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喀什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有一個比較清凈的角落,那就是吉斯塘博依街拐角處的一個小小涼棚。清凈而不寂寞,因為這里有沙郎刀克。
沙郎刀克是一種民間普通的冷飲,一種用冰、糖稀和酸奶子混合起來的飲料,卻凝結(jié)著維吾爾人的聰明與智慧,以及千百年來獨特的文化歷史。
賣沙郎刀克的人從來不吆喝,因為根本用不著吆喝。不用走近,人們就能看見那柜廚中巨大的冰塊,那冰塊就是他們最好的招牌。
維吾爾人不論老小,都愛喝沙郎刀克,1塊錢就能買來一大碗。在高臺民居的小巷深處,在游人如織的人民廣場,只要有維吾爾人,就有賣沙郎刀克的,就有那小小的涼棚。
肉孜是這個小攤的主人。這會兒,他正瞇著雙眼看兒子熟練地操著冰鑿,從冰塊上鑿下半碗碎冰,然后用木勺舀進幾勺酸奶,再鳳凰點頭般幾上幾下倒入糖稀。料配足了,兒子端起碗開始向上揚起,冰塊和酸奶浪花般飛向空中,又輕巧準確地落回碗里。幾經(jīng)揚、抖,酸奶和冰塊融合在了一起,一碗色正味純的沙郎刀克做成了。
大約在200年前,這種冷飲就已風(fēng)靡喀什古城。那時,做沙郎刀克的冰塊都是他們冬天從泉流、河水中鑿回來的。喀什只有每年1月份最冷,河水才會結(jié)冰,沙郎刀克的制作者們就抓緊這段時間,到城外的河道或泉眼中去鑿冰。然后在冰塊上裹上麥草,用驢車一塊塊拉回,在院子里向下挖一個八九米深的地窖,把冰塊埋好,以備來年之用。幾百年過去了,這個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據(jù)老人說,他們儲存的冰塊一般都可以從5月用到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