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新聞宣傳工作,是企業通過有關新聞媒體,有意識地向外界傳播自身的經唐理念、經營狀況、企業文化、典型事跡等信息的社會實踐活動。加強企業新聞宣傳,對于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激發員工的榮譽感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加強企業新聞宣傳工作,必須突出“四性”:
一、針對性
企業新聞宣傳,既有別于企業的宣傳思想工作,也有別于媒體新聞宣傳。宣傳思想工作主要針對企業內部,企業新聞宣傳工作則主要針對企業外部。企業新聞宣傳與媒體新聞宣傳也有所不同:企業新聞宣傳的側重點在于“宣傳”,目的是為了在社會公眾面前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成功與否關鍵是看宣傳效果如何;媒體新聞宣傳則主要側重于“新聞”,注重取材的新穎和對社會公眾的影響力,關鍵是看時效性、新聞性的強弱。因此,要通過新聞宣傳的“瓶”來裝“企業宣傳”的酒,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就必須滿足媒體宣傳和企業宜傳的雙重要求,追求“新聞性”和“宣傳性”的統一。
正因為企業宣傳與媒體宣傳有所區別,因此必須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在宣傳載體的選擇上,要注意針對報紙、雜志、耳聯網等不同新聞媒體的特點,充分利用各類媒體的優勢;在宣傳內容上,要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心和兩個文明建設,不能漫無邊際,抓不住重點;在宣傳形式上,要符合媒體特點和企業自身的特點,努力做到媒體歡迎、受眾喜歡,以達到好的宣傳功效;在宣傳對象上,要針對該媒體的,受眾在年齡、文化層次、地域等方面的不同特點,選擇合適的宜傳策略;在時機的選擇上要恰到好處,及時為新聞媒體和受眾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超前性
超前性,也就是企業對新聞宣傳工作要準確定位、超前考慮,高質量地做好企業新聞宣傳的各項準備工作,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分析研究本企業和產品的特點。企業新聞宣傳工作人員對于本企業的發展歷程、企業概況、代表性產品等基本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對于產品生產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所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或創造的新紀錄,主要技術參數和同類項目的比較等內容需要重點了解,這也是新聞媒體經常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2,制定新聞宣傳工作的目標和計劃安排。制定的計劃安排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全面”就是對于何時、以何種方式、宣傳哪一方面等問題,要有一個通盤的考慮;既要注重宣傳企業改革、發展、生產經營等物質文明建設取得的突出成效,又要注重宣傳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建設、典型事跡等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全面全方位地向社會公眾展示企業自身良好的形象。“突出重點”有三層含義:一是要選擇影響面大、具有一定權威的新聞媒體,作為新聞宣傳的主要載體。二是要注重對宣傳重點的引導,促使媒體和受眾把“關注點”從產品轉移到企業,不能“跑題”;三是要選擇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和制造難度、造型新穎獨特、有較大社會影響的產品,作為新聞宣傳工作的重點。
3.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策劃。企業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具有高度的敏銳性,除了重要的階段性進展、重大事件、獲得有影響的榮譽等客觀事件外,還要有意識地策劃一些有創意的活動,吸引新聞媒體的廣泛參與,并積極做好各種服務和準備工作。在召開座談會或集中學習等活動時,要通知有關人員準時或提前進入會場;需要采訪某些人員時,要提前通知其本人;為新聞單位使用傳真、互聯網等設備提供方便。另外,準備一份與宣傳有關的翔實的背景資料,不僅能夠避免宣傳過程中的一些失誤,還有助于提高宣傳效果。
三、日常性
日常牲,就是企業新聞宣傳要持之以恒,控制好宣傳節奏,不斷創造新的“公眾敏感點”,營造出良好的宣傳氛圍。
在平時,要注意和新聞媒體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其實,企業新聞宣傳和媒體新聞宣傳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互依賴的關系。由于新聞媒體具有主流社會傳播工具這一資源優勢,企業新聞宣傳需要借助其來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新聞媒體也需要企業提供新聞線索和信息源,以豐富其傳播的信息內容,提升新聞媒體自身的傳播價值和影響力。因此,企業可通過舉辦聯誼會、定期新聞通報會,邀請媒體記者聯合采訪,邀請媒體記者授課,參加公司重要的經營活動等多種方式,加強日常聯系,建起與新聞媒體良好的合作關系。
日常性,還意味著新聞宣傳工作要講求時效性。時效性是新聞工作的固有特性,如不遵循這一客觀規律,往往會浪費有用的新聞素材,喪失企業進行自我宣傳的最佳時機。有的企業不是日常組織稿件,而是定期或某一階段組織一批專門的稿件進行重點轟炸,實踐證明宣傳效果并不好,在新聞媒體的上稿率也相對較低。
四、生動性
增強企業新聞宣傳內容的生動性,目的是為了強化新聞受眾的印象或記憶,這是對企業新聞宣傳工作和宣傳工作者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宣傳稿件要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行業特色。要結合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牢牢把握住“四個點”。即,社會各界矚目的熱點、群眾普遍關拄的焦點、新聞媒體宣傳的重點、同行業的難點。同時還要深入了解本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稿件要符合本行業的特點,不能說外行話,也要注意避免深奧的專業術語。
第二,稿件還要體現出一定舶深度。不能單純地對新聞事實進行簡單的堆砌,還要對新聞事實進行必要的挖掘,使廣大受眾不僅要了解到新聞事實,還要了解到更多的東西。這在介紹經營業績、工作經驗、新做法、新技術之類的宣傳稿件中,體現得更為充分。要突出宣傳稿件的“個性”,不能干篇一律,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寫出它們真正有特色的地方,寫誰像誰。做到這一點,除了日常注意認真觀察、仔細調研之外,還要在平時多留意其他的新聞宣傳稿件,注意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宜傳。
第三,語言要風趣,給人以新鮮感。尤其是在各類娛樂性媒體播發的稿件,更要注意做到宣傳語言的平民化,使宣傳內容為廣大群眾所樂于接受。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注意觀察、善于發現。如筆者在向新聞記者介紹鄭州黃河二橋施工情況時,稱混凝土養護為“沖涼水澡,冬天蒸桑拿、蓋棉被”;在介紹電焊條烘干時,稱之為“烤火祛風濕”等等,都非常形象,也給媒體記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但是,由于受新聞媒體等方面的制約較大,企業新聞宣傳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充分利用社會新聞媒體加強自我宣傳的同時,企業還必須建立自己的宣傳陣地。畢竟,在弘揚企業文化、宣傳貫徹企業管理層的決策、了解企業發展及市場動態等方面,企業內部宣傳載體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單位:中鐵大橋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