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四季更替的原理較難理解。為加深同學們的記憶和理解,我想——還是給同學們制作一個教具吧!
方法1
所需材料:約長60cm、寬45cm、厚1cm、平整光潔的矩形木板一塊,IOOW燈泡及電源線等一套,小地球儀一個,特制帶小孔(只放出直射光線)的遮光罩一個。
安裝:水平放置木板,地球儀放木板一側,可讓地軸斜上方指向北(記住地軸方向),木板中心安裝燈泡,作為太陽光源,罩上遮光罩,調節好光源、遮光罩、地球儀、三者的高度,使燈絲、透光小孔、地心在同一高度上(在地球軌道平面內)。
演示:在實驗室里,水平放置好演示板,接通電源,看到斜射光線被遮蔽,從小孔里只射出(一周)直射光線。保持地軸的傾斜方向不變,用手推動地球儀繞太陽徐徐轉動一周,觀察太陽直射光線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變化軌跡,結合二十四節氣分析四季更替的變化原理。
方法2
所需材料:約長60cm、寬45cm、厚1cm、平整光潔的矩形木板一塊,約長20cm、寬5cm、厚1cm的直木條一塊,激光燈(兒童玩具)一個,小型地球儀一個,鐵釘一個,帶圓環的鐵釘一個。
安裝:水平放置木板,在木板中心,安裝一個鐵釘,做為轉軸,在直木條的一端的頂部安裝一個帶圓環的鐵釘,圓環掛在木板中心的鐵釘上。木條這端的上方安裝激光燈,作為太陽的一條直射光線。另一端上方安裝一個軸承,軸承上安裝地球儀。調節好激光燈的高度,使射出光線與木板平行且直射地心(射出光線的運動軌跡在地球軌道平面內)。
演示:在實驗室里,打開激光燈,一條紅色的光線直射地球儀,保持地軸的傾斜方向不變,用手推動地球儀,帶動直板和激光燈一起慢慢轉動一周。觀察太陽直射光線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變化軌跡,分析四季更替的變化原理。
我把以上兩種方法合為一體,制作了一個演示板,稱為四季更替演示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