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由紅四方面軍為主組成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由徐向前、陳昌浩率領,西渡黃河向河西走廊進發。經過近半年的浴血奮戰,僅有400多人的左支隊于1937年5月進入新疆保存下來。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西路軍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直到20世紀80年代,西路軍問題才慢慢接近歷史的真相,基本上得到了澄清。陳云不僅援接西路軍左支隊進疆,并將這批幸存下來的干部培養和訓練成為我黨特種軍事技術干部,而且在新時期為西路軍問題的澄清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陳云說:“你們是革命的種子,將來可以發展到幾千人,幾萬、幾十萬人,去奪取革命的勝利”
1936年10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決定組織一個既代表共產國際又代表中共中央的代表團,回國迎接執行寧夏戰役計劃、擔負打通國際交通線的紅軍西路軍部隊,正在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匯報的陳云被任命為代表團團長。
12月8日,陳云和滕代遠率代表團乘火車離開莫斯科前往阿拉木圖。中旬,代表團抵達靠近新疆的霍爾果斯,看到了蘇聯當局準備供給西路軍的坦克、大炮和其他武器彈藥。幾天后,西安事變爆發,由于蘇共中央認為事變有日本方面的背景,故改變原來的允諾。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電示陳云停在邊境,等候指示。
就在這期間,1937年l月中旬,西路軍在高臺與馬家軍激戰失利,紅五軍軍長董振堂以下3000人犧牲。此后,西路軍雖英勇斗爭,但終因寡不敵眾,于3月中旬失敗,余部退入祁連山腹地。西路軍為保存力量,余部分3個游擊支隊突圍,2個支隊大部損失,李先念所率左支隊歷盡艱險,終于走出祁連山,于4月底轉戰到哈密境內的星星峽。
4月18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電示陳云:急速前進,趕上正往星星峽轉移的西路軍余部,以便接他們到蘇聯學習。已經遇阻四五個月的陳云立刻率中共代表團乘汽車離開霍爾果斯,于23日抵達新疆首府迪化(今烏魯木齊)。
陳云一到迪化,便急切地展開了接援西路軍的活動。首先他以中共代表身份,通過蘇聯的關系,與盛世才前后談判3次達成協議。盛世才同意西路軍左支隊進駐迪化。這樣,陳云率領盛世才提供的汽車、給養和盛世才的軍事人員于5月1日趕到星星峽,與李先念率領的西路軍左支隊余部會合,這才知道西路軍只剩400余人,部隊疲憊不堪。當務之急就是安撫人心、鼓舞士氣。在星星峽附近的山窩里,陳云首先代表黨中央向歷經千難萬險、九死一生到達新疆的同志們表示親切的慰問。他接著說:在革命斗爭中,有勝利也有失敗,你們雖然只剩下幾百人,但你們是革命的種子,將來可以發展到幾千人,幾萬、幾十萬人,去奪取革命的勝利。你們都是經過千難萬險鍛煉出來的革命的寶貴財富,是多少黃金也買不到的!還說,黨中央對西路軍的斗爭始終很關心,想了很多辦法來援救陷入困境的同志們。他要求大家把自己制作、使用的武器以及衣服、鞋襪等物品,一件不丟地保存起來,送到莫斯科共產國際去,讓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看看中國工農紅軍是在什么樣的艱苦條件下進行爭取解放的斗爭的。陳云的講話,使歷盡磨難的全體指戰員受到巨大鼓舞。
5月4日,在陳云、滕代遠、李先念、李卓然等率領下,西路軍左支隊400余人分乘幾十輛汽車,向迪化進發。途經苦水時,陳云在一個沙窩再次向部隊講話,鼓勵大家不要為暫時的失敗灰心喪氣,要看到未來的勝利前景;并提出嚴守秘密、遵守紀律、尊重當地民族風俗習慣、執行與盛世才的統一戰線政策等要求。路上,陪同陳云等前往星星峽的盛世才的蘇聯顧問要求西路軍放下武器,以免出事。陳云堅決不同意,說部隊去迪化是接受訓練,這是盛世才同意的,我們不干涉其他事務,不能放下槍!部隊到這里不容易,放下槍豈不成了投降?經過反復交涉,那位蘇聯顧問終于同意部隊攜槍進入迪化。5月7日,陳云等率領西路軍左支隊抵達迪化,進駐西公園旁尚未啟用的阜民紡紗廠職工宿舍。到后,按照事先與盛世才的商定,西路軍入疆部隊對外稱新疆督辦公署新兵營。
