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已年近七旬,她有一個“怪毛病”,就是太念舊。說了你們也許不信,奶奶每天用的那雙筷子呀,已經跟了她幾十個年頭了。
那雙筷子是木制的,身上的“外衣”已逐漸脫落。爸爸曾多次勸奶奶讓這雙木筷子“下崗”,可奶奶執意不肯。她對爸爸說:“我怎么舍得拋棄我的老伙計呢,這可是我當年結婚時你外婆送的嫁妝呀。這不,就剩這一雙了。”奶奶看了看筷子,接著說道,“這雙筷子可跟了我多年啦,有感情了。再說,它夾菜的本領也不比你們用的那仿象牙筷子差呀!”爸爸拗不過奶奶,只得作罷。
說起木筷子的本領,確實不比仿象牙筷子差,雖然它在外形上略遜一籌,但本領絕對到家。夾普通的魚、菜,對兩種筷子來說都是小菜一碟,真功夫就看夾滑的東西。昨天,我就見識到了木頭筷子的真功夫,那可真叫絕!
中午,我們吃的是粉絲,粉絲的“逃跑”功夫可是一流的,爸爸媽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夾上了一點,還是因有調羹的配合。粉絲是我最喜歡吃的食物了,可它總是不聽話,不是夾不住,就是會從夾縫中逃走。我急得都快跳起來了。這時奶奶的木筷子開始大顯威力,只見奶奶輕輕一夾就夾了許多,竟一根都沒漏掉,真是太神了!
奶奶對她的筷子一向疼愛有加。平時吃完飯,她總是把這雙木筷子擦得干干凈凈的。可是,有一次,這雙木筷子竟然長了腳——找不著了。這下奶奶可是著急了,一邊找嘴里一邊念叨著:“老伙計,快出來。”可那雙木筷子就是不出來。
第二天清晨,我在倒水時發現排水口有一根木條,拿起來一看,正是奶奶的“老伙計”。我急忙拿給奶奶,奶奶捧著失而復得的木筷子,眼睛里寫滿了無比的喜悅。我想,看到這雙木筷子,奶奶一定又仿佛看到了她的親人了吧,要不怎么這么高興呢?
怎么樣,我這念舊的“怪”奶奶對她的“老伙計”夠情義吧?
(指導老師:朱建新)
指點迷津
引號的作用有三種:(1)表示引用的部分;(2)表示特定的稱謂和需要著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詞語具有特殊意義時,多用引號標明;(3)表示諷刺或否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