現在是、將來仍將是向前看的,且充滿著樂觀。它既不是害怕也不是由妒忌促成的。我們相信,兩國能夠在發展伙伴關系的過程中,而不是在沖突中變得強大和繁榮起來,而且能夠在這一過程中保持各自獨立性和民族特性。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和印度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競爭對手。但顯而易見的是,如同美國與歐洲那樣,我們也能夠同時成為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但是,這種競爭必須是健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