陳云說:“難道把我們可貴的干部可貴的無線電專家、醫務專家也當兵士一樣去打仗嗎?”“我一個干部也不放手”
西路軍出征時有2萬余名將士,而陳云接到的只剩417人,其中軍師級干部14人,團營連級干部70余人,無線電報務人員26人,醫務人員23人,黨團員占62%。在陳云看來,這些人是浪淘火煉出來的真金,是黨和軍隊的寶貴財富,必須將他們保護好。
到迪化后,陳云領導西路軍入疆部隊進行休整。除安排傷病員治療和部隊每天上午進行兩小時出操、晚飯后進行文娛體育活動外,著重抓了三方面工作:(一)穩定部隊情緒。陳云同滕代遠每星期給連以上干部作二三次報告,講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政策、共產國際七大的精神和國際形勢;利用晚上時間先后同30多名團以上干部個別談話,強調要講團結,先不急于究及西路軍失敗原因,相信黨中央會在適當時機正確處理這一問題。(二)促進部隊干部戰士恢復身體健康。陳云除爭取到新疆督辦公署按每人每天50兩新疆幣(當時新疆幣每10兩相當于內地1個銅錢)給菜金、每人每月5000兩新疆幣給零用錢,每人發兩套換洗衣服,新疆軍隊另贈送每人每天五六兩羊肉外,還同滕代遠決定由自己出錢,再給每人每天加菜金50兩新疆幣,以保證每餐有豆腐;給每人零用錢1萬兩新疆幣,讓大家買襪子、牙粉、肥皂。(三)組織部隊學習文化。按照原有文化程度,將戰士分為甲乙丙三班,分別學習初中、小學課程和進行掃盲;高中級干部則學習三角、幾何、代數,以及俄文、英文,為赴蘇學習作準備。教材靠從書店中買和自己編;教員則以“能者為師”的原則,由文化程度高的人擔任。
6月19日,陳云致信王明并轉駐共產國際中共代表團,報告在與西路軍干部談話中所了解到的西路軍的一般情況、作戰經過和失利原因,以及西路軍余部退入祁連山后直至抵達星星峽和到迪化生活、學習的情況。陳云在信中說:到新疆的400多人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息,都長得胖胖的,你們隨便派哪一個來看了都會覺得他們是可愛的革命子弟?!叭绻F在把我們的人與本地的軍隊一比較,那就立刻可以看出我們的比本地的要年輕、精干、清潔、聰敏?!毙胖袑Υ韴F一再推遲西路軍余部赴蘇學習而又不肯說明原因,提出了尖銳的意見,指出:這400多人大部分是干部和技術人才,如果真要他們去打仗,戰斗力不一定好;而且“難道把我們可貴的干部可貴的無線電專家、醫務專家也當兵士一樣去打仗嗎?這不是可惜嗎?這也不合國際和我們黨的干部政策。”另外,其中許多干部多次負傷,身體很弱,如果有可能給他們相當的休養,對于中國革命不知要做多少工作。信中還嚴肅地質問“為什么不允許把必須醫病和休養的干部先送蘇聯?為什么不允許工作委員會的領導人到國際來報告西路軍的情況?我認為這件事你們必須明確答復我?!阋圆焕砘蛘卟恢呺H的‘考慮’兩字來答復我,我很不滿意,這個態度不能共事!是則是!非則非!應該明白答復。”信中提出,如果要西路軍余部留在新疆學習軍事技術,希望解決教官和學習用的汽車、鐵甲車、機關槍、飛機等來源問題;再批準用8000美元購買夏天用的汗衫、短褲、毯子、被單等物品。信中還表示堅決反對共產國際派人從這400多人中隨意選調和分配干部,說“我一個干部也不放手”。這些擲地有聲的言辭,不僅充分表現了陳云對黨和革命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對西路軍將士的深厚戰友情,也反映出他對西路軍指戰員的命運和前途的關心憂慮。
周恩來說:“陳云同志做了件好事,將來建設我們自己的空軍,有骨干、有種子了”
7月15日,季米特洛夫電告陳云等:共產國際已決定西路軍余部不去蘇聯,留在迪化組織學習。陳云意識到原先共產國際接西路軍余部到蘇聯學習的計劃和他為此所作的努力已無法實現。他決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僅要把西路軍的這批精華保護好,更要把他們培養好。
