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聞寫作中,特別是在倒金字塔結構中,導語是最重要的部分。新聞界公認“導語是記者展示杰作的櫥窗,讀者和編輯以及新聞學教師都會自然地設想,如果記者未能在導語中表現出水平,那么他就是沒有水平。”①所以導語寫作理所當然最受重視,耗費的心血也最多。但是,新聞結尾對于受眾接受心理的影響并不亞于導語。美聯社記者馬利根對此深有體會:“一篇報道既要有好的導語,也要有一個有力的結尾。事實上,我常常在最后一段下的工夫比在第一段下的工夫大,因為我希望那真正動人的最后一行話將使編輯高抬貴手,不致砍殺我努力的整個成果……一條使人激動的引語、一件概括性的趣聞、一段將最后一次打動讀者的情感,即引起讀者悲傷或大笑的有趣材料,可以使一篇報道生輝。這樣,這篇報道看起來就是一個統一體、一個完全的整體。”②“鳳頭、豬肚、豹尾”是元曲作家喬吉寫作的六字真言,陶宗儀把它解釋為“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結要響亮”。其中,開頭和結尾尤其值得講究。文章起頭起得好,才能抓住“眼球”;結尾收得好,才能有回味。所以,明代詩論家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提出:“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
結尾被稱為永恒的印象。對于許多寫作者來說,結尾同報道的開頭一樣重要,遺憾的是,許多讀者不會讀到結尾,但是如果他們讀了,就應該用一個值得懷念的結尾來回報他們。下面來介紹幾種新聞的結尾方法。
一、循環式結尾
當你以一種繞圈子的方式返回導語以求獲取一個想法用來結尾時,你就已經在使用循環結尾方法了。下面這個例子出自一篇報道,該報道講述了一些家庭如何同A氏病作抗爭的故事,在這個例子里,導語這樣寫道:
“Mother,this mother,this other…other,other,other…”
這個曾經作為貝蒂·珍妮而存在的人每天一點一點無情地消亡。被稱作A氏病的特殊疾病已經使這個58歲的婦女衰弱成一個雙肩耷拉、手腳扭曲的人,喋喋不休地嘮叨著毫無實際意義的內容。
報道接著用更多的篇幅特別描述了她的家庭怎樣努力同這種疾病作抗爭的事跡。
結尾重復了導語中的短語——卻以出乎意料的轉折結尾:
“Mother,this mother,this other…Daddy,daddy,daddy”
急促反復的聲音響亮、持續不斷且不易忘記,他姐姐的聲音充滿了整個屋子。
“哦,”漢切特揮舞著手說,“我如今再也沒有聽到過這種聲音了。”
二、用引語結尾
特定報道和硬新聞最普遍的結尾樣式是引語結尾。尋找一條能夠總結報道基調或主要觀點的引語,當你用一句引語作為結尾時,把消息來源放在引語之前,如果用兩句引語作為結尾,消息來源就放在第一句引語后面,不要讓“他說”成為讀者記住的最后一句話。
“他把就業面試當作一項職業,賺了很多錢。”豪斯警官說。
羅思克先生這星期初被逮捕,當時他如約出席了他的最后一場面試——面試者是豪斯警官。“我們讓他填寫了一張旅行費用的收據”,這位警官說,“然后我們告訴他已經為他找好了目的地,那就是縣監獄”。
三、用未來行動結尾
許多報道以一個事件的下一步發展情況來結尾。但是只有在報道本身具備未來元素時這種技巧才有效。如果下一步對于報道至關重要,它在報道主體中的位置應該更靠前,但是如果它以自然結論的方式起作用的話,它就可以成為結尾,它可以采用陳述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引語的形式。
截至周五下午,赫林灣沿岸大約兩英里長的海岸被徹底搜索了一遍。
仍然還有幾千英里的海岸尚未被搜索。
四、用高潮結尾
這種類型的結尾出現在類似小說寫作手法的報道中,讀者把懸念一直帶到結尾。這種結尾更適合敘述式的特寫報道或者那種在一開始就抓住讀者并驅使讀者找出真相的短新聞,它能被用在采用金字塔結構(pyramid style)的報道中。這里有一個例子:
最終,在兩個半小時的聽證會之后,柯倫(法宣)判處格拉博斯基為期30個月的監禁,隨后再是三年的假釋。
在向格拉博斯基父母點頭示意的同時,柯倫對格拉博斯基說:“我相信他們今天坐在這里心情是沉痛的。”
五、用懸念結尾
懸念在談到神秘的中間部分那一節時已有過描述。但是懸念技巧更普遍地用于結尾,尤其經常用在連載的系列報道中,這一技巧也能用在分節式報道中,每小節的結尾都設置一個懸念,這樣就迫使讀者繼續閱讀下去了,它的概念就是:“下一步將會發生什么?”
這個例子節選自一篇系列報道,該系列報道是關于聯邦調查局密探羅伯特·帕克特已經使哥倫比亞人相信他是一個華爾街的金融商,他能為他們洗黑錢,但是毒販們會最終相信他嗎?這個片斷以一個充滿懸念的事件結尾。
帕克特9月4日那天留在辦公室里,他在懷疑哥倫比亞人是否會意識到他已將他們欺騙到了危險境地。他的假身份會泄露嗎?
六、用事實結尾
這些事實是強有力的事實陳述,它們有時可取代導語,它們是總結了報道基調、口吻或總體特征的陳述。它們比引語結尾更難寫,但是如果處理得好,它們會給讀者強有力的震撼,它們才是真正的結尾。
力求一個非常短而簡單的陳述一個事實的句子,不過要選擇一個意味深長的事實,這個事實將留給讀者持續的印象。
下面的例子描寫的是一個住在斯波坎市一家破敗旅館里的男子,這個結尾是一個簡短的陳述,重復了導語中的特殊重要點。
他擔憂的是他的糖尿病,他被自己的大便出血和牙床潰爛嚇壞了,他不知道他的住所后山上由白人員工組成的醫院是否會治療一個可憐的沒有牙齒的黑人。
七、燃氣用完式結尾
你可能總是在你沒話可說時結尾,這個方法適合于硬新聞報道,尤其是使用概括式導語和按重要程度降序排列支持要點的報道,結尾可以是一句引語、未來行動或報道中的其他事實。下面這篇報道采用事實性燃氣用完式結尾:
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一名捕蝦的漁民因沒有在他的船上使用聯邦政府所要求的海龜保護裝置而被關進監獄,國家海洋捕撈局聲稱。
政府估計美國領海內每年有超過11000只海龜誤入捕蝦網而被殺。
另外,黑龍江電視臺的短消息《林蛙不歸路》的結尾也是這樣的結尾方式:
回家冬眠不成的林蛙最終出現在農貿市場和人們的餐桌上。目前,伊春林區林蛙密度已由過去的每平方公里l萬只下降到不足1000只。今年伊春林區發生了大面積森林病蟲害。”
一篇好的報道在形式上應當是具有對稱美的。如果說新聞的導語是“鳳頭”,那么結尾就必須是“豹尾”。我們既要在導語上嘔心瀝血,也要在結尾上殫精竭慮。無論如何,新聞不能狗尾續貂,要避免使人在結尾時失望。寫好新聞結尾,不僅可以使新聞在形式上更為完美,而且可以畫龍點睛,使新聞的主題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和升華,引起讀者回味與思索。
①〔美〕威廉·梅茨:《怎樣寫新聞——從導語到結尾》,新華出版社,1984年,第21頁。
②《美國名記者談采訪工作經驗》,新華出版社,1999年,第89頁。
(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