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咨詢策劃項目比作一段婚姻,那么合作的前期就如蜜月一樣,令人珍惜及玩味。一般而言,新婚蜜月是充滿快樂與和諧的,但是項目合作的蜜月期卻并非如此,有很多問題會在此中暴露,并且可能埋下仇恨的種子,造成一對佳偶變成怨侶的結果。所以說前期合作的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項目的成敗。為了平衡順利地渡過咨詢策劃項目的前期合作,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將“相見歡”的好感,轉化成工作的熱情
企業老板之所以選擇一家咨詢公司而不選另外一家,在很多情況下,是因為與這家公司負責人“相見甚歡”,談得來,對心思;或者是對其理論想法非常感興趣,或者是為其描繪的藍圖陶醉。這種好感會促使企業老板很樂意與該項目負責人交流溝通,一天喝兩次咖啡,每次聊上兩三個鐘頭都是平常,甚至一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而時間就在這聊談中過去。但策劃并不是聊天就能聊得出來的,要靜心思考,要用心調查,要費心安排才行的。這樣可能十天半個月過去了,卻沒有什么成果出來。所以企業老板應該將這種好感轉化成工作的熱情,并用這種熱情去帶動策劃團隊的全體成員,方能令合作走上軌道。
二、 款項到位,相關人員到位
筆者曾碰到一個這樣的情況。一家化妝品公司與一家策劃公司簽定好了策劃合同,然后老板就去外地出差,十天后回來,問策劃工作進展得怎么樣了,卻發現什么也沒有。親自打電話問策劃公司負責人怎么回事,得到對方氣鼓鼓的回答,你首期款到現在還沒有打過來,我怎么干。原來掌握財政大權的老板娘是想見到兔子才撒鷹,要策劃公司先開始工作再給打款。就這樣,雙方僵持著而時間就浪費了。
而企業要注意的是,首期款打到咨詢公司那里之后,就要敦促咨詢公司的相關人員盡快到位。只有對方的人員全部到位,才能順利開展相關的策劃工作。
三、 盡快看到首期的成果
當企業與咨詢公司剛開始合作時,或多或少地都會對咨詢公司心存懷疑。特別是企業內營銷管理等相關的負責人,甚至恨不得看咨詢公司的笑話。如果,首期成果不能盡快拿出來,可能就會加深這種懷疑甚至是抗拒。所以最好比計劃原定的時間提早一點拿出首期成果,讓企業看到咨詢公司的效率,提高信心;且咨詢公司對企業情況畢竟不是很了解,做出來的東西并不一定能切合實際,早一點有東西出來,就能早一點知道效果,知道哪里有待改進,盡早糾正有偏差的地方,不至于以后犯方向性的錯誤。
四、 對工作狀況盡量溝通
咨詢公司初次接觸企業內部有關項目,必然會有很多情況不熟悉:或是不了解企業的文化歷史,或是不了解企業營銷現狀,或是不熟悉相關人員的工作情況,或是不熟悉企業現有的銷售市場,哪怕是企業的一個廣告單張都不知道在哪里。這些可能就會造成開展工作的障礙。而這些對企業人員來講就根本不算是問題,所以在相關問題上要盡量加強溝通,才能有利于雙方的合作,推動項目的順利開展。
五、 及時彌補裂痕,不要讓其變成鴻溝
只要是兩個人以上一起工作,磨擦肯定是會有的。何況是企業與咨詢公司兩個不同的團隊。由于存在一定的切身利益關系,可能會造成雙方有關人員的利益沖突,并且彼此在思路和方法上會存在很大的差別。企業營銷人員認為咨詢公司不懂市場,只會紙上談兵,咨詢公司策劃人員又會認為企業人員素質偏低,沒有創意,這樣雙方就可能產生裂痕。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和彌補,就可能加深誤會,甚至演變成鴻溝,到時候可就難以收拾。要不就是合作不了,要不就是要其中一方換人,而對整個策劃項目合作來講,會是很大損失。
六、 建立共同愿景
所謂婚姻的愿景就是白頭到老,幸福一生。而策劃項目的愿景不僅是合同上規定的那幾條:品牌知名度做到多高、市場開拓得多大、招商回款有多少萬,更在于雙方的共贏。策劃項目的成功不只是有利于企業,還要有利于咨詢公司本身,同時也要包括雙方參與項目的成員的勝利,有物質上的,也要有精神上的。這樣眾人才會團結在同一個愿景之下,摒棄彼此的誤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七、 雙方人員彼此認同,相互信任
在推進項目合作中,雙方人員的認同度是很重要的。這就要我們管理者幫助眾人求同存異,學會欣賞對方。企業人員欣賞策劃人員豐富的理論知識、嶄新的創造性思維;策劃人員欣賞企業人員老到的市場經驗、踏實的實戰作風。雙方取長補短,共同為策劃出謀獻計。同時要相互信任,不藏藏掖掖,才能將工作做到位。在認同坦誠的工作氛圍中,創造力凝聚力會大大地增強,為合作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王允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