當天,陳云同滕代遠致信在共產國際的王明等,提出了西路軍余部今后在迪化學習的計劃:(一)學習軍事,包括軍事戰術和裝甲車、火炮、坦克、飛機的操作;(二)學習政治,包括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列寧主義問題、黨的歷史,以及西方史和政治經濟學;(三)學習語文和英文。
為了周密地實施培訓計劃,陳云在組織體制和學習步驟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一是他同滕代遠、李先念、李卓然研究,決定對西路軍左支隊入疆部隊進行整編,保留西路軍工委;將左支隊改編為總隊(后稱總支隊),隊部設政治處、總務科,下轄4個大隊,每大隊編3個排,每排3個班,每班10人左右;另編一個干部隊,直屬工委領導。二是因原駐地阜民紗廠太小,陳云商請在迪化市東門外盛世才部隊營房旁,騰出一套獨立的四五間相鄰的院落作為新兵營的駐地。三是希望“用蘇聯援助盛世才軍隊的現代化武器裝備,訓練‘新兵營’,培養各兵種的軍事人才?!苯浗簧妫K聯總顧問和盛世才“欣然同意”。四是學習培訓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任務是整編隊伍,組織政治和文化知識學習。第二階段,任務是分班學習現代化軍事科學技術,為人民軍隊培養未來各兵種的干部。
在此期間,陳云給西路軍入疆部隊的高級干部和總支隊干部隊上黨課,內容包括講解《聯共(布)黨史》、列寧的《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斯大林的《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和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等。7月下旬,西路軍左支隊抽出20余人成立無線電訓練班。10月23日,陳云、滕代遠致電毛澤東、張聞天,匯報西路軍入疆部隊的學習情況,還建議中共中央“利用新疆在3年內培養5000軍事的新干部”。25日,毛澤東、張聞天復電陳云、滕代遠,表示同意將西路軍人員分配到迪化各學校去學習新技術,并指示他們立即設法建立從新疆到蘭州的航空交通,說此問題解決后,派送干部學習等事均可不成問題。
10月底,西路軍總支隊開始轉入機械化武器裝備的正規學習,其中以一、二大隊為基礎學習汽車駕駛與修理,以三大隊為基礎學習裝甲車、坦克的駕駛與修理,以四大隊為基礎學習火炮的操縱。陳云在學習開始時傳達了中共中央“嚴守紀律、安心學習”的指示,并作了“向機械化進軍”的動員,指出:我們要戰勝日本侵略者,不能光靠步槍、刺刀,還需要有飛機、大炮、汽車、裝甲車?,F在沒有,將來總會有的,等有了再學就晚了。因此,從現在起就要著手培養會駕駛飛機、汽車、裝甲車的人才,這是一項有戰略意義的任務。
11月上中旬,陳云經與盛世才協商,決定再從西路軍入疆部隊中選調11人到新疆軍醫學校和獸醫學校學習,學制2年。在這前后,陳云還與盛世才反復談判后達成協議,由新疆航空隊為八路軍培訓50名空地勤人員。鑒于這是中國共產黨培養的第一批空軍干部,為照顧原紅一、二、四三個方面軍中都能有人參加,決定先從西路軍總支隊中選出30名,再從延安選出20名。1937年11月,陳云奉中央電令回延安負責中央組織部工作之后,他還親自到抗日軍政大學和摩托學校中物色考查赴新疆航空隊學習的人選,最后確定18人去新疆。這批干部于1938年2月抵達迪化,與西路軍總支隊挑選出的25人先后進入新疆航空隊,合編為飛行班和機械班。機械班于1939年冬畢業,飛行班于1942年4月畢業。他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中第一批空軍飛行員和機械師。
1939年9月,周恩來赴蘇聯治療受傷的胳膊,途經迪化時,曾專門聽取呂黎平等2位航空班學員的匯報。當他聽說學員學習積極性很高,成績不錯時,高興地說:“陳云同志做了件好事,將來建設我們自己的空軍,有骨干、有種子了?!?/p>
陳云:“西路軍問題是一件和自己有關的事,我今年77歲了,要把這件事搞清楚”
但是,歷史并不是時時公正的。
就在西路軍余部奮戰之時,1937年3月,在延安開展的深入揭發和批判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嚴重錯誤的斗爭中,西路軍西渡黃河被說成是張國燾背著黨中央私自命令所采取的軍事行動,所執行的是張國燾的逃跑主義路線,西路軍的失敗,被認為是張國燾路線的最后破產。從此,西路軍問題成了人們不敢逾越的雷池與禁區,西路軍的將士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
20世紀80年代初,軍史研究者朱玉在幫助徐向前元帥整理回憶錄時,從文獻史料中發現了西路軍的歷史真相,撰寫了《“西路軍”疑》一文,于1980年12月2日報送到鄧小平那里。鄧小平極為重視,很快就批給李先念研究。
1981年11月22日,陳云同李先念談起西路軍問題,指出:“這個問題不能回避。西路軍過河是黨中央為執行寧夏戰役計劃而決定的,不能說是張國燾分裂路線的產物?!?/p>
3個月后,在陳云住所內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會后,陳云再次同李先念談論西路軍問題。陳云說:“西路軍是當年根據中央打通國際路線的決定而組織的。我在蘇聯時,曾負責同他們聯系援助西路軍武器彈藥的事,而且在靠近新疆的邊境上親眼看到過這些裝備?!蓖A送?,他動情地說道:“西路軍問題是一件和自己有關的事,我今年77歲了,要把這件事搞清楚?!辈⒔ㄗh李先念準備一份有關西路軍問題的材料。
作為西路軍的親歷者,當年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成員、三十軍政治委員,西路軍最后分散游擊時負責軍事指揮的李先念,對西路軍被誣為“張國燾路線”始終不解。他和陳云一樣,要對西路軍的榮辱負責。
李先念根據鄧小平的批示和陳云的建議,組織干部查閱大量歷史檔案,于1983年寫出《關于西路軍歷史上幾個問題的說明》,指出:“西路軍執行的任務是中央決定的。西路軍自始至終都在中央軍委領導之下,重要軍事行動也是中央軍委指示或經中央軍委同意的。因此,西路軍的問題同張國燾1935年9月擅自命令四方面軍南下的問題性質不同。西路軍根據中央指示在河西走廊創建根據地和打通蘇聯,不能說是執行張國燾路線?!?/p>
1983年1月5日,陳云看過《說明》及所附幾十件電報后,委托秘書電話轉告李先念辦公室說,可送小平同志。陳云再次指出:“西路軍打通國際路線,是黨中央、毛主席過草地以前就決定的。當時共產國際也愿意援助,200門炮都準備好了,我親眼看見的。西路軍的行動不是執行張國燾的路線,張國燾路線是另立中央?!?/p>
3月8日,陳云又就西路軍問題致信李先念,說:“你寫的關于西路軍歷史上幾個問題的說明和所有附件,我都看了兩遍。這些附件都是黨內歷史電報,我贊成把此件存中央黨史研究室和黨的中央檔案館??上日埿∑酵鹃喓笤俳恢醒氤N婚?。”3月22日,鄧小平在李先念寫的說明和附件上批示:“贊成這個說明,同意全部存檔。”陳云的建議,李先念的說明,鄧小平的批示,在根本性質上正確地解決了西路軍的歷史遺案,對西路軍歷史問題的澄清起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在鄧小平、陳云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關懷下,西路軍問題基本上得到解決,西路軍將士用鮮血與生命在中國共產黨的輝煌歷史上寫下的悲壯而濃重的一筆,也從人們的心中如實地落到了白紙黑字上。2002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撰寫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冊出版了,關于西路軍如此寫道:“西路軍所屬各部隊,是經過中國共產黨長期教育并在艱巨斗爭中鍛煉起來的英雄部隊。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在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殊死博斗中,西路軍的廣大干部、戰士視死如歸,創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業績,在戰略上支援了河東紅軍主力的斗爭。西路軍干部、戰士所表現出的堅持革命、不畏艱險的英雄主義氣概,為黨為人民的英勇獻身精神,是永遠值得人們尊敬和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