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族情感”、“家族矛盾”往往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要使企業繼續保持強勁的活力,就必須提高企業素質和市場競爭力
目前,民營企業正處在我國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民營經濟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最顯著的重要成果和最大成就之一。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在促進和支持國有經濟高速增長、拓寬就業渠道、活躍市場以及發展新興產業、新興行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據統計,1979年以來,個體、私營經濟年均增速達20%以上。截至2004年上半年,全國私營企業已達334萬戶,注冊資金4.2萬億元,非公經濟占GDP的60%以上,民營企業從業人員近5000萬人。
但是,如何發揮自身產權明晰、機制靈活的比較優勢,適應經濟市場化不斷發展的趨勢,是當前民營企業必須著力研究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民營企業素有“機制靈活、產權明晰”的特點,但創業初期家族制企業的優勢,在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之后,就很難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家族情感”、“家族矛盾”往往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要使企業繼續保持強勁的活力,就必須適應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抓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素質和市場競爭力。
一是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健全治理結構。許多民營企業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創始人及其家族成員擁有的股權比例很高,這樣雖然有利于把企業控制在自家人手中,但卻不利于調動企業內部其他骨干人員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建立企業內部的制衡機制,最終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成長。因此,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首要任務是沖破家族觀念的束縛,對家族產權結構進行變革,實行股權多元化,股份分散化、社會化,逐步建立起規范的股份制企業。同時,民營企業要在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中,通過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造改組、兼并或收購破產的國有企業,實現規模擴張,來加快自身發展的步伐。
二是提升管理水平,規范企業行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民營企業必須下大力,加強管理。加強管理的第一步是建章立制,通過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規范企業內部的日常運營活動。在經營活動中要拋棄“家長式”、“一言堂”的經營管理方式,擺脫“親情關、友情關、子女關”的束縛,一切按紀律、制度辦事,企業的每個部門、每件工作都有明確的規范的業務流程。從強人管理變為體現人本精神的制度化、科學化管理,從而實現民營企業基業常青。
三是實施品牌戰略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企業的成功就是一個品牌的成功。我國大多數民營企業創建時間不長,自主技術開發能力較弱,在品牌的創造與維護方面差距較大。市場之爭是品牌之爭。企業創建品牌必須從基礎做起,因為品牌是基于企業的整體素質和堅實實力之上的,沒有良好的素質和實力的支持,企業是難以實施品牌戰略的。
四是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實現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也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企業只有真正做到依法誠信經營,關心和保護勞動者權益,注重環保,熱心公益事業,促進社區發展,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才能為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