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由中宣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多個國家部委聯合主辦的“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系列活動在全國各地啟動。在“第二屆(2005)中外企業知識產權高層論壇”上,知識產權官員、專家、企業家匯聚一堂,就知識產權領域的難點、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對如何建立知識產權營銷和品牌戰略,如何利用知識產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如何實施知識產權開發和利用及如何有效杜絕侵犯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經驗交流。本次論壇是繼2004年中外企業高層論壇的又一次中外企業盛會,此次論壇猶如豐盛大餐,無論是論點明確的主題演講,還是高潮迭起的專家演講,都讓與會代表感觸頗多。
保護知識產權 促進創新發展
Protect IPR, Promote Innovation & Development
“中國保護知識產權企業高層論壇”嘉賓演講(摘要)
積極創造自主知識產權 切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商務部副部長 廖曉淇
企業是保護知識產權的主體。中國政府一貫積極支持并推動企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2004年以來,國務院成立了吳儀副總理任組長的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加強對全國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的統籌協調并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權盜版等違法犯罪行為,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但是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保護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與一國的經濟、科技發展水平是密切相關的。在現階段經濟、科技發展水平還不高的中國,更需要政府、企業和廣大消費者一起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和長期不懈的努力。
中國企業沒有知識產權保護準備期
中國社科院知識產權中心主任 鄭成思
中國許多企業認為現在正處于較弱勢力,創新能力不強,應該有一個知識產權保護的準備期。但中國不能走這個準備期的道路,因為中國加入WTO把企業的準備期截斷了。那么企業應該怎么辦?有兩種情況,要么自動退出競爭,要么迎上去。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企業應當做的,一是全面了解知識產權制度。二是企業要積極創新。仿、靠、冒不是中國的傳統,敢于創新,善于應對,勇于維權的企業才是社會的主流。三是在合同談判中學會應對。
要將知識產權的管理作為企業來管理
GE亞太區知識產權法律首席顧問 竺農范
GE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管理,不是把它作為簡單的部門來管理,而是作為一個企業來管理。原因之一是因為管理知識產權不花錢是不可能的事情,需要長期投資,包括從研發開始到知識產權保護到專利運送都需要經費。二是管理知識產權不管時間長短要有一定的回報,以保證產品上市時不被別人假冒。從長遠角度來說,企業希望知識產權不僅能起到防守假冒為公司開拓財源的作用,還應該具有促進知識進步的作用,如技術轉換、專利許可,這些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為公司創造許多利潤。
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一方面是防止別人假冒,保證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是阻止別人阻止你,就是說當新產品上市時,可能有人告你侵犯專利,但你的產品申請了專利就可以一拳頭打過去。
從策略到執行過程,知識產權需要完整的質量控制,包括知識產權的申請、保護、盈利各個方面。要分析過程是不是合理,技術是不是能夠進一步改善。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打造企業強勢品牌
中國中糧集團總法律顧問 劉烈東
知識產權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面對國內外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糧集團將進一步完善系統、科學并能適應集團業務發展方向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商標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馳名商標,打造中糧個性化品牌,進一步提升集團的社會形象和競爭力,為提高中國糧油食品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做出自己的貢獻。
加大商標保護力度 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 李東生
我們雖然是商標大國,但絕不是商標強國,還缺少世界級的品牌,一個世界級的品牌產生的效益就相當于中國的一大批商標。因此,正如同中國的市場經濟還處于初級階段一樣,中國的商標事業也處于初級階段:全社會的商標意識仍有待提高,還遠未形成注冊商標、保護商標、運用商標、尊重商標的社會文化氛圍,企業運用商標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尚處在較低水平,商標侵權行為仍然存在,在某些地區、某些領域甚至很嚴重。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大力提高全社會商標意識,嚴厲打擊商標侵權假冒行